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按图索骥
宋喜娃见有人回答,而且十分响亮,也就不是那么害怕了,但是村中的人他都认识,却没哟偶听出是哪一位,不过仅靠这一个字已经能够辨别出是个村里人不假,于是他又问道:
“你是谁啊?”
张正国哪里人士西峪村的人,别说西峪村了,这么多年,他都没怎么回河东村,那里会记得什么熟人在西峪村。但是张正国极其聪明,自己已经这稚嫩的声音判断是眼前只不过是个孩子,既然不知道怎么回答,莫不如转移矛盾,于是用手示意其他人不准动和出声,自己却朝着就在院子边上的宋喜娃破口大骂道:
“小兔崽子,老子在这拉泡屎,你也得过来看看!”
张正国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他已经发现,这里是西峪村最西边了,再往西就是悬崖了,也是西峪村的最高处了,这个高度上只有宋喜娃这一家,旁边就是树林,他也闻到了里面的臊臭味,也就明白,这里肯定是村里人平时路过是解手的“公共厕所”了,所以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了。
果然宋喜娃听到这话,也就放下心来,原来是一个深更半夜出来解手的人,虽然没听出是谁的声音,但是村里人那么多,自己光凭借声音也想不起是谁,也就“哦”了一声转身回去了,走到门前,他还不忘了呵斥了几声那两条看家的狗儿,才开门回屋去了。
张正国真正舒了口气,心想好险,要是被这孩子发现,自己很容易弄巧成拙。其实对于宋喜娃,又何尝不是躲过一场大劫?如果他执意上前,发现对方是十几个人,不管能不能组织张正国逃跑,自己是肯定没命了,甚至还会打上屋里残废了双腿的宋勤生老人。
如此一来,双方皆大欢喜。宋喜娃回屋了,并且两条狗儿得了主人的命令,见到这十几个人也不再叫唤了,张正国也得以继续执行他出逃计划了。
张正国立即带着众人。走进跟这片“乌烟瘴气”,布满地雷的树林,然后找到了当年西峪村民在这里修筑的可以通过绳索下上的出口。
张正国立刻命令手下,拿出绳索,旁边的一名手下说道:“老板。要不要结果了这个娘们?”
此时苏小曼已经昏迷,被两名手下一起抬着,早就累的够呛,所以其中一人才跟张正国如此建议,但是张正国明白,苏小曼,死控制秦箫的砝码,他知道,秦箫已经在跟自己作对,手里有一个活着的苏小曼。就可以迷乱秦箫的心智,关键时刻也可以以此为要挟。于是张正国说道:
“你懂什么?别的不说,万一警察追来,我们也有个人质,可以以此来保护自己,要不他们直接把我们击毙了,到时候你就知道现在还是累着点好了。再者说,拿住这个女人,将来就不怕我们的打对头秦箫跟我们吆五喝六,我们就可以来以此要挟他了。”
众人一听张正国的话。也知道他聪明睿智,这么说必然有道理,于是也都劝听那两人留着苏小曼,另外几个人知道厉害。还主动来接替二人来抬苏小曼。
张正国名命人把绳索放下去,然后让一个人先下去探路,然后以晃动绳索位号,那个人便顺着绳索爬了下去,不一会儿张正国就感觉到了下面那人晃动绳子,于是嘱咐大家。小心一次两个人往下爬,然后让自己亲信的两个人来把苏小曼拴在中间,把她也驮了下去。
众人按照顺序,一对对地顺着绳索下的山崖,张正国在中间位置下来,他知道,一旦下面有变,自己也可以继续逃命,所以没有着急下去。
等所有的人都下去了,张正国对众人说道:“除了这个山谷,往北,我们就会掏出深山了,大家加加油,很快就会逃出去了。”
众人也是脸上现出难以形容的喜悦,张正国接着道:“谁还有谁,快给这个苏小曼喝两口,不能让她死了,我日后还有用处!”
于是大家打开小曼的头罩,然后拔出她的嘴塞,将水袋放到昏迷着的小曼的嘴边,小曼赶到了水袋中流出的清甜的水,于是立刻把嘴巴张开,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咕咚咕咚地喝了一阵,终于清醒了不少。
此时小曼在此情形,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但是她注意到,天色依旧漆黑,自己还是在张正国的手中,心中不禁一阵凄凉,她不知道秦箫还活着,在她的脑海里,既然自己在秦箫的家中遇袭,那么秦箫也必定是九死一生。
其实在她昨晚在深山中还听到张正国的手下说没有等到秦箫,自己虽然被捆得结结实实,而且不能说话,眼睛也被蒙住,但是心中还十分欣慰。可是后来他被押着来到了树林中躲藏,张正国竟然命令人将另一个人缴械带过来,而且说要看看是不是秦箫,当时她心中已经意识到不妙,但是却对情况毫不知情,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地方,苦于自己无法喊叫。【ㄨ】
之后她也没听到枪声,却也时候知道他们死了两个人,却不知道亲晓得安危,自己心中已然明白,张正国这么多人离开了,虽说死了俩人,也不至于被秦箫一个人吓跑,那么以一定石勤晓遇难了,他们才赶紧脱离现场的。想到这里,小曼心中无限悲痛,但是自己被罩住了脑袋,这些苦楚无法表现出来,因为心中一急,加上长时间跟着这些男人在山中跋涉,体力不支,最后终于昏迷不醒。
张正国知道苏小曼是个最后的保险,所也就命令两人抬着她,一直从西峪村后面爬下这山崖。
苏小曼醒后,想起了这一切,心中悲痛难以抑制,不禁哭泣了起来。张正国不知道苏小曼是因为自以为秦箫已经死了才哭,还以为苏小曼是害怕而哭呢,于是说道:
“苏小曼,不是我有一为难你,只是现在我实在需要你这个保险在我身边,所有委屈你一下了。”
苏小曼刚要说话,张正国却立刻命令手下把嘴堵上。以免惊动周围的什么人,于是指挥大家一起悄悄行进。
小曼此时也知道,张正国是要出逃,但是苦于自己被捆着。无法说话,但是悲伤之余,她也明白,自己是绝对活不了了,秦箫已经死了。她也不想活了,唯独担心的是父母只有他这么一个女儿,一定会很伤心,但是事已至此,哭泣也是没用的,只有将这帮人的行迹暴露才是办法,但是自己被困着,没有任何办法。
突然,苏小曼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自己虽然被反绑着,但是自己的双手却能在手腕处自由活动,她手晚上带着一串自己的母亲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一串串珠,而且珠子特别小,她戴在手腕上足足缠了三圈,何不八折个手链弄断,把珠子洒在地上,给其他人引路呢?
