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出征准备

  随着大江南北逐步都进入雨季,长江以南的运河之水又开始丰沛起来。就连乡里的一些支流也足可以通行满载足足一个小排的官兵了。
  可以在大江乃至运河中航行的十二艘安装有人力螺旋桨动力装置的平底沙船模式的内河战船也已大致下水完工。
  不过最新试制出来的那些配备在西方巡航舰上红夷大炮级别的十八磅两三千斤的重炮,对于这样的内河近海战船来说还是有些规格太大了。几乎不能做为有效做为侧舷炮来使用而只能勉强将四门炮安装在船首和船尾,其余的四门炮虽然按照交错的布置模式安装在两翼,但周松测试了多次,一但在全装药的情况开炮,整个船身都会摇晃起来。即便在平静的湖面或河流上也只能射击近处的目标,这样的舷炮也就只能用于在近处发射霰弹做为自卫了。
  “还好是你们水师负责运输这九十六门两三千斤的重炮,要是在陆地上把这么多火炮其及相应的炮车及弹药车运往一两千里外的北方?想想都觉得可怕。”负责重型炮团的一名弟子看着周松新入伍的十二艘大船能够轻松的运载这些火炮的时候不由的感慨这水运和陆运的巨大差距。
  “可是这水战上的杀敌就没有你们地面上的战士们痛快了。一里以内你们用四百斤炮九斤弹一炮下去如果命中敌群少说也能杀伤十个人,而这水面上的敌船不管大船小船,甚至不管被多大的炮在远处击中运气好也最多只能杀伤几个人,运气不好一个人也难以杀伤,还不能确定究竟是谁的战绩哎。如果不是师傅的安排,我宁愿放弃这水上行军的快捷轻松而选择有更大机会获得金色英勇勋章的地面部队。
  经过队伍里多次研讨与测试,发射六两标准弹丸,重达十几斤的重型长臼铳成为了水师的标准武器。
  这种正常装药下也有四五千焦尔枪口动能如同敌人小型火炮一般威力的铳炮在射击敌人群目标的时候总是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虽然能将一个人彻底打穿,但是要钝杀伤第二个人却要上铁弹才有可能。虽然在有效射程及威力等方面相比一般的二斤轻臼铳有优势,但地面部队的战士们还是更习惯于在大致能够有效直接估测距离的范围内用密集轻臼铳的连续发射击败敌人。
  张海曾经也对于主要用于地面部队这类如同抬枪抬炮一类的重型火枪抱有期望,但经过许多研讨测试还是放弃了以这种“不上不下的兵器”做为地面主战武器的打算。
  原因很简单:从杀伤一个披甲的人,到命中敌群至少杀伤三个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能量需求差别。在中远距离连续杀伤三个人所需要的巨大能量完全不是单兵武器的后坐能够承受的。而如果使用双人兵器,那显然相比轻型火炮又大幅度的降低了效率。
  唯一的用途可能也就是在守城战或者水战面对厚重防护的时候能够发挥出相当的价值。
  人力螺旋桨的规模生产和应用要比想象中的顺利,经过数千工匠几个月的忙碌:不但十二艘全副武装的大船上都安装了几十人在多个杆轴上联合踩踏推动船只的帆船,就连不少小船和辅助船只上也安装了这种装置。
  经过不少船工数个月的忙碌,包括十二艘战船在内的三百艘六七吨排量的小船也大多安装了螺旋桨踏板和轮轴,一次至少可以将配属大量技术兵器的两旅兵力运载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沿水路展开前进。
  “据你和船工们的估算,从南京起航至东昌府,船队在顺利的情况下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
  “在相对平静的水面或湖面上单路纵队满载的人员轮班负责踏水且昼夜不休,平均航速大概能在五节左右,逆水行船的时候竟然也比平静水面上的纤夫还快,看来除了负责侦察警戒的人员,过去那种让战士们下船拉浅的做法可以面了。”
  “夜间航行的困难大不大?”张海又向周松问道。
  周松思索了片刻回道:“单路纵队如果拉开一些距离,并且是在水量充沛的夏季航行,夜航的问题也不大,毕竟去年我们在水路上所做的功课不少。”
  周松的话让张海安心不少,这数个月来为了保证青州与南方之间基本的联络畅通,李峰等人弟子乃至扬州的不少驻军着实做了不少的攻克。即便青州如上次那样被大军重重围困,无法进行复杂的通信联络,青州附近的坐探及负责联络的人员也应该能把这样的消息以急脚递的速度传达过来。
  这样算起来从得到敌人大军攻城的消息到船队集结起来向北展开行军并到达战场少则十天、多则也不过半个月左右。
  “这个月父母和万勇那边儿的消息来了么?”旧历五月快要到来的时候柳香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们。
