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套路的延续

  南郊,昭仪学院。
  咚咚---咚咚咚---!
  但见一群小孩站在院内,排列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指导下,敲着小鼓。
  “这小鼓敲着真是有趣。”
  坐在办公室内的武媚娘见外面那些小孩满头大汗,情绪高涨,不禁一笑,又瞧向一旁的韩艺道:“我说你怎么就能想出这么多有趣东西。”
  韩艺谦虚的笑道:“其实这并非是臣想出来的,我大唐军队征战时,也经常有战鼓助威,我是因此才联想到用这小鼓来给运动会增添气势和观赏性。”
  武媚娘笑着点点头,又道:“云城的身体还好吧?”
  韩艺道:“蒙皇后挂念,内子的身体很好。”
  “那就好。”
  武媚娘点点头,忽然道:“你这马上就要当父亲了,这锐气也该减减了,别老是得理不饶人。”
  韩艺讪讪一笑,道:“皇后说得是,这我今后会注意的。”
  “那也要说到做到才行呀!”武媚娘道:“这一回大考,你的贤者六院可算是出尽风头,这是你的本事,我倒也非常欣赏,可是人家许侍中都已经一把年纪了,你将他弄得灰头土脸的,是否也有一些做过了。”
  这才是她今日到此的目的。
  当然,即便她不来找韩艺,韩艺也打算去跟她碰碰面,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道:“皇后,这我倒是不觉得自己做过了,毕竟他们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这有得必有失。”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我不否认我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推崇我的贤者六学,我希望贤者六学能够得到重视,但皇后你也是知道的,我不会一味的追求只属于自己的利益,因为我知道周边环境同样的重要,这就好比我建立北巷,我身为商人,但是我同时也帮助其它的商人,我这么做其实也是在帮许敬宗和李义府补救,如果由他们这么干下去,只怕会得不偿失。”
  武媚娘听得黛眉轻皱,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我知道李义府他们的用心,是想多提拔一些寒门考生入朝,但我以为多与少历来就不是士庶之争的关键。”
  武媚娘问道:“那你说这关键是什么?”
  “公平!”
  韩艺道:“这士庶之别,关键还是在于公平,要比多少的话,寒门永远是多数,只是说寒门遭遇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才是关键所在。而李义府他们却是想用这不公平的手段去抹去这不公平,那么结果当然还是不公平,在不公平的基础上,庶族是永远争不过士族的,因此他们这么做只会将事情变得越来越糟,我身为庶族,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武媚娘听得稍稍点头,只觉这话也不无道理。
  韩艺又继续说道:“因此我在制科上面,一再强调的是公平,皇后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将来在科考当中,大家都是平等,那还分什么士庶。”
  看来他想得的确要比我更加深远一些。武媚娘心中轻轻一叹,她当然知道,其实韩艺说得是在帮她补救,虽说李义府心里打着的是自己的算盘,但是没有她在后面支持,李义府、许敬宗也不敢这么肆无忌惮,点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想要解决士庶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平待之,这样的话,于情于理,都能占得上风。”
  说着,她轻轻一笑,道:“但是若无他们二人,你这公平只怕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韩艺一愣,随即点点头道:“皇后说的是,这我也承认,如果没有进士科那颠覆性的结果,高门大姓子弟根本不会将公平当成这一回事,他们已经习惯了优待。”
  武媚娘道:“那你还老是跟他么较劲呢?”
