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化干戈为玉帛

  宋神宗缓缓点头,目光扭过来望向了卓然。微微笑了笑说:“怎么样?卓卿,你对他刚才的提议有什么不同意见?你是否愿意替朕辛苦一趟?去找那周老二招安谈判。”
  卓然一听,心想早知是这样,多说无益,反正就算是自己千万个不愿意,也不能开口驳了皇帝老儿的面子,只是这谈判的事情自己可真拿不下来,破案还行。
  当下说道:“可以派人先去跟他谈,答应这桩案子重新调查。那时官家再委派我去查清此案,因为我既是谈判招安的朝廷官员,又是对这案子进行调查的人,很容易使得对方有怀疑,都觉得可能不会向着他们那一边,这样反倒适得其反。倒不如由人去谈判好之后,再由我去侦破这个案子,提出结果。”
  心里却想着只要打头仗我不去,谈判就和我没有关系了。
  欧阳修没想到,卓然居然会提出这样的意见,稍稍愣了一下,两个人的眼神对视了一下,只见卓然只是嘴角微微牵出了一个弧度,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随即脸色有些很难看。
  朝中的几个臣子似乎也看出卓然有些故意推脱,但既然这么说了,必然有他的想法。毕竟这些都是人精,心里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事不关己,少说为佳。在其他几个臣子都不说话的情况下,欧阳修当然不能够坚持自己的主意,不然就下不来台了。
  因为这桩事到底还是要靠卓然去解决,于是他便拱手说道:“这件事该如何处置,既然卓大人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就不多言了。”
  欧阳修跟卓然说话几乎不用卓大人这么客套的称呼,很多情况下是直呼其名。听到欧阳修这样的称呼,卓然便知道欧阳修心里有疙瘩,但是他没有当场作解释,只是默然不语。
  他不说话,其他人没有表态,宋神宗当然就作出决定了。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卓卿你的想法来处置。不管如何,能够化解这件事,化干戈为玉帛,平定了一方判乱就可以了。当然,朕知道你作为提刑官,不会对案件和稀泥的,所以该如何处断,这个案件由你自己决定。反正你有先帝和太皇太后赏赐的尚方宝剑,可以代朕做出决断的。”
  卓然躬身施礼答应。宋神宗起身来,袍袖一拂,宣布退场。几个老臣在恭送皇帝离开之后,才低头往外走。都对卓然拱手施礼,随即离开,没有说话。
  因为他们看见欧阳修一直故意的留在了后面,似乎有话要对卓然说。所以便知趣的先行离开了。
  卓然也看出来了,欧阳修想跟他说话,所以故意留在了身后。待其他人都走远了,他们俩才慢慢踱步出来。
  虽然欧阳修故意留在了身后,但是他似乎并不想主动开口。还是卓然先说了:“欧阳大人,这件事我的建议可能有些意外,没有跟你商量。因为事出仓促,我甚至都不知道是为什么事情把我招来,听到之后,我临时才这么说的,对事不对人。若是得罪之处还请你多多担待。”
  欧阳修干笑两声,说道:“无妨,实际上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靠你去处置这件事。只是除了你之外,有没有其他人,仅此区别而已。在我看来,应该是由你一个人去处置这件事,因为我觉得派其他人,很可能会对你形成困扰。”
  欧阳修见卓然没有说话,便继续说道:“莫不如让你一个人自己去处置更好。但是你似乎并不觉得如此,反倒想让更多人参与,而且你不想参与跟叛军之间的谈判,只是想对这案子查个水落石出而已。说实话,不是很明白这究竟有什么区别?”
  卓然微微点头,说道:“不仅有区别,而且区别还大着。这是我为什么要留下来给大人们商议的原因。要知道,这涉及到提刑院的职责定位。我以前经常主张一句话,判官也好,推官也好,当然还包括各府县的衙门的武官,他们对案件的审理应该是居中裁判。而不应该受任何一方的作用,更不能被案件之外的因素左右。”
  “因此像大人所说,如果让我去主持与叛军之间的谈判,招安他们,并提出若干条件。不管这条件是我说的还是专家给的,我都会丧失我公平裁决的身份。一旦没有了最终裁决的身份支撑,我必然会受到这桩案子若干因素的影响。”
  “从而最终做出会很牵强的裁决了。虽然这个裁决的结果很可能对于我个人来说,没有任何违背良心,绝对是发自内心的。但是别人不这么看,还有那些关注这个案子的人,我又不可能一一找到他们去解释我为什么要这样裁判,理由是什么?”
