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71节

  【这时候一些古人就观察到,生病的动物吃某种植物会恢复健康,从而就发现了用来治病的草药。】
  【可以说,人类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往往就依赖于各种观察和想象,而医疗活动也是如此。
  一开始不同的原始人信奉不同的神,医疗知识便也和对神灵的想象融合到了一起,于是形成了巫术和医药相融合的巫医,其后也逐渐形成了既有交叉融合,又各自发展的状态。】
  【而且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可以说就是用生命在进行一场最大规模的“**实验”。】
  【这种观察和想象往往还伴随着大胆尝试,比如古人观察到蚯蚓整天在地下钻洞,就脑补出它应该也能打通血管,治疗脑血栓什么的……然后恰好古代不少脑血栓患者,除了蚯蚓之后还真的有效。】
  【不过我们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蚯蚓对于治疗脑血栓之所以有效,可不是因为它能钻洞,而是因为蚯蚓体内有蚓激酶,这种物质是抗血栓良药,所以不得不说,这究竟是古人运气好,歪打正着,还是要赞叹一句真的是无知者无畏?】
  【当然,没有古人这些大胆尝试的大无畏精神,我国古代医学也不一定发展得起来。】
  啊……蚯蚓,什么蚓什么酶?
  他们医学早期竟还有这样的故事吗?
  不过现代是怎么发现蚯蚓体内有那什么蚓激酶的?是因为仪器还是什么研究方法?
  有人不由得又去看医学相关模块,如痴如醉,竟发现这其中还有医疗器材相关的资料!
  是了是了,医学研究怎么能少得了医学工具,又或者可以说是医学媒介。
  否则要如何去确定相关医药的药性究竟是怎么样的,又可以运用到什么方面?
  身为医者,哪怕自身都得是研究医学的一种媒介,如此才能在医学这条道路上去探寻更多的真理。
  【关于我国古代的医药学,也是有相关传说的,就比如神农尝百草。】
  【传说神农生活在姜水河附近,所以姓姜,古代人认为神农因火德而称王,所以神农氏就是著名的炎帝,炎就是炎热,也就是火的意思,在我国古代传说中,炎帝大约是三四千年前,以姜氏为首的氏族部落的共主。】
  【相传神农为了辨别草药,就亲自尝试,看看哪些有毒,哪些又能解毒,于是发现了很多草药,也发现了著名的茶叶。】
  【是的,茶叶,不仅可以解毒,还能泡水喝,所以神农氏还有“中华茶祖”的称呼。】
  【除此之外,神农氏还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这本著作据说是根据一代代口口相传,再由后人收集整理并且逐步补充而成的,所以这最终在我国东汉时期才基本整理成书。】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由得精神一振,然后一看资料库中医学相关模块的排行。
  果不其然就出现了《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名字,不过因为作者不是东汉时期,只是在东汉时期才整理成书,所以数值并不算高,还很分散,但也算是终于在这一模块出了个彩了,倒也是不错。
  【其实《神农本草经》的作者实际上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无数代人的经验总结,并且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的证明,这可以说是一本经典的中药理论书籍,有其科学性和研究论理在的。】
  【这部著作可以看作是我国古代药品大辞典,是东汉以前药学的集大成之作。
  书中总共收录药物365种,包括252种药植物,67种动物药,还有46种矿物药,而且该书从多个角度分类药品,根据药效不同,还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建立起药物的等级分类。】
  【比如上品药物为“君”,主要价值在于“养命以应天”,毒性小或者没有毒,滋补养生,如人参和大枣等,中品药物可以当“臣”,有的有毒,有的没毒,大多是滋补养生的同时,还有治病效果的药,比如百合,当归,龙眼等。
  下品药物则只能当“佐使”,负责“治病以应地”,主要是除寒热,破积聚的有效药物,很多药物有药效,但也有毒,不能多吃,也不能吃太久,比如大黄,乌头,巴豆等。】
  【“君臣佐使”的说法,以及相关的“四气五味”的说法,就是我国药物学最早也最原始的分类方法,同时也是比较系统的药物理论,而且《神农本草经》中还总结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强调配比调制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特性以及相互作用,比如有的药物在一起能互相抑制毒性,从而变成良药来治病。】
  【不过有的药物本来没毒,结果放在一起却能变成剧毒,一不小心反倒害了人的性命,所以医学研究必须慎而重之。】
  【但总的来说,《神农本草经》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书中提到的药物和功效,很多都是靠谱的。
  有些特别靠谱的一直沿用至今,并且被现代科学实验所证明,比如书中提到的黄连治痢疾拉肚子,到了现代,经过现代科学研究与操作,还将黄连提纯后制作成了黄连素药片。】
  药品大典,还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嬴政一边着人记录下天幕所说的内容,一边看向资料库中的《神农本草经》。
  看来要花费功德值得到,而且得到之后也要逐一验证才是。
  这医学相关,看来决不能得到什么就是什么,还是要着人去研究和证明,当然,其他科目自然也是如此,哪怕有了这资料库,他们要走的路,也还是很远啊,但好在,现今也算是指明了方向。
  不过《神农本草经》只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那其他三本中医著作又是什么?
