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陆家音讯

  尽管心中大概明白了李易的意思,但顾雍作为一个小心谨慎的人,并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以一个比较恭顺的态度应道:“襄侯高瞻远瞩,忧百姓之所忧,雍虽然不才,却也知晓大义,但凡襄侯有所吩咐,绝不怠慢。”
  听到顾雍的奉承,李易笑了一下,然后说道:“吴郡这边还好,王太守为官多年,精明强干,有他在,我非常放心,豫章也可以,张辽虽然年轻,但勇武非常,如今更是打出了名声,等闲纵然有些坏心思,也不敢作乱,所以……”
  李易看着顾雍,问道:“我有意以顾兄为丹阳郡丞,待扬州事定之后,为我保地方安宁,不知顾兄觉得如何?”
  顾雍微微低着头,脑子里想法转的飞快,可短时间还是不太明白李易的用意。
  刚刚李易说出那番话的时候,顾雍就想到,李易应该是要他在丹阳,或者庐江担任职务的,而且很大可能会是个太守。
  顾雍如今虽然年轻了一些,但他不到二十岁就担任过县令,算是比较有经验的官员了,而且借着蔡邕的那一层关系,以及顾家本身在扬州的威望,李易将他提到太守也不是不可以。
  可顾雍却没想到,李易是让他做二把手,这就有些奇怪了。
  之前朝廷任命王朗为吴郡太守,很明显,朝廷已经开始试图掌握扬州这块肥肉了,按照常理来讲,李易对此肯定是不乐意的,而今李易将王朗拉拢了过来,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顾雍觉得自己若是做个郡丞,是代表李易的,将来朝廷的官员下来,又代表着朝廷,之后针锋相对基本是一定的,这岂不是自找麻烦?
  “顾兄觉得如何?”
  顾雍还在思考,却见李易再次发问,虽然依然想不明白,但还是答道:“多谢襄侯垂青,雍绝不辜负襄侯期望!”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顾雍心里是有些郁闷的,毕竟不清楚李易的意思,但他又实在没法子拒绝,最终也只能安慰自己,以李易的名声威望,应该不会下臭棋,也没有理由坑自己。
  见顾雍答应了下来,李易笑了笑,然后就等着顾雍问他为何如此安排,可等了一会,顾雍却是一声不吭,这让李易有些无语,不知道是该说顾雍太闷,还是夸他沉稳。
  最终,还是李易没忍住,主动说道:“顾兄既然应下,今后丹阳之事,我就可以放心了,不过,有一点,我需得提醒顾兄。”
  顾雍当即正色道:“还请襄侯示下。”
  “无需紧张。”
  李易摆摆手,说道:“蔡中郎之前在信中与我说,顾兄乃是太守之才,希望我可以对顾兄委以太守重任。”
  顾雍眨了眨眼睛,但没出声,继续等着李易的后话。
  李易又道:“对于蔡中郎的话,我自然是不敢有所怀疑的,可是,一郡太守,关系数十万百姓生计,此事干系太大,纵然我知道顾兄才干足够,却也不能贸然轻易任用,顾兄说是也不是?”
  顾雍谦虚道:“老师偏爱,顾雍惭愧,襄侯所言则是为官治民之道,雍佩服之至。”
  李易哈哈一笑,也没说顾雍拍马屁,继续说道:“所以,我思虑再三,决定先让顾兄屈就郡丞之职,然后以三年为限,三年后,丹阳百姓富足,地方安定,我便以太守之位相授,如何?”
  听到这里,顾雍眼中多了一抹了然之色,虽然还不能肯定,但已经了解到了李易的一些意思,躬身拜道:“雍不敢奢求太守之位,但襄侯有命,雍必然不让襄侯失望。”
  “好,顾兄快快请起。”
  李易将顾雍扶了起来,然后又说了一些地方上的事情,没过多久,顾雍便起身告辞了,而顾雍方一离开,王朗自屏风后走了出来,对着李易躬身一礼,李易请他坐下,见王朗一副欲言又止之色,道:“先生有话尽管直说。”
  王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问道:“主公与顾雍之间既有蔡中郎做保,为何不直接将之纳入麾下?”
