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会是谁?

  “咚!”
  “咚!”
  “呜……”
  军鼓擂擂,角号阵阵!
  行围大营中央,王帐前十数丈外的大片空地上,堆起八方篝火,火焰冲天。
  照的四面八方,犹如白昼。
  而在篝火中间,是一座高大的石台。
  外围,则是随驾的五方兵马,依次而列。
  除了各留一半人马看守营地外,在此地的五营兵马,尽皆在此,总数过万。
  而且,还有诸王公大臣、武勋亲贵,都聚集在王帐前的露台上。
  在万众瞩目间,大秦太尉,义武侯方南天身形闪动间,就出现在了石台上,负手而立。
  鼓号声止。
  随后,方南天蕴含着强大内劲的声音,低沉浑厚,传遍了整个营地。
  “圣上口谕:大秦武为国本,军风尚武,国之柱石。
  秦卒强,则大秦强。
  秦卒弱,则大秦危。
  故,军中尚武之风,绝不可失。
  因此,朕于打围之前,设此擂台,以觅军中勇士。
  自王公武勋以降,至什伍士卒,凡有勇武者,皆可上此擂台挑战。
  胜者为主,再受他人挑战。
  最终守擂为冠者,朕不吝以天子剑、麒麟服相赐。
  愿我大秦,武运长存!”
  “万胜!”
  “万胜!”
  “万胜!”
  秦皇重武,这对军队来说,绝对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
  更何况,隆正帝还抛出了“天子剑”和“麒麟服”的大手笔。
  这两者,别说对寻常士卒,就是对勋贵子弟而言,除了某三孙子外,都是极大的荣耀。
  因此,众人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上万秦卒,山呼万胜。
  王帐前搭建了一个木制露台,上面坐着决策大秦百万大军的大部分力量,以及王公宗室。
  相比于大军的激动,这个露台上的人,就显得冷静的多了。
  尤其是从来都与军权绝缘的宗室诸王,甚至,连一些武勋将军,都有些不以为然。
  个人勇武,从来不被他们看重。
  而且,反对将武功和爵位承袭挂钩的勋贵,大有人在。
  从武一途,着实太苦太险也太难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宁愿废除这个决定。
  因为他们中,有很多都“后继无人”。
  子孙不少,可有从武根骨的,有从武毅力的,有从武之资的,三者相交,就几乎无人满足了。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代后,亲贵之爵多半就要丢失……
  而一旦丢了,想再找回,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像贾环这样,能重振家业的子弟,在神京城中,百中无一。
  家族衰败,指日可待。
  当初连堂堂贾家都是如此,更遑论是他们家族?
  因此,对于“罪魁祸首”的武道,忧心忡忡的他们,打心底里反感。
  当然,这种反感不能流露在外。
  因为此策非隆正帝所定,而是高祖和太上皇……
  所以,众人看着面色微微激动的隆正帝,心里纵然不满,可到底还是跟着装模作样的喊了几声“万胜”。
  然后,比武开始。
  说是自.由比武,任何人都可以上,但也只是这样说。
  真要是个粗通拳脚的普通士兵都能上,那这一万多人都上一遍,十天半月都比不完。
  因此,守擂者乃是武道中人,为一御林军卒。
  最先上台的,亦是一个初有武道根底的武人,出自灞上军营。
  仅“武道”二字,就让九成九的士兵都没了机会。
  这本就是现实……
  ……
  大秦军服统为黑色,且极为简洁干练,没有那么多花式去区分不同军区军种的兵。
  唯一不同的,就是在后背后心处,有一片白,上书各自所属军队的番号。
  比如说御林军的士兵,背后后心处就是“御林”二字。
  灞上军营的人,背后后心处,就是“灞上”二字。
  严格来说,在通体黑色的军服上涂一片白,是非常不合理的事。
  因为这样醒目的标志,极有利于敌人的射箭瞄准。
  但,大秦军方的意图正是如此。
  当一个士兵,以后背面对敌人时,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他在可耻的逃跑。
  这样的人,不配做老秦士卒,也不配活在世上……
  ……
  比武进展的如火如荼。
  守擂的人已经换了几波了,打的也愈发精彩激烈。
  大秦军中,藏龙卧虎,高人辈出,果不虚传。
  虽然到目前为止,上台之人武道最高者,也不过二品。
  但贾环目测之,这些人之所以没有进入更高的等级,不是因为他们根骨毅力差,而多半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从武之资,让他们买得足够的参药去固本培元。
  但就其武技而言,还是十分的高明娴熟的。
  这个东西做不得假,需要靠大量的演练和实战才能收获。
  而这正是贾环所匮乏的。
  因此他看得津津有味,感觉许多技巧都可圈可点,值得学习。
  不过,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贾环这等武人,看着一个个无名小卒却使得一手好武艺,觉得赏心悦目,兴致勃勃。
  可是对那些王公贵族,还有一些其他心底反感武道的人来说,这种节目就实在太过枯燥乏味了。
  看一群粗坯臭汉在石头台上打架,有什么劲?
