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雨幕反击

  一百多名集中起来的第三旅海上支队精确射手用燧发排枪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展开射击的时候火力并没有持续很久,数秒时间内接连不断从枪管内射出的四百发早已填装好的子弹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三百多名敌人的绝大部分在还没有来的及做出卧倒反应的情况下打倒在地。
  短促的枪声之后火力仅仅是稍做了几秒的停歇就再一次响了起来。在这样近的距离上就是卧倒在地的敌人也遭到了猛烈火力的压制。
  三百多名做为精兵的敌人也有人反应很快,当四周有人开始倒下的时候那些以早已填装好弹药的鸟枪瞄准第三旅工事射口的敌人也开火了。还有不少人在倒下之前接连向工事的射口射出至少两三支箭。
  不过双方暴露面积大不相等不说,有被覆的工事内的战士们还处于依托内部隔墙的阴影处,最大限度的隐蔽了自身的位置。
  一百余发鸟枪弹丸及近百支箭大约有一成左右总计二十余箭弹从工事的射口内射入,造成了第三旅海上支队的战士们三人伤亡。
  王光从没有想到过这些越国郑家的战士居然有如此之强悍的临战反应和作战能力,在这样的火力震慑之下还有这样的意识和实战中发挥出来的水平。按照原来的设想,这么大的工事和地利乃至战力优势,敌人能够靠运气造成一人伤亡就已经不错了。又望了望远处那看规模似乎足有两三万人的越军大营。如果前来的敌人当中哪怕只有三分之一是刚才这些人的水平。现在贸然发动反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让王光的心安下来了不少。
  自己这点儿人手还有这此南下作战的时间要求,扫荡整个越国寻歼敌军主力是极为困难的,哪怕依托海上的快速机动能力也一样。然而如今遇到了这么强的敌人证明远处而来的那规模庞大的敌人极有可能是这并不算大的郑家举国而来的主力。只要自己能够在作战中给予其重创甚至歼灭性打击,足够的震慑目的应是能够达到的。
  郑梉对于西洋人不像阮福源那样看重,不过也手持望远镜观望向北面观望着,远处的战局起初没有看明白,可回味过来却感到了莫名的震撼。这几百名精兵的水平他是知道的,那是在骁勇军中的优等选锋,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在对面的火器之下伤亡殆尽?
  或许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比如遭遇到对手伏击,比如对方有工事依托,可在瞬间全灭几百人的火力是不是也太强悍了些?
  战场上的平静维持了大概一刻种左右的时间,郑梉对于要不要派出更多力量展开进攻有些犹豫不决。
  “这股北边儿的势力能够在这短短的几年内就能打垮大明占领两京,相比是有一些过人之处的。现在看来如同那传闻不虚:这股人最擅长的是犀利的火器。而这夏季的越中几乎形同热带丛林一般的气候。几乎每天都会有雨,而且有雨的时间大致在午后左右。我们或是趁雨展开进攻,或者在夜晚的时候举大兵展开夜袭。都能以强大的兵力将这伙强人消灭掉。”一名谋士对郑梉说道。
  郑梉觉得夜间进攻是个办法,不过又担心这些人逃走,于是决定在午后展开进攻。“我们携带的炮车装好弹药了没有?还有我们那些防雨的车辆?”越国军队中多铳弩,而地理环境又处于热带,对于这火器在雨天的运用及防备自实是有一套准备的。
  夏季的午后果然传来了滚滚的雷声,郑梉留下大部分民壮负责守营,头带斗笠身披蓑衣的约万余骁军主力开始出营,在二百余辆辎重车及炮车的掩护下对王光等人所在的小丘陵展开了包围并逐步逼近过来。
  在车蓬的掩护下,郑家精锐的鸟枪手可以展开有效的射击。第三旅官兵们更是不担心雨天给燧发排枪的作战带来太大的麻烦。不过在午后的雨幕中,原本可达百步左右的枪弹有效射程似乎缩减了不少,远处的景象也看不太清晰。
  对于新军主力旅的队伍来说,雨天影响最大的不是枪铳而是火炮,因此王光下令各连炮队向逼近过来在雨幕中显现出身影的敌群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展开了射击。重点是摧毁来袭之敌的车辆,因此反而没有运用散弹。
  劈山炮在这种情况下被集中起来,主力在东部的第二连战壕内向逼近过来的敌群展开了射击。仅仅两轮开火中打出去的一百几十发炮弹就让东面之敌的队伍从车盾的后面暴露出身影。
  早就做好了反攻准备的战士们忽然间迅速从战壕内以单薄的队形低着身子冲了出来,雨幕削弱了燧发排枪的威力。但这些燧发排枪的威力本就是为了对付身披双甲防御厚重的满州主力而制定的,即便在雨中威力打了折扣,六七十步内对付越国郑家人的主力战兵却也足够了。而对方对于轻甲的自身威胁比较大的弓箭在这种天气下反而难以发挥。
  见战士们以这样单薄的兵力冲了出来,起初还有些紧张的敌人也鼓足了勇气迎了上来。然而就在敌人还没有逼近到二十步左右轻标枪距离的时候,密集的枪声竟然在雨幕之中响了起来。无需要在雨中填装弹药枪口也有特殊防雨处理的燧发排枪毫无顾及的向敌群射出早已填装好的弹药。第二步兵连队中百余名左右的射手在二百米左右战线上的连翻开火就以一千六百余发黄金子弹打倒了千余名冲过来敌人,将从东面攻上来的骁勇军先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彻底击溃了。
  进跟上来的第一连此时继续向东面展开突击,在没有消耗多少弹药的情况下就清理了崩溃后的骁勇军残敌,整个支队大约四个连六百多人的步兵主力从东面破围而出之后迅速向两翼展开。以郑梉等人想象不到的松散战线大胆的对七八千规模的骁勇军展开了包抄围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