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杀破狼谷

  “是不是感觉很沉重?要知道当年我新军主力部队很多时候都要披甲行军,除了相应的铠甲兵器之外还要携带必要的给养。也就是凭仗着一般军队所难以拥有的坚韧和战斗方式才做到这一点。但这套铠甲对于泰西之外的很多敌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装备。我们这一躺行走你就应该了解了。”张海看到以往外出的时候十分兴奋的小慧兰穿戴了这么沉重的铠甲和兵器似乎也有些疲惫的时候鼓励般的说到。
  南京的皇城距离东北处的城墙不远,城墙外通过护城河的小型游船可以直通玄武湖也可以直通玄武湖与紫金山之间一处新命名为“杀破狼谷”的围场。
  不少政权为了皇家娱乐兼练兵的要求都会建立不少围场,后金政权在建朝之处就在盛京附近修建了众多的围场形成一个面积广阔的围场群足以供大军练兵。
  大规模战事平定的这两年多时间以来,在南京城北的禁区内过去兵器试验区的附近也建立了一个面积大概在三千亩约两平方公里左右的围场。
  当然,仅仅就是这一座围场而已。由独立近卫部队的三个连群及亲卫连一个小排总计约六百人负责看守并组成面对大规模进攻虽显单薄、但对于治安警戒还算严密的防卫。
  这个围场相比后金满清后来的不少足可以供大军操演围猎的围场小了很多,也就是个大型的公园而已。不过张海对于这围场的想法同过去的后金乃至以后的法国人颇有些不同。
  要是单纯的一个野生公园,用植被来养鹿、兔、羊,再用这些食草动物来供养食肉动物,那就需要十分广阔的面积。
  对于闲置的土地已经不是很多,土地农业产出又很丰厚的南京周边南直隶来说,建立那方圆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大兴围场不但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在政治上也会惹人非议。从安全角度上讲,那样大的围场警卫的代价也会太大。
  因此:两年多以前大规模战事刚刚结束的时候,张海对于这围场的定位就是:娱乐功能只是兼有或次要的,利用动物对人进行贴近实战危险的考验和训练才是主要的。
  同时:在经济上不能是单纯的开销花费,要有一定的盈利自给能力。
  利用动物对人进行训练,最初考虑的是虎熊豹之类的猛兽。可是初步一算,这类食肉动物哪怕只是一百公斤上下的豹子,月花费都堪比一名骑兵了。而且亚洲的不少食肉类动物生育年龄和繁育能力都还不行。这就意味着:要是养这类东西,除了可以为此时的市场提供一定的奢侈品外要回本那是很难的。更不用说对于拥有兵器铠甲的人来说,猎杀狮虎熊的训练效率不高而且危险度过大,豺狼一类的东西也存在经济性问题。豺肉还不太好吃最多仅仅做为一种低端药材来用。最佳的选择就只有野猪和狗了。熊只能说是勉强可以接受,不是可以轻易用来猎杀消耗的东西。
  两年前刚刚平复东北等地不久的时候,就有七八百条关外等地还算健康的猎狗和三四百条只野猪分别被安置在这用石墙围起来并分割成不少区域的围场之中。这类杂食动物的繁育率就算在比较粗的放养状态下也奇高。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发展到两千条左右的猎狗和近千头左右的野猪。
  不过当动物规模发展到如此的时候,原先批下去的饲养费用可就不够了。为了争夺固定地点和区域内负责饲养的官兵们平均每八到十天才投放一次的鲜美肉食,一天半到两天时间才会供应一次的水源与一般食物。这些没有主人的狗群和野猪群就经常发生大规模的争斗。
  每个月还有“月检”,“月检”之前,所有动物在之前都会断水断粮两昼夜左右的时间,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在之后的两天时间内就只能去像饥荒时的农民一样挖草根啃树皮了。这导致即便是固定地点有全副武装的战士护卫的时候。那些饥饿的野狗和野猪也会发挥出远比一般野兽更为坚韧凶悍的精神向守卫水源和食物之地的战士们发动进攻。就算被杀的血流成河有的时候也不能放弃机会。
  每次月“检”都至少有三四十只野狗和十数到二十多野猪被驻守在这里的战士或来此游玩的张海猎杀。在这样残酷的考验之下,整个“杀破狼谷”的野猪野狗数量才得到了控制。
  依托这围场的动物日常消耗还有管理人员在半个时辰之内随时收集的动物尸首,城北门附近还开了几家肉铺。因为只求围场的成本回本而不求多纯利,而且没有很多民间饲养的牲畜因为卫生条件不好带来的各种肉虫。因此生意上也还算红火。仅仅最近一个季度的时间就销售野狗野猪肉万余斤,回笼资金近千两。
  张海以及两名亲卫连的战士连同小慧兰一起一共四个人全副武装乘着精钢成的轻舟在城外的一条小溪内滑行着。
  这条人为沟渠一般的小溪水异常的浅,大概只有一尺来深左右。即便是只能携带四个人如同公园游船一般的小船也在行进中时不时的触底。
  可当不远处的山脚下的树林围场不断临近,动物们决战前的叫声与打闹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的时候,小慧兰更是难掩自己的兴奋。
  “别高兴的太早!一会同那些野狗野猪们战斗的时候可要小心一点儿,千万不要把铠甲弄掉了。”张海颇有些不放心的对孩子叮嘱道。
  就在张海带着孩子们向着似乎是充满着考验的杀破狼谷前进的时候,南京城北的一处地下的地道内几个身影却在小心翼翼的用着尖刀般的铲子挖着土,似乎任何大一点儿的挖土之声都不愿意传出来。
  “虽然已经过了最危险的地方了,但千万要小心,不要在最后功亏一篑,今天应该是我们最后一天动工了。”一个中年人在地道内压低声音对前面轮值负责挖掘地道的人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