  渐渐的,交头接耳的声音多了起来。
  有谈论经书的,有谈论诗词的,有谈论女人的,还有谈论未来该怎么办的。
  总不能让他们的孩子,也这般粗鄙吧,那怎么能行……
  上位正座,隆正帝眯起的细眸,不动声色的扫了一眼。
  薄薄的嘴角边,闪过一抹浓浓的讥讽笑意。
  却也不理会,一群国之蠹虫,迟早自亡……
  隆正帝的视野又转向了擂台。
  御林军、灞上军营和京营,三方人马轮番上阵,互不相让,气势高涨。
  呼喊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然而,五城兵马和蓝田大营两处,却始终没有什么动静。
  五城兵马司那点人马,本来就是来凑数的,没什么动静也就罢了,一窝怂货,谁也没指望过……
  可是蓝田大营处,也寂静无声,始终没有什么反应,就让人感到奇怪了。
  隆正帝坐于露台正上位,看了眼气息冰冷坐在下方的宁至,道:“宁爱卿,蓝田大营无勇士乎?
  朕尝闻言,论兵卒之不畏死者,大秦百万军,当属蓝田军最悍。
  今日为何毫无动静,欲藏拙耶?”
  宁至还是那张冰冻不化的脸,微微屈身前倾,沉声道:“陛下,蓝田兵卒,平日所练习者,皆是以命相搏的杀人之术,并无比试之法。”
  隆正帝闻言,面色一滞,心中虽然微怒,却也拿这种军头没什么好办法。
  大秦军方内部想要升官晋级,看的不是圣意如何,而是三个硬标准。
  第一,忠诚。
  第二,军功。
  第三,能为。
  这三个标准其实是相互交叉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忠诚,在基层时,就不会以命相搏,建立足够的军功。
  而如果没有带兵的能为,就无法建立更大的军功,那么也只能止步于基层个人勇武的阶段,不会升的太高。
  这三个硬标准中,和圣意的关系最大的,也只有忠诚。
  但无论是哪个皇帝,都不会随意否定一个将军的忠诚。
  尤其是这个将军,曾数度历经生死,为国效命。
  所以,隆正帝拿这个不给他面子的大将军,没什么好办法。
  当然,并不是说隆正帝不能制约宁至。
  一般而言,如果皇帝对某一个将军不满,他首先,会跟军机阁打招呼,由军机阁自己来处置。
  调到远方任职,眼不见心为净。
  如果军机阁的处置令皇帝不满意,严厉一些的旨意就会下来。
  或贬官,或再调的远一些。
  如果军机阁的处置依旧令皇帝不满意,这个时候,兰台寺就可以出动了。
  无数的奏折先淹没过来,各种或真或假的罪名往人身上套。
  而后皇帝龙颜震怒,便会责令三司会审,即刑部、大理寺、兰台寺三方共同审理。
  结局通常会很惨……
  但这种情况非常少,很少动用,大秦百年来,也就那么一二例。
  因为若是将军真有罪,军机阁自然会以军法严厉处置。
  而若仅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行此等手段,难免会寒了军心。
  当然,一般而言,只要有些情商的臣子,都会尽力避免在细节小事上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
  可是宁至显然不是这种人。
  他几乎和所有人都合不来群。
  虽然他也是所谓的荣国一脉,可就隆正帝所知,除了近几年宁至的儿子跟贾环联系上外,往前三十年来,宁家连年礼都没往贾府送过……
  而与牛继宗、温严正等人的关系,也十分僵硬。
  蓝田大营这些年一直都在被打压削弱……
  牛继宗甚至请过旨意,请调宁至到九边苦寒之地去带兵,但没有被允许。
  这也是宁至能始终掌控蓝田大营的重要原因之一……
  念及此,隆正帝有些郁闷的看了眼无动于衷的宁至。
  为什么不得不用的人,都不好用……
  不过,心里也放下了块石头。
  显然,这样的人,几乎不可能会成为乱党。
  因为他没这个条件,许多事,没人配合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而即使论军力,蓝田大营也远不及灞上大营。
  可是,如果不是宁至,又会是谁呢?
  借啜饮茶水之机,隆正帝细眸又看向了牛继宗……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