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时间总是在人还未意识到它离开的时候匆匆而过。一转眼刘婉在张家庄已经待了一年半了。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足够很多事情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张家庄早已不是以前的张家庄了。
  现在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不管是大山上还是田地里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去年春天张家庄种了不少药材,但是因为经验不够,即使有刘婉这个开了外挂的人在,药材苗也死了不少,幸亏种的不少,勉勉强强的满足了独立团的需求。
  刘婉的药效果真的不错,给独立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能说有什么逆天的效果,但是真的给独立团减少了不少伤亡。刚刚新传来的消息,今年不仅独立团,整个386旅都要张家庄的止血药,这样一来缺口就大多了。
  乡亲们去年尝到了甜头,一年零零总总的每家也分到了几个钱,刘婉欠狗伢子家的80快大洋也还了一半儿。所以今年有很多人跟村长说是不是再开出些荒地来,不过被老人家拒绝了。过犹不及,虽然弄药材是挣钱,但是粮食才是一个村的根本。村里本来人口就少,就现在这规模已经很吃力了。农忙的时候好多家的汉子都是直接睡在地里,眯一下儿眼,再直接干活。再多种药材恐怕就要耽搁地里的庄稼了。
  老人们都是经过事儿的,大饥荒也过过,深深地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所以村长和几个族老怎么也不松口,这件事儿也只能罢了。不过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乡亲们伺候药材便有经验多了,像去年那样十苗活一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就刘婉估计差不多能供的上386旅用了。
  在张家庄的这一片活动的就是386旅,再远的地方把药运出去的难度很大,还不如就近找西药来的方便。这止血药毕竟不是粮食,离了他就活不了了,根据独立团一年的需要量算,估计整个旅部的需求也大不到太离谱的地方去。
  现在正是种药材的时候,村里人都在地里忙着,中药比较复杂,不光是春天种下,秋天成熟那么简单。有的药材是一年生,有的是两年更有甚者五六年的都不少。幸亏刘婉没有用到那么珍贵的药材,要不然就苏军给的那点儿补贴,恐怕连买药材都不够。
  现在春光正好,刘婉也跟着在地里忙活。她现在忙的很,每天上午都要抽出时间来教张老三、二丫和刘家的小娃子医术,二丫和刘家大伯的老儿子年纪小,跟张老三学不到一块儿去得分开学。
  最让刘婉哭笑不得的是她最开始教刘家小石头的不是认药材,背药性而是认字。现在可不是21世纪全国普及素质教育的时候,整个张家庄也就张三叔识字。刘婉教刘家小石头认字,让刘家人爆发了比学医更大的热情,士农工商,读书识字在中国人眼里地位从来都很高。后来别的小孩子也在外面偷看,放一个羊也是放,一群也是放。刘婉最后竟然成了孩子头,整天带着一群小娃子认字。
  她也没当过老师,也没那个条件所以都是从一些基本的姓名教起,没有纸笔给孩子们用,都是拿着一小截树枝在地上写。不过家长们要求也不高,只要会写自己姓名,能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因此孩子们都很自觉,等刘婉交小石头和二丫认药材的时候,身边就没人了,这让刘婉很不自在,但是也不能说什么,如果都一起教估计不仅刘家,张家人也有意见。
  其实真算起来正儿八经跟刘婉学医术的只有张老三一个,二丫和刘家小石头只是学些最基本的知识,现在社会还没那么开放,人们都想把手艺掌握在自己手里,估计很久以后张老三会把医术再传给后代,但是绝对不会是现在。
  基本上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下午刘婉一般都会去药材田里帮忙,独立团派来的两个小战士都很不错,都是识字的,对中药也有些基础,估计也是上过学的。对待张家庄的乡亲也完全没有那副时代特有的文人的清高,都是笑脸迎人。不说别人就是刘婉都对两人印象不错。
  更有夸张的是,村子里的几个大娘看人家男娃子不错,竟有了收人做女婿的意思。经常把两个小年轻闹得大红脸,最后干脆躲在药田里不出来了,整天都在地里忙活。
  “婉姐姐。”本来刘婉正在药田里看新长出来的药材苗,便听见了二丫的声音。二丫上身穿着碎花的对襟褂子,下面穿着深蓝色的裤子,扎着两个大辫子一看就是典型的这个时期的女娃子的打扮,不过因为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刚才跑过来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红晕,到别有一番风情。
  这让刘婉有些感叹,看来二丫也长大了,今年都是十九岁的大姑娘了。记得刚来的时候,二丫脸上的稚气还很明显,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二丫脸上的稚气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刘婉来的这一年半要说变化最大的就要数二丫,现在小丫头识了字,也会些基本的护理知识,药材也认得不少。二丫娘不只一次背地里跟张大娘抱怨,就二丫这份人品,不说张家庄,就是比起县城里的姑娘也不差什么的,怎么就她当初就猪油懵了心把好好的闺女说给王新生那个白眼狼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