  李易看了王朗一眼,倒是非常理解王朗为何会提出这个问题,毕竟王朗本人刚和李易见面,就被李易一通组合拳给打成了小弟,而顾雍这个明显关系更亲近的人,怎么看都不应该放过。
  李易没直接解释,而是反问道:“先生也说了,顾雍与我有些情谊,那么,先生以为,我纵然不将之招募麾下,顾雍就会与我背道而驰?”
  王朗一愣,旋即恍然,拱手笑道:“还是主公看的真切,朗眼光远远不及。”
  李易继续道:“而且,朝廷那边既然已经开始打扬州的算盘,我虽然是见招拆招,却也不愿太过被动,顾家乃是本地豪族,关系盘根错节,让他为丹阳郡丞,之后朝廷若派个庸人去丹阳,只能做个傀儡,要是来个能吏,二者必然相争,是与顾家争,也是与扬州世家相争,朝廷威望本就不足,如此一来,扬州心向朝廷之人怕是就更少了。”
  王朗再次做恍然大悟状,并赞道:“主公高明,实在是高明!”
  李易正要继续和王朗说话,徐庶自外面快步走了进来,行了一礼,说道:“主公,陆康家人有消息了。”
  “哦?”
  李易当即来了精神,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问道:“现在人在何处?”
  陆康之前虽然是在庐江那边的,可陆康的老家却是在吴县的,皖县城破,陆康身亡,虽然陆家人许多都被孙策给杀了,但李易下意识的认为陆逊不会这么稀里糊涂的死了,而且,陆康虽然是忠臣,也不至于拖着全家去死,应当提前有所安排,于是,李易在数日前便叫人在吴县寻找陆康儿子的踪迹,只是一直都没有收获,甚至李易一度以为陆康全家没了,不料忽然有了消息。
  见李易高兴,徐庶脸上也带着笑意,不过是摇了摇头,道:“主公,他们不在吴县,而是在江夏啊。”
  “江夏?”
  李易一时有些发愣,江夏……这地方跟陆康扯不上关系啊。
  徐庶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道:“这是刚刚收到的蒯太守传讯,主公请看。”
  当即,李易接过书信,打开看过之后,顿时了然。
  原来,陆康早在很久之前,便把一些族人安排出了皖县,这样就算将来出了什么意外,也不至于有灭族之祸。
  于是,在皖县城破之后,陆康的长子陆儁便带着一些提早出来的族人逃去了荆州,数日前到了西陵城,拜访了蒯良,蒯良知道李易对陆家很是关注,不敢小看此事,便快马通报给了李易,也就有了徐庶口中的消息。
  李易放下书信,神色玩味,他原本还一门心思在扬州找人呢,哪想到人家直接跑到荆州去了,这就很有意思了。
  原本历史中,陆康被孙策打败后,他的家人是如何安排的李易不清楚,但陆家人肯定没有逃去荆州,可现在出现了这样的变故,固然有荆州比较太平的缘故,但这一点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
  对于李易的野心,陆康是知道一些的,而陆康自己还是个大忠臣,可陆康还是让他的家人逃往荆州,这明显跟陆康原本的人设不服,那么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陆康的想法变了,或者,陆康自己虽然尽忠死节,可他却不愿意让陆家的儿女们继续走上他这一条看不到前途的老路。
  那么,看看这天下,除了河北袁绍,大概没有比李易更好的选择了。
  想到这里,李易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本以为就算找到陆家人,但想让他们为自己所用,还是要花费不少心思,如今却是的来全部废功夫,当真是再好不过。
  只是,这件事也给李易提了个醒,汉末各地战乱,无论是百姓,还是那些世家之人,许多都在不断的逃难,但因为有了李易的出现,并提前数年让扬州发生战乱,那么原本历史中许多本该逃往扬州的人,很可能会改变方向,他如果还按照原本记忆去找人,扑空也就算了,若是那些人就在眼皮底下却不知道,那才是真的可惜。
  趁着李易想事情功夫,王朗拿过书信看了看,当即眼前一亮,拱手道:“主公,陆家之人多半是要投奔主公啊。”
  李易收回思绪,笑道:“不是多半,而是一定!”
  王朗符合道:“主公所言极是,陆家忠烈,但朝廷举动实在让人心寒,纵然陆康忠义,但陆家其他人却不是,属下建议主公启用陆康长子陆儁,如此对今后安定扬州大有裨益,而且朝廷那边也无话可说。”
  “正合我意!”
