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陆军海战
至少在此时代亚洲的海战中,火器还没有显现出特别重要的意义。船只和兵力占有极大的意义。大型船只之间的交战,十倍以上的船只和兵力就是极大的优势了。
同经常以少敌多的荷兰人不同,如今新军第四旅临时营战斗群所组成的船队,不但不可能具备荷兰人一样的海上航行技巧,更不具备能够足够快速航行的船型,很快就被泉州附近海面上的强敌以三百余艘海船从三个方向围堵起来。在敌船群更远的南面十几里外的海面上,似乎还有数艘西洋轻小的帆船构成的船影。
卢森等人前年冬季在舟山海域遭受到了歼灭性的打击,损失上千人。这是荷兰在东亚一带前所未有的损失,即便是当初攻打澳门的时候也不曾遇到过的事情。在历史上有这个规模的损失的时候还是数十年后的郑家收复台湾之战。不过这样的事情巴达维亚也不是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一年以来还是派出了数艘军舰乃至几百人规模的小型船队来到彭湖等地专门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情况。知道最近,这股强悍之敌的大致轮廓才算弄清:他们拥有能够连续发射的多管火器还有似乎比欧洲人同等级的火炮更为犀利的野战炮。这让这些荷兰人起了不少敬畏之心。尽管泉州等地的海上巨主组成的联合船队似乎拥有充足的信心和看起来绝对的优势,前来的荷兰人还是选择了观望。
此时负责总体作战指挥的郑芝虎见郑家,李家,其他海上的一些海主已经聚集起了足够的主力在三个方向上对新军从福州缴获的封舟船队构成了围困之势,并且临近海岸的方向已经拥有至少二百多艘船只和两万余人的兵力负责围困,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郑芝豹笑道:“这些北佬见到我们这么大的优势竟然在离海岸这么远的地方航行,连机动规避动作有没有,怎样迎敌都不会,可真是一群外行啊!我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落到水里以后连踩水和游泳都不会。或者其实这样好的海面乃至这么大的船上其实都早已晕船了。”就连在船上观战的郑芝凤等人也都没有了因为先前的传闻而带来的压力。
“唉,先别这么说,轻敌总是不好的。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我们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抽签后让选中的人上火船准备展开进攻吧!先把那些大船外围的小船清理干净。”郑芝虎下令道。
“对付那些一二百料的小船还用我们费周章上火船?我们的火船都不比那些小船小多少了。”有人不解的说道。
“我们有这样的优势,就尽量发挥吧!对付西洋人的时候敌人的船往往也不大,那时候也是如此。”郑芝虎虽然并不认为今天这一仗可能要面临一场硬仗,但也不愿意面临太多的意外。毕竟那些人据说拥有极为犀利的步兵火器,通常这样的对手就算不识水性在接舷战中也是难缠的。
为了适应在东南南海等地海域航行的时候伴随船队的适航性不是太差,即便是被选做用做火船的船只也并非是当年鄱阳湖水战那种自杀小船,同样有几十吨排水量的级别并且能够安排几十个水手及士兵,除了纵火也有携带士兵攻船的用途,并不是完全做“自杀攻击”的0用途。
不过这样吨位的船只在不携带足够的辎重并且使用相对比例比较大的风帆的情况下确是唯一能够同此时代的西洋帆船比拼速度的船只。
集中在东南方向的三十多艘火船从一个扇面集中从几里之外的距离上向韩星等人所率领的船队扑来。
而在靠近岸边航行的敌船队中也分出了二十艘火船,虽然是逆风却小心翼翼的调整着航向配合着另一边的敌人准备进行试探性的夹攻。一共五十用于试探性进攻的火船携带了将近两千名善于水上近战的士兵。这当然不是泉州之敌的全部家底,不过郑芝虎等人却觉得不出意外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决胜了。就算不能一波消灭对手,也可以为之后的战斗做好准备。因此在火船动起来的时候,三个方向上船队也开始操作着风帆娴熟的借用着风力逼近过来。
海面上的交战的确与江河湖面之上大有不同,虽然初夏时节的福建一带近海并没有多大的风浪,可是即便在千吨排水量级别的大型封舟之上,炮口瞄准远方逼近的目标的时候仍然有些摇晃。
韩星在一门九斤弹青铜炮前见到这种情况后就没有了在以往水战中那样在一里或一里半的距离上开火的打算。很显然:自己做为地面部队所携带的这些轻便火炮就是水战中都没有给这么规模庞大的敌人造成决定性杀伤的把握。这些火炮的最大用途就是在近战之中杀伤那些准备登船登舰之敌或者为己方的登船登舰做掩护。如今东亚海面船只上的火炮差不多也是这种用途。
“长炮手准备换链弹,在近战中对付敌军大船!短炮手准备好发射六两重弹以对付敌人可能的小船!”韩星让跟随队伍而来的水师负责联络的旗手们下令到。第四旅做为地面部队并不像水师那样精通复杂的联络旗语,因此在战前的时候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大多做了交代。在集中起来进行防御作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了指挥需求。
新军以前最让东南等地海面强手畏惧的就是那声势骇人的火炮,尤其是当年长江时那一战。所以携带火船前来进攻的泉州船队大多做好了随时炮路的准备。
可是当逼近到二三百步远的时候也不见炮火来袭,并且视力极还的人没有在对面的船上发现多少炮口的时候,不少人才安心下来。
“这股北佬来袭福州的时候不过是几千人的轻装前进,不然也难以越过闽浙边境的关隘,根本不可能携带多少重炮的!”按照战前的吩咐,进攻的火船上负责指挥的人纷纷安慰众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