  韩艺道:“皇后明鉴,我没有跟他们较劲,即便我大力推崇我的贤者六学,亦或者说我有意贬低进士科,我都是为了消除这士庶天隔的理念。”
  武媚娘听得越发好奇,道:“你这话又从何说起。”
  韩艺道:“不管高门大姓,还是高官子弟,他们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而儒道又是他们的立足之本,如果一味的在儒道上面与他们竞争,那寒门子弟是很难竞争的过,他们的学问都是一代代传来的,而且从小就耳濡目染,这起点相差甚远,因此即便是在公平的环境下,寒门也很难竞争过士族的。我当初提出贤者六学的时候就说过,这贤者六学是为寒门而生,因为贤者六学几乎都是全新的知识,思想也与儒道沾不上边,如果在贤者六学的平台上竞争,那么士庶的竞争就还算得上公平。
  为什么这一回制科的成绩,士庶两边都非常满意,也可以说是各有所得,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在贤者六学上面,士族没有什么优势,大家起点是一样,反倒是寒门在人数占得上风,因此推崇贤者六学,其实就是在减低士族、乡绅对于国家的影响力。”
  武媚娘听得是沉吟不语。
  这是韩艺一早就为武媚娘准备好的,他怎么可能不去考虑武媚娘,他们两个的关系那真是千丝万缕,因此韩艺做任何事,都必须要考虑到李治和武媚娘的政治利益,如何在自己的计划上,为他们两个创造属于他们的利益,是韩艺的整个计划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
  韩艺稍稍瞥了眼武媚娘,道:“皇后,想要消除士庶之别,应当全方面去削弱士族的影响力,而不是在科考的这一方面,这很难影响到地方上。”
  武媚娘斜目一瞥,好奇道:“此话怎讲?”
  韩艺正色道:“据我观察,士族对于朝廷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他们家族的人在朝当官,还有一点,就是许多大臣都是世家大族的门生,当今世上名师多半也都是出自世家大族,因此我们必须削弱士族在教育方面的影响力。”
  武媚娘满心期待道:“那不知你有何妙策?”
  韩艺道:“利用贤者六院和昭仪学院。”
  “哦---?”
  韩艺道:“如今士族之所以能够垄断教育,主要是因为当今老师太少了,因此只要我们增多老师,那么就足以削弱他们在教育方面的影响力。”
  武媚娘道:“可不是人人都能为人师表的,这老师更不是说当就能当的。”
  “若是按照这规矩来看,我们昭仪学院有哪个老师够资格?”
  “这倒也是。”武媚娘听得有点意思了。
  韩艺笑道:“其实我们贤者六院一直都计划推出技能证书。”
  “技能证书?”
  “不错!”
  韩艺道:“就是用考试的方式,来将种种技能区分等级,好比工匠、郎中、账房,等等,其中也包括教师证。”
  “教师证?”
  “嗯!”韩艺道:“只要通过考试,便能获得教师证,有教师证便能够去学院上学。”
  武媚娘眨了眨眼,忽然笑道:“这个法子真是新颖。”
  韩艺道:“这样不但能够为昭仪学院储备足够多的老师,还能削弱士族对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垄断,从而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
  武媚娘道:“除此之外,还能够增加你们贤者六院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你这是一石三鸟之计啊!”
  韩艺颔首道:“皇后过奖了。”
  他话音刚落,又听得鼓声响起。
  武媚娘目光微微向外一瞥,突然问道:“这运动会何时开始?”
  韩艺想了下道:“应该还有十日。”
  武媚娘笑着点点头,突然道:“还是你想得比较周全。”
  言下之意,就是支持韩艺。
  然而得到武媚娘的认可,还只是关键的一步,贤者六院能否得以长远的发展,最终还是在于贤者六院能否给考生提供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关键还在于李治是否同意让户部、工部与贤者六院合作。
  但是在说服武媚娘之后,韩艺就立刻递上了那一道早就准备好的奏章。
  两仪殿内。
  李治拿着一道奏章,看得是津津有味。
  而下面坐着的许敬宗、李义府见李治这般神情,郁闷之色是尽显无疑。卢承庆他们更多的则是好奇。
  这一道奏章当然就是韩艺上的,事关贤者六院为户部、工部培训人才。
  “妙极!妙极!”
  李治将奏章往旁边一递,张德胜心领神会,接过奏章来,然后走向李义府,将奏章递给李义府。李治又是说道:“韩艺,你这个考证还真是别出心裁啊!”