  【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那说起炎帝,就不得不再提起黄帝。】
  【黄帝的势力范围在姬水流域,是另一个部落联盟的共主,并且与炎帝相对应的,和黄帝有关的中医经典也是有的,就是我国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二——即《黄帝内经》,其中包含《灵枢》,《素问》两大部分。】
  【传说黄帝手下有很多医术高明的大臣,包括雷公,岐伯,伯高,俞跗少俞兄弟两个等等,而黄帝天赋异禀,一出生就会说话,15岁时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就没有他不懂的事情。
  于是黄帝就和他这些懂医术的大臣们聊天,这些对话被记录下来,就成了《黄帝内经》这本经典著作,当然,实际上和《神农本草经》一样,都是为后人托名,以传说中黄帝和人问答的形式所写的医学著作。】
  【而且有意思的是,除了炎帝和黄帝外,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另一位始祖伏羲,也对中医发展有着“贡献”。】
  【这三位可以说是华夏始祖,同时也奠定了后世中医发展的基础。】
  【传说伏羲发明了能够揭示世界运转秘密的八卦,用来表现阴阳四时,五行六气的变化,天地和人类活动都要遵循这种变化规律,否则天地失序,人类则会生病……这些传说基本上就是我国古代中医学发展的历史投影。】
  [叮叮——]
  《黄帝内经》也出现在资料库医学相关模块排行之中。
  嬴政看着,不禁算了算秦朝之下的总功德值。
  虽然满满也是够用,但好像其他朝代根本不必像秦朝这样,连《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都要向资料库索取获得,毕竟这两本在其后大概都已经传世,所以总感觉亏了一样,更别说还有其他医学著作还没出现……
  不过那又如何,嬴政又不由得暗哼一声。
  就算消耗更多,但涨得也更快。
  他无所畏惧。
  点了点秦朝目前的排名,以及不断上涨的功德值,嬴政挑了挑眉梢,心想他总归能一直保持下去,也必然会保持下去。
  【再说回《黄帝内经》,这部中医著作不仅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同时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可以说《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也是我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其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除此之外,其内容还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相关,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并且其基本素材来源于我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总而言之,《黄帝内经》的内容包含了上古几十部已经遗失的古医术,堪称是先秦和两汉医学的大全集,并且体现了中医两大特点——即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而且这部医术既是古老医术的传承,也是后世医学的奠基之作。】
  【另外,《黄帝内经》作为一个时代的智慧结晶,强调“人”是一个整体,而这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
  【那么人作为一个整体,人体中的五脏六腑,各个结构以及部位就是互相影响的。】
  【内在联系会体现在生理,病理,脏腑以及经络之中,人的内脏器官如果都好好的,大多数人就能身体健康,而如果某个器官生病了,那么其他器官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要根据人体的表里,阴阳,脏腑,寒热辨别证型治疗疾病等等。】
  【也因此,像古代磕丹药把自己磕死的,基本也是这么一个道理,最先败坏了一个器官,从而败坏了整个身体。】
  曾经被点名的嬴政:“……”
  刘彻:“……”
  李世民:“……”
  以及其他曾经磕过丹药的众人:“……”
  看医学!赶紧看医学!
