第872章 童年游戏
王光对于新军内部的不少规矩还有张海本人多少有一些了解。因此在安排日程的时候除了主动商量与张海在下午自由活动的时候来到这成都府学视察外,没有告诉学校里的任何人张海将要来的消息。至于王光自己,早已是这成都府学城里见怪不怪的常客了。
成都府学城方圆不过两里左右,而且这时代要想建造安全的高层建筑成本与时间上的问题太大。但五万余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这里住宿和上课的时候也并不怎样显得拥挤,甚至还有不少空出来的地方做为操场。这当中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入学的孩子们年纪还都不大,身材要比成人小上许多。二是宿舍并非是类似后世学校里的那种宿舍。为了方便对学生们的生活管理,采取的是“大通铺”就像很多地方的军营一样,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空间。
府学里的教学楼和宿舍虽然没有后世的那种现代化水平,但也多以两层为多见。两层建筑是成本上的一门槛,效费比上显得的最高。新朝时在城镇内的不少建筑尤其是同新学相关的也大部分都是如此。
教学楼与宿舍没有大户人家房屋院落中所需要的各种修饰,以尽可能简单整齐的方式排列,给人以严肃之感。
在这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有人丢布袋、有些内向的孩子蹲在屋檐下,但更多的人则是被着一根根竹筒相互追逐着。嘴里模拟着火铳开火时那种“砰”“砰”的声音。还有一些联络时的喊话声。
“孩子们这些道具不像是自己找的,难不成是学校里准备的?”张海询问道。
“是学校里准备的,这些模拟枪铳的小竹筒也都是按照主力部队的一般规制确定,还装有模拟的瞄准装置。此外还有不少模拟抬枪和线膛枪的东西。这些竹枪都可以像两宋时的突火枪一样以少量标准劣化版本的火药进行不装弹发射。还有一些用于模拟套管钢矛近战类的东西。城外还有养猪的地方,杀猪的时候也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王光说道。
张海看到这些就想起自己那不论前世今生都有些苍白的童年。在前世,学习成绩或准确的说升学率与考试成绩是一个学校工作的考评重点。这时代过去的书院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
张海参考近现代历史对教育的理解虽不能说透彻,但也更广泛和明确一点:那就起源于普鲁士的现代学校教育在最一开始的时候是以军事目的为服务的,逐渐扩大到了改造人本身价值观的作用。
王光的用意张海也很明白,那就是从儿童时代培养对战争和军事有兴趣的人,尤其是新朝的这最初几届,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次远征作战中最重要的预备兵。
张海有意的换上学校里二线工作人员的服装来到了孩子们所在的校园里,不过还在初小的孩子们对于这些“大人”也是多少存在着一些敬畏之心。
当张海来到一群在楼梯口担任“防守”任务的孩子们面前时笑着说道:“你们每一个人的体力都还不错嘛。一个人竟然能背三十支‘枪’?我当年也是在南京的主力部队里干过的人,我听说新朝圣主身边的近卫部队才会有这种配置。你们要是背这么多枪,知道保养维护的时候有多麻烦么?”
“我们这一组是防守中战斗值班的人,拥有的枪当然多了。后边儿的按规矩轮换装弹呢,他们填装好的都放在我们这儿!”
“快看!敌人的进攻又发起了!”
“砰!砰!”另一面的孩子一面喊一面比划着。
张海看着孩子们哝哝的性质也不由的感叹自己所率领的新军主力部队在作战方式上所取得的进步。如果还是“排队枪毙”的作战方式。这些孩子们更喜欢玩的打仗游戏恐怕还是竹棍与竹马吧?这种类似于现代很“自由”的交战方式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娱乐性。
就在这个时候,几个沉重的布袋从二楼楼梯口外面扔了过来,之后就听见外面的一个孩子大声喊道:“轰!你们完了!下去下去!至少下去三个!”
这时身边几个孩子不由的有些埋怨的看着张海。为了表示歉意,张海也不得不融入了到这些孩子们防守的一方,同孩子们玩儿起了这“打仗的游戏”
这游戏般的套路并非张海所专长,不过要说投掷,这些孩子们当然就比不了亲自开创这一玩法又有过人力量的张海本人了。张海扔出去的“沙包”力量可不小,足以把这么小的孩子打上一个跟头,而且又快又准,“有效射程”还远。很容易的就阻挡住了外面十来个孩子的趁机围攻。一个人就把外面“进攻的”直接打倒在地好几个。游戏的这一局,也就以楼梯口防守中孩子们的“胜利”而告终。
与孩子们一起玩这种童年打仗游戏的最初时,张海如同所有的大人一样还多少有一些不适应。可没过多少时候,就有一种找回了自我的感觉。就像现代的不少成年人也喜爱“户外野战游戏”一样。
不过张海是曾经上过战场的人。虽说新军主力部队相比对手往往拥有代差般的优势,交战时往往占尽上风,可即便如此,张海也很清楚的明白战争与游戏之间的巨大差别。
他忽然有一种畏惧,畏惧在这些孩子们面前告诉他们自己真实的身份。害怕这些人有的走向了战场之后。张海觉得自己如同近代日本还有一些国家的****者一样,在干着欺骗年轻人甚至儿童的勾当,不由的有些失落。
思索了片刻之后张海对孩子们说道:“我觉得你们的玩法有些不对。这众多精小枪铳联还射击之法是我新朝大军精锐独有的作战方式。敌人怎么会有?你们这样演练,不是在演练新朝自己人对自己人么?战场上敌人可不是这个样儿的。”
“那是什么样儿的?”这时终于有一个孩子饶有兴趣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