想到这里,黑夜中,小曼便开始了这个计划。他先将自己手腕上的串珠垂下来的一截用手指抓住,然后另一只手接住,使劲往外扯。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反复试了几次,自己的这串手链终于被扯断了。
瞬间,十几个珠子从串珠子的绳子的断处滑落,小曼顺势用双手借助这些珠子,不过还是有好多从指间滑落,掉在地上。不过这也正是她想要的,——也算是她做的第一个标记吧。
张正国带着众人,在这枯枝组成的树丛中,左劈右砍,继续前进,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山谷的出口,众人也都是欣喜若狂,张正国立刻让众人不要太激动,小心走位有埋伏,于是变向外走去。
此时,刘东升带着人已经快要到达这路口处,于是便穿过西峪村往里面走,准备到西峪村的村口看个究竟。他知道,他从山口出过来,要到前面堵住山谷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在西峪村这里截住张正国,可是到了西峪村村口,才发现,这里有人经过,知道张正国已经过去了,于是带着人急忙往前追去。
到了宋勤生的院子门口,那两只狗再次吠叫起来,心中不禁恼怒,此时宋喜娃又出来了,这次他更是胆怯,不敢进前,只在门口出喊道:
“谁啊?”
刘东升见有人出来,急忙喊道:“我是警察,小朋友,你过来,我问问你。”
宋喜娃见是警察,于是也就再次呵斥住着吠叫的两只狗儿,走到刘东升近前,果然发现他和周围的人都是穿着警服,于是说道:
“警察叔叔,你要问我什么啊?”
刘东升见宋喜娃人不大,但是很懂事,于是问道:“小朋友,我问你,今天夜里,这里有没有人从这儿经过啊?”
宋喜娃摇了摇头,说道:“好像没有……”
刘东升听发哦这话,不禁极其失落,但是也是窃喜,看来张正国并未从这里经过,也就是说他们还在山里。宋喜娃摸着脑袋,打了个哈欠,却又说道:
“可是早些时候,有人在这上过茅房。……”
刘东升听到这话,这一惊非同小可,于是立刻抓住宋喜娃的手说道:“那你快告诉叔叔,他们几个人?”
宋喜娃,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也不知道,应该是一个人吧,我只是在远处跟他说了几句,只有一个人回答而已,不过我也是听见这狗跟这次一样狂吠,才出来看个究竟的,我们家没有院墙,我很害怕有人来偷羊,就算是饿狼也是很让人担心的。”
刘东升接着问道:“那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宋喜娃答道:“也就一个小时之前吧,大半夜的,可能是村里不知道谁跑这来上厕所呗。”
刘东升知道一个小时前应该是两点多钟,怎么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出来上厕所,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于是说道:
“谢谢你了小朋友,快回去吧!天冷,别着凉了啊。”
宋喜娃见警察没再问什么,也就回屋继续睡觉去了。洛川却走过来,说道:
“刘东升,看来那人一定是张正国,这小孩应该是没有发现其他人,但是狗应该看见了,所以才会狂吠,要是只有一个人,是不会这么叫的。”
刘东升也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他立刻嘱咐大家,赶紧到崖边去看看,果然找到了张正国下来时留在崖边的绳子,几个人相视一眼,裂开开始沿着绳子下去,准备继续追击。
刘东升本校先先去,洛川却抢先一步,抓到了绳索,于是便第一个爬了下去,他的动作迅速,丝毫不减当年在部队时候的战斗素质,刘东升紧随其后,其他武警官兵也相继跟着爬了下去。
下去之后,刘东升命令所有人不准开灯,只能摸索前进,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里树枝虽说已经枯萎,但是却很明显被人揍很粗了一条小路,旁边的枯木树枝被砍得七零八落,刘东升和洛川对视了一眼,也就明白,张正国就是从这儿过去的,于是刘东升无线电通讯命令其他人员不要再进山谷,绕到以最快的速度堵住出口,自己则和洛川继续前行。
又行了一个多小时,此时,天色已经蒙蒙亮,刘东升沿着这被张正国走出的路径,往前追,他坚信,这道路张正国和他的手下因为要不断地砍伐树枝,来打开道路,所以一定走的慢,自己沿着这路走,反而会快很多,只要一直追下去,就一定能追上。于是他立刻命令加快步伐前进,冰妖不断保持警戒。
突然一个武警士兵发现了地上的几粒珠子,洛川也跟过来,仔细一看,立刻说道:
“东升,这是苏小曼的珠子!”
刘东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问道:“你说什么?苏小曼的珠子怎么会在这里?”
洛川看着刘东升,不敢继续往下说了,刘东升却怒道:“如果苏小曼在张正国的手里,那我们怎么向秦箫交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