  夏季来临的时候柳香似乎已经从那次危险的临产中恢复过来,再不少贵重药品滋补品的调养下气色也好了很多。不过何九龄直言不讳的劝道在产后的两个月内尽可能的不要同床,张海也就依然同身边的那些小女孩们住在一起。
  “别看相隔千里,每一旬的信件都有往来的。我们在东南等地的扩军整训乃至那些武器的相关规划和射击经验构想虽然涉及到一些机密之事,也通过可靠的人用密件和密语同万勇那里商量过。”尽管一般的情况下女人面前通常要避谈公务或者军务,但是以队伍现在的情况乃至柳香曾经的工作,这已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了。
  以前的时候虽然没有在口头上说什么,张海似乎总从心底里对张万勇有一种不易察觉的轻视乃至警惕。担心这个平庸的哥哥今后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前不久的信中谈到青州军备的时候张海才发现张万勇这个人因为没有某些思维定势,在军备上的很多事情却比自己看的要清。
  起事这些日子以来,张海总是想方设法的开发新概念并且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兵力兵器,这些兵力兵器普遍需要不少工夫的训练乃至巨大的资本投入。尤其是在自己掌握了这东南之地丰厚的先天条件之后。
  张林以及张万勇在青州没有大量生产空海装备乃至大量板甲的条件,所掌握的相比东南之地数量有限的工匠和财力依然投入在了轻臼铳、四百斤身管的九斤弹轻炮、垂直发射单元的火箭车这三件兵器上。
  离别的七八个月的时间里,第四旅的新兵也大致完成了臼铳与弓箭的基本训练。炮兵扩充为八个连四十八门九斤弹青铜炮。四个连做为下属各营的营炮连,另外四个连组成旅属炮营。
  铠甲的成本高昂,人物有限的青州不少工匠干脆做起了盐山张家的老本行,以大量火箭车带来的中近距离火力来弥补铠甲防护上的不足。
  “一辆很普通的三套马车或者五六个人的班组能够推送的寻常大车就足以装下两千个平行独立单元的火箭,配属于各营的火箭连每连配备九辆发射车,全旅配备一百零八辆发射车二十多万支火箭。每支火箭采用大规格的重箭为基础制作火箭。五十步外即便不能保证穿透敌人的铠甲也如同七八斗力的寻常战弓那样有相当的几率给敌人造成伤害。如果是对付以前威胁最大的骑兵,那效果甚至要好于炮火。不需要必杀的威力,也能给敌人以及极大的威慑。”
  在谈到明军此类武器为什么不能堪大任的时候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像很多武器装备那些传统社会的工匠同新军体系下一样:每一个战兵营配备的火箭数太少,平均起来每人都不一定折合的到几支火箭的情况下起不到应有的效应。其次就是缺乏精益的火药管理和制作态度了。仅仅是平行独立发射单元这一项就使得火箭的精度有几倍的差别。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足有十倍到几十倍的差别。
  而且相比远程炮兵和空中火箭,这类有效射程有限的火箭车虽然射程较近难以在整个战场上集中起有效的火力,却比炮兵甚至臼铳手对兵员的要求更低。
  见到翻译出来来信中,张林杨秋霞和张万勇等人对青州的防守颇有信心,柳香也就放下心来。
  不过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端午刚过不久就从远方穿来了明军集结兵力准备对青州展开新一****规模用兵的消息。
  自从起事以来张海等人所率领的队伍对情报领域并不重视,行军作战中虽然拥有队伍精悍灵活而且易于隐蔽的优势,但是在战术情报方面却都是漆黑一片。南下东南作战的时候家底厚了很多,开始有了战场侦察的能力。而如今,充裕的资本已经使得在全国甚至更广的范围内展开战略情报布局成为一种可能。
  “朝廷还真是有钱啊,这刚刚一年不到的时间又是十万以上的大军?”很多弟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却笑道。很显然,对于自己实力的充分掌握已经使很多官兵都具备了自信。
  “十万大军那是把银子换成铜钱撒出去的结果,而我们这一万核心队伍所花的本钱恐怕要超过敌人一个战略集团。大家说这仗要是再打的不好看,那还说的过去么?李峰也在集结前的动员会上对各旅的官兵们笑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