  考证?
  许敬宗他们皆是一愣。
  韩艺道:“回禀陛下,贤者六院的宗旨是唯贤是举,那么区分人,自然也是以贤才来区分,但是才亦有大小高地之分,就拿郎中来说,哪个郎中的医德、医术更好,目前民间那都是人云亦云,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因此为了区分的更加细致,臣才想到用考取证书的方式来将人才划分等级,能够考取更加高级证件,代表你的医术更加高明,工匠亦是如此。
  另外,如此也方便朝廷动员。朝廷动员民间的郎中和工匠,只看户籍的,但是这工匠、郎中究竟有多么厉害,他们擅长又是什么,最多最多也是听那人云亦云。就如我们贤者六院的总设计师云休,他是工匠,但是让他去敲木头,岂不是大材小用了,有此证件的话,那么朝廷动员起来,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李治连连头道:“言之有理啊!”
  怎么来了这么一出?
  许敬宗他们都听蒙了,此番不是讨论户部和贤者六院的事么。
  而在韩艺说的话的时候,李义府已经将奏章看得一个大概,又将奏章递给许敬宗,随即起身道:“陛下,臣以为这什么考证有些想当然了,这样的确是很好,可问题是天底下几个工匠认识字,不认识字又如何参与考试。”
  韩艺笑道:“李中书说得是,目前工匠的确不识字,但是不代表工匠永远都不识字,国家要发展,要进步,那么百姓的素质也应该得以提高,这识字的工匠总比不识字的工匠要强。”
  李义府笑道:“谁识字还跑去当工匠。”
  “目前虽然还不会,当然今后可就不知道了。”
  韩艺笑道:“李中书可知我凤飞楼木枋里面的高级工匠多少钱一个月么?你又是否知道自由之美的服装设计师多少钱一个月么?那待遇可不比八九品官员差,而且他们做的事比九品官员还要少的多,他们只是坐在屋里画画图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去作坊敲敲打打的。但是没有办法,他们就是有天赋,他们能够设计出客人喜欢的东西,那么商人当然得花重金留下他们。由此可见,随着商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工匠将会变得更加抢手,那么高素质工匠的出现,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这对于国家也是有极大的帮助,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天才工匠,比如研制武器,比如兴修水利、道路,等等。王玄道那篇文章说得对,贞观末期,我大唐令四方臣服,而如今版图更是旷古烁今,如何保持我们大唐高歌猛进,继续上升,唯有精益求精,何谓精益求精,就是将每个细节都做得非常完善,试想一下,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吟诗作对,那是怎样一番盛世,我大唐又是何等的强盛。”
  李治听得是频频点头,这后半句就是说给他听的,他要超过李世民的丰功伟绩,就必须精益求精,因为大的框架李世民已经定下来了,唯有将大唐提升到一个贞观盛世都无法企及的地步,方有可能超越李世民。汉朝为什么武帝要比高祖还更要加令人津津乐道。就是因为武帝是历史上第一个几乎可以说是消灭北方游牧民族的皇帝,光这一点,也足够吹上一千年了。
  李义府哪里不知道韩艺打着什么鬼主意,道:“你别混淆视听,我只是问你,工匠不认字,他如何考试?”
  韩艺笑道:“奏章上面已经写得非常清楚,这证件是分等级的,中级以下的,我们可以采取实践考试,就是测试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作为顶级设计师,就不但要懂得认字,还要懂得画图。”
  李义府笑道:“那你何不等到工匠识字后再提出来。”
  韩艺道:“李中书还是未明白我的意思,我提出这一点不是等到工匠来考试,而是为了让更多有这方面天赋的人去当工匠,我前面不是说了么,高级工匠已经拥有极高的待遇,这将会吸引不少本就识文断字的有才之士改行。而且贤者六院的工学院,就是为了培训顶级工匠的,呃...我们贤者六院已经将顶级工匠改称为工程师。”
  工程师,听着都牛啊!