  卓然说到这里,用眼睛的余光看了一眼一旁的欧阳修,发现他已经没有刚才那种阴郁的表情,神色也缓和了一些。
  “既然不可能,那我就只有在没有开始之前便将他封杀,封杀之后我再要做出什么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像我先前所说的,如果有人去跟他们谈招安,并且都已经谈妥了条件,甚至都已经把他们招安回来了,这是最好的。一切风平浪静之后,这案子的裁决再由我来进行,这个或许更合适。”
  这时,欧阳修已经大概明白了卓然的用心,点了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卓然道:“因为招安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上的谈判和交换,给予什么样的条件?达成什么样的交换?实际上跟案件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完全是朝廷皇上跟官员与周家几兄弟之间的一种交易,只要交易达成就可以了,无需去太过追究事情本身的原委。”
  “而这种事最好是在招安已经谈妥之后,再来作为个案研讨。若是有人在这桩事中犯有某种罪责,那时再依照刑律追究他的罪责就是。”
  虽然欧阳修听到卓然说的如此清楚,但是他心中还是多少有些不自在。人,就是这样,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顺从,突然一向都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有了与自己向左的想法,即便是这样的想法比自己的想法更好,更合理,还是一时不能释怀,就算是欧阳修这样人也是不行。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就没有再多说了。便躬身道:“好,既是如此,就按照官家和你的想法来办。我相信你不是一个随意推脱罪责的人。”
  派去与周老二进行招安谈判的是兵部的一个员外郎,可惜他去了之后,最后灰溜溜的回来了。因为周老二压根就没有见他,而且指派了一个亲兵护卫长去对他劈头盖脸一通臭骂。说朝廷要招安没有任何诚意,派这么个小官来,难道还当真把他们当成是名不见经传的叛匪吗?
  员外郎回到朝廷,将周老二的话告诉了宋神宗,宋神宗不由大怒,再次派出十万精兵前去围剿,结果又被周老二打得大败。
  宋神宗实际上并不是不知道这时候的宋军战斗力实际上是很差的,虽然人数很多,但是缺乏训练。特别是军事制度上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行军作战受朝廷直接遥控指挥。
  如此诸多很奇葩的军事框架的制约,导致战斗力十分低下。即便是人数多于叛军却仍然无法取胜,更何况周老二固守城池,囤积了诸多粮草。并且在外围又安排若干军队时常骚扰,将宋军打个晕头转向。
  战斗又持续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已经到了冬日。在寒冬腊月之夏,守城的更是占尽优势,城楼上烤着火,而城下的宋军寒风中冻得簌簌发抖,连弓都张不开。
  而且城楼上已经被周老二下令,泼下了无数的水冰冻。便会成为一道道的十分光滑的坚冰,再这样坚硬而光滑的墙上更难攀爬,还增加了城墙的厚度,难以进一步毁坏。
  如此反复,将近半年的挣扎,朝廷始终没有能够拿下周老二的军队。反倒被周老二又连续攻克了好几个周边的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前来投靠的百姓也增多了。
  因为附近一带,方圆千里被夏日里那一场巨大的洪水导致的灾难整个毁坏了。百姓当真是流离失所,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了活下去的条件。这种情况下,除了揭竿而起之外,真没有更好的选择。
  在叛军队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朝廷显得更加的苍白无力。宋神宗在此之前还寄希望于军事解决问题,上次在会议上决定让卓然在招安之后介入此事的侦破,可是他却一直没有对周老二进行招安,也就意味着卓然一直不能够介入此事。
  半年之后,他终于发现他竟然拿不下这些灾民和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百姓组成的农民叛军。这对宋神宗打击很大。
  好在最后太皇太后告诉他一件事实,那就是兵者凶也。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之,所以如果能够招安,还是必须要招安,拿出足够的诚意。一旦招了安,不仅可以最终集中兵力对付西夏,节省大量的军费开支。更重要的是避免百姓的荼毒,能够减少很多的人间悲剧。
  在听到太皇太后的教诲之后,宋神宗最终做出了决定,约对方谈判。他派出的是枢密副使,这已经是很高的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