  李易来回走了两步,对徐庶说道:“你这就为我代笔,任命陆儁为庐江太守,不过如今庐江被孙策占据,就让他先入豫章,暂时协助张辽,为今后庐江战事做准备。”
  徐庶在心中记下了李易的交代,然后问道:“主公,直接任命陆儁,是否有些……草率,或者先见他一见?”
  对于徐庶的质疑李易并不生气,反而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解释道:“陆儁跟顾雍不同,我看中的不是他的才学,而是陆家的名声,有他在,今后稳定庐江轻而易举,更何况他是陆康的儿子,还是长子,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所以,陆家人既然到了荆州,我再交谈试探,反而显得小气了,还不如干脆点,直接任命,想来陆家人只要不糊涂,就不会辜负我的信任。”
  “喏!”
  徐庶当即低头提笔,不再辩驳。
  李易思考了一阵,补充道:“莫要忘了,再上书一封,告知天子,不过天子那边的诏书就不用等了,还按照张辽那次的来。”
  “至于陆家的家眷,在襄阳寻个好些的宅子送给他们,等他们安顿妥当之后,可让其中适龄孩童到书院读书,再告诉郭嘉,让他安排人看着点,莫要让陆家的孩子出了闪失。”
  对于李易最后这句,徐庶虽然不甚明白,但想到李易是去过陆家的,便理所当然的认为李易看陆家哪个小辈顺眼,其他却是没有多想。
  ……
  在意外得知了陆家的事情,并做出安排后,李易在吴县基本就没事了,即便是整个吴郡,也只剩下严白虎和严舆两人需要李易来处理。
  于是,李易又在吴县修整三天,和当地的世家官员聚了几次之后,便留下王朗,然后亲率大军,向着由拳方向行去,准备一举将严家兄弟扫除,彻底安抚吴郡,顺便彰显自身武力,给个别有小心思的人一些警告。
  需要说明的,李易原本兵马是将近一万五千,但在进入吴县之后收编了原本守军,再加上当地世家的一些“表示”,李易的这支人马不减反增,纵然留下了一些人驻守吴县,但随着李易上路的,也有两万之数。
  李易带着大军磨刀霍霍,可是,在李易的大军快要到大由拳的时候,斥候来报,原本盘踞在当地的严白虎所部已经撤离,于是李易又向乌程进发,却是再次被告知,严白虎又跑了,而且这次更干脆,直接逃出了吴郡。
  对此李易军中许多人很是所望,原本还想着可以拿严家兄弟刷功劳,结果他们连刀都不动,直接跑,这对那些渴望战功的人来说,实在是大失所望。
  李易的心里也郁闷,不过他倒是理解严家兄弟的选择。
  这些地方豪强原本就跟盗匪差不多,乱糟糟的没什么大志气,只是刚好碰到乱世,可能稀里糊涂的就聚拢了一大帮子的人,绝对的乌合之众,这些家伙平时碰到软柿子自然是果断欺负,可当真碰到硬手,能拿出多少胆气就非常值得怀疑了。
  孙策平江东的时候,严白虎敢和孙策对着干,那是因为他对孙策了解有限,但李易的威势可是数倍于孙策,而且李易还没有任何招降的意思,如此情形之下,严白虎选择不战而逃,虽然有些怂,其实也算是明智之举了。
  李易在乌程停留了两日,安抚百姓,斥候也趁机获悉,严白虎似乎是往丹阳郡治宛陵去了,于是,李易与众人商议过后,大军便再度启程,决定去宛陵会一会袁胤。
  路途上,李易遇到了几座城池,城中官吏见到李易旗号,无一抵抗,纷纷开城投降,李易没有为难这些官吏,暂时也没有更换的意思,只是让他们安抚百姓,为大军提供一些粮草,然后其他一切照旧。
  当然,李易也给了他们警告,之前如何暂且不论,在扬州战事结束之前,他们如果不能约束百姓,发生民乱饥荒,莫说官帽子,脑袋都别想留了。
  就这样,李易大军一路顺利的开进了丹阳腹地,在快要到达宛陵的时候,见到了袁胤派来的使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