  得把身体给调养好了……
  【《黄帝内经》还认为人的健康和天地气运,阴阳四时都有着密切关系,即要保证健康,还必须要注意自然界的各种变化,除此之外,还提出由于季节和地理环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疾病。】
  【比如东边沿海地区“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
  【大概意思就是说,东边的人打渔吃鱼晒盐,口味重,吃的咸,加上鱼等海鲜都是发物,所以天天吃海鲜,往往会患有化脓溃疡之类的病症,可见《黄帝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大多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
  这种学说原本是古代一种哲学思想,而《黄帝内经》里用这种观念去解释人的生理以及病理等所产生的缘由。】
  【也是因此,阴阳五行逐渐成为传统医学辩证治疗的思维方法,也成为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
  【比如肝心脾肺肾和五行的木火土金水可以逐一对应上,即心对火,属火,所以我们常说心火旺盛,而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即肾负责新陈代谢以及小便等,这都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而且《黄帝内经》还认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就很像人体内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所以我国中医的经络穴位虽然肉眼无法轻易看到,但针灸治疗就是靠此原理形成的。】
  【再有就是我国传统医学也没有忽视精神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点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多处体现。
  以及防病治病的医疗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有发病征兆时即早期治疗,掌握疾病的趋向,预先防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思想理念,也来自于《黄帝内经》,这些不仅是医疗理念,也非常富有哲理。】
  【加上《黄帝内经》还明确反对将医学和巫术混为一谈,不仅认为人生病一定是有原因的,还极其鄙视都没发现生病原因,就总说是因为得罪鬼神的理论,其言明“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翻译过来就是——“满脑子都是鬼神的傻子,压根就没法跟他们讲道理!”】
  【可见《黄帝内经》真的不愧为医之始祖。】
  后面多少带着某种调侃的语气,仿佛在借《黄帝内经》又嘲笑抨击了信仰鬼神的众人……
  就和那炼丹求丹为得道成仙的现象一样。
  哦,所以在后世之人看来,他们都是傻子吗……这又不能怪他们!若非天幕出现,他们又哪里能懂那么多!
  不过话说回来,这《黄帝内经》可真是了不得啊,难怪其医学地位会是如此之高。
  那除了《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以外,另外两本传统中医学经典著作又是什么?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而到了商周时期,中医理论就开始萌芽,也有相关中医记载。】
  【比如殷墟出土的16万片甲骨文上,就有几百片记录了多种疾病的信息,大多都是按生病部位命名的,即疾首,疾目,疾齿,疾腹等等,而有的疾病用部位不好命名,则根据主要病症特点,起了专门的名字,即疥,蛊,龋等等。】
  【而且甲骨文本身不是象形文字吗,就如同“蛊”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像是肚子里有虫子了。】
  【还有“龋”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则表示牙齿上面有洞,那就是蛀牙了,这个字就是龋齿中的“龋”字,并且这个发现,可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最早关于龋齿的记载。】
  【再后面到了周朝,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中,也提到过不少相关疾病,比如《尚书》,《周易》,《周礼》以及《诗经》之中,就体现了对发热,昏迷,浮肿等病症的认知,这其中提到过至少几十种病名。】
  【而也正是从周朝这些典籍开始,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分类也越来越具体。】
  【还有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不仅提到了几十种固定命名的疾病,还有精神性疾病的记载等。
  以及史书《左传》,也都是有相关疾病的记载,甚至《左传》中还记载了当时有脱发病的春秋名人,即楚国的宰相孙叔敖,除此之外,《左传》中还记载了驼背和远视眼等等,挺有意思的。】
  孙叔敖:“……”
  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总体而言,这些记载表明,当时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已经远比甲骨文大而化之的归类要更加明确且具体。】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中医理论基本上已经形成,并且也明确意识到天象,气候,四季节气变化,以及特殊地区的自然环境等,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等,于是认识疾病之后,下一步就是治疗方式的产生。】
  【即有食疗,药疗,酒剂,针刺,火灸,还有用砭石按摩肚子治疗肚子疼,用艾灸治病和止痛等等,还有像《周礼》中甚至记载了专门治疗溃疡的外用腐蚀药,即比较早的,用文字记载的“以毒攻毒”。】
  【于是慢慢的,在中医理论从商周时期萌芽开始,在后面春秋战国,秦朝两汉时期等,逐渐形成理论体系,这期间可有很多名垂青史的传奇医学人物,比如伊尹,扁鹊,这可是我国古代中医界的祖师爷。】
  【像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载,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就有位非常厉害的国师,名叫伊尹,民间传说伊尹发明了汤液,而汤液传统上认为就是汤剂,又称水药,是中医的主要药物类型之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