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善恶同源一念间

  待这个姓杨的小道士惶恐的说出缘由,叶宇这才将其身子拉了回来。》顶>点》小说 ]
  随即面向众人,尤其是玉阳子王处一:“诸位都听到了?”
  “……”
  淡淡的一句问话,使得全真七子纷纷面色难堪,这件事情不仅是全真教有错在先,而且事后还不分青红皂白以众凌寡,这将来传将出去可谓是名誉扫地。
  “我本无意与诸位辩驳,奈何有人不知所畏步步相逼,这可怨不得在下了!”
  “这位施主,此番初衷虽是为求真相不得已而为之,可是你为了一己之私而置他人于危难之中,这不是大善之举……”
  全真七子纷纷默然之际,一直处于观望的空寂禅师突然开了口。
  空寂禅师的这番言语帮衬,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愕然,全真七子没有想到,方才还与之针锋相对的空寂禅师,此番会出面为之解围。
  而完颜允中则更是没有想到,在这个可以使全真教名誉扫地的时刻,不落进下石添柴加火就已经是品德高尚了,怎么还特意为全真教解围呢?
  其实到了空寂禅师这种境界的高僧,看待事物并没有功利性可言,虽然此次佛道之论与全真教处于对立一面,但是这只是学术以及思想追求上的分辨。
  抛开这佛道之争,其实双方都是修行之人,也可以说是同道中人,并无什么私人仇怨。
  所以在这个时候,空寂禅师便站出来替全真教解围。
  叶宇闻听空寂禅师这句话,不由眉头一挑:“哦?那敢问大师,何为善,何为恶?”
  “阿弥陀佛,善恶皆有因果!”
  “因果?佛法论善恶报应,谓如影随形。世情往往却是: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反倒门庭隆盛。以此看来,佛所说的因果,岂不是太没有依据了吗?”
  空寂禅师转动佛珠,轻声解释道:“凡情未涤,正眼为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为什么不恨自己是非颠倒,反而抱怨天道报应有差呢?”
  “哈哈哈!”叶宇闻听此言,不竟爽朗的大笑起来。
  “施主为何发笑,难道老衲所言,施主以为不妥?”
  “大师所言是句句在理且有佛性,然大师却拘泥于善恶之分,殊不知善恶本就在于一念之间。该做的做了,就是善;不该做的做了,就是恶。善恶其实不在于心,而见于行!”
  “善恶不在于心,而在于行?”
  在场所有人闻听此言俱是一阵惊愕,以往都说修心养性,无论是佛还是道,都是要源本正心,方可成就超脱!
  舍弃贪、嗔、痴、慢、疑五毒,这是出家之人的必修,而所要修的也就是心。所以在众人的潜意识里,善恶皆源于心!
  如今叶宇说出善恶不在于心在于行,这无疑是颠覆了他们的原有认识。
  “阿弥陀佛,恕老衲愚钝,不能参透施主话中玄机……”
  “出家人注重是修行二字,修行才能修心,一念之间可生万恶,亦可生出诸多善念。就诸如大师,心中有规劝于某之念,若是以言行表露付诸行动,这就是善;若不能表露仅存于心,便不能称之为善!”
  “反之,大师心中有灭杀于某之念,若是凶相毕露付诸行动,这就是恶;若是将此念头隐藏于心,那便不能称之为恶!”
  “思绪千转万回,岂能轻易就可判定善恶?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但善恶本是同源,真的可以因为大师一言就可辩之?”
  叶宇的这番话说的是头头是道,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疯子,竟然对佛法颇有造诣。
  “这……我佛无私!”
  “大师此言又错了!”
  空寂禅师突然抬起微眯的双目,怔怔的向叶宇问道:“错在何处?”
  “佛本有私!”
  “哦?愿闻其详!”
  “请问大师,何为佛?”
  “觉即是佛!”空寂禅师这四个回答的极为精炼,但也直接道明的佛之本源。
  “佛是觉而不迷,凡夫是迷而不觉。所谓:“迷者众生”,“觉即是佛”。佛是有觉悟的人,人是没觉悟的佛。大师,于某这番理解是否有误?”
  空寂禅师听了叶宇的这番话,欣赏的点了点头:“小施主对佛法深有造诣,老衲眼拙了!”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再是讨论叶宇方才挟持之举的对与错,而是一场佛学之间的辩论。空寂禅师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劝言,竟然会卷入一场佛法的探究。
  他虽然非常的意外,但更多地则是一种欣喜。所谓话不说不明,理不辨不清,这经文学术也是如此。
  “那于某请问大师,佛既是觉而不迷之人,那么,人,岂会无私?”
  “佛源于本心,既然是觉而不迷之人,自会无私!”
  “哦?佛说众生平等,那为何以五谷杂狼这等有生之物,以助尔等僧人修行。这种舍弃卑微生命而成全尔等修成正果的行为,此番作为平等吗?无私么?”
  “这……”
  叶宇此言直接正中本心,僧人吃素不沾荤腥看似众生平等不添杀戒,但五谷杂粮青菜萝卜也是生命之源。
  这时一直作为旁听的完颜长乐,见叶宇辩才了得,于是不服气的插嘴道:“废话,僧人不食荤腥已经是苦不堪言,若是连五谷杂粮也不食用,岂不是活活饿死?”
  “呵呵,公主殿下说的极是,那僧人汲取万物生命,而去修行成就正果,这难道不自私么?这就是佛家讲究的众生平等?”
  “这……可是佛陀当年割肉喂鹰,足以彰显无私奉献……”
  完颜长乐虽然对佛法不甚精通,但是金国佛教鼎盛,在这种国度的熏陶之下也懂得不少典故。
  叶宇一听这佛陀割肉喂鹰的典故,随即便笑了:“那是佛陀欠那只鹰的!”
  “胡说八道!今日你若是说不出个道理来,本宫就将你以亵渎神灵定罪!”
  “于某所言自然有其道理,当年佛陀割肉喂鹰,的确是因亏欠所致!鹰以捕食田鼠而生,而田鼠又以偷食五谷而活,佛陀虽不食荤腥,但却食用五谷杂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