  他们争论时,许敬宗他们已经都一一看过了。
  李治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卢承庆道:“以考试来区分人才,自古有之,而且宫廷里面的御医不也要经过层层筛选么,只是还从未应用于民间,而且也未覆盖这么多的职业,臣认为这么做,只会变得更好,而不会变得更差。”言下之意,再失败,也就那样,何不试试看了。
  许圉师、杜正伦他们也是纷纷点头,这不就是将各方面的人才区分三六九等,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许敬宗也没有意见,他就不信那些书生、才子回去当工匠。
  李治点头道:“那好,此事朕就准奏了,至于这贤者六院帮助户部培训人才一事,朕也觉得合情合理。如今事实已经说明,韩艺的新式算法,较以往的算法更快且更加准确,而户部主管财政,在计算麻烦可是疏忽不得,韩艺说户部需求数学人才,也是合情合理的。”李治显然对于韩艺的提议非常满意。
  毕竟他亲睐的考生都在贤者六院,这么一来的话,也可以顺理成章让这些人进入朝中的决策部门。
  许敬宗见韩艺还是上了这一道奏章,也知道武媚娘是默许了,但是他还是要尽力阻止,考证这事,也就是多了一个证,跟权力斗争没啥关系,但这事的性质可就大不相同了,因为这制科本就掌握在贤者六院手中,关键没有人能够抢得去,要是还能将贤者六院的九品院士推向权力部门,贤那者六院直接从闲赋的官署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权力部门,这如何能行,道:“陛下,就算户部需求这种新式数学的人才,可以让户部官员来贤者六院学习,犯不着为此破坏朝纲制度。”
  韩艺道:“许侍中此言差矣,其实户部官员早就在学习这新式数学了,但同时户部也缺乏人手。这道理很简单,我们大唐开疆扩土太快,这西北一下子多出这么大一块地,这人口、土地、税赋,这可都是我户部的事,我户部扩招人才,那也是应该的。”
  许敬宗道:“即便你们缺人,你不知道跟吏部说么,就算你再有道理,可是朝廷有朝廷的明文制度,如果只因你户部缺乏人才,你可以不顾朝廷制度,那其他的官署是不是同样也可以。”
  李治笑道:“许爱卿,你勿要激动,韩艺的奏章上已经明说,还是由吏部主持这选拔考试,这就不算是破坏朝纲制度。”
  李义府赶紧接力,道:“陛下,这吏部官员哪里懂得数学、工学,朝堂之上,唯有贤者六院才能够出题,而韩侍郎又是户部侍郎,非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是这么做的话,韩侍郎这边负责培训,那边又代表户部负责招纳,试卷还是由他来出,那是不是吏部来主持考试,这并不重要了。”
  韩艺笑道:“那不知李中书有何妙策?反正户部目前的的确确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如果吏部能够调派这种人才给我户部,那我可以收回那一道奏章。”
  李义府微微皱眉,道:“这可以由吏部调任官员去贤者六院学习,学成之后,再去户部上任。”
  韩艺道:“这样也行,首先你得让那些官员参与制科大考,考成之后,才有资格入贤者六院学习,要是连一点基础都没有,那干脆由三省培训得了,我贤者六院可没有那么多功夫。”
  李义府听罢,恨不得喷韩艺一脸,人家好不容易当了官,你又让人家去参加科考,鬼愿意去啊!
  李治瞧了他们一眼,笑道:“二位爱卿之意,朕心里明白,都很有道理,但是目前而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只有韩艺最为了解贤者六学,待日后朝中有足够的人才,那韩艺自然就不会担当这么多,暂时先就这样决定吧。朕也相信韩艺会秉公处理的,不管是当初的皇家训练营和如今的大唐军事学院,韩艺都做得非常出色,也非常公平。”
  李义府、许敬宗瞧李治是铁了心站在韩艺那边,而且他们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关键还是没有人懂这贤者六院,也只能作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