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6章 九爷和董鄂2(4千字)
年轻时总是分外有精力,两人斗智斗勇了数年,温柔从开始觉得总有机会能穿回现代,到后来发现这种连科学都未曾真正报道过的事情,实在太不可控。
她放弃了。
也彻底放松了下来。
环顾自己已经生活了几年的环境,似乎……也就这么接受了。
接受现实后,再接受他,就变得容易了很多。
似是在不知不觉间,她也就自然而然的妥协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都不知道。
她第一次没怼九爷,没跟他据理力争时,九爷还愣了下。
交锋多次后,他变得愈发敏感警惕了。
总觉得她肯定还有后招。
可是没有。
什么都没有。
她就那么淡淡的“嗯”了声,就随他了,而后便转身进屋了。
九爷惊诧不已。
这不正常!
太不正常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次三次后,九爷发现她是真不计较了,便也慢慢的放松了警惕。
虽然偶尔还很谨慎,但面对她的时候已经放松了不少,尤其少动了很多歪点子的脑筋。
再经过了若干次后……
九爷发现他家福晋似乎真正意义上过上了佛系生活。
不但对生活完全妥协了,对他似乎也是。
刚知道的那一瞬间,他是乐呵的。
有种“虽然莫名其妙,但老子终于胜了她”的兴奋!
可激动劲儿过去后,他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忧了。
因为她没以前有意思了。
以前他做出什么过分的事儿,她还会反击,会跳脚,他虽然总被虐,却乐趣多多。
尤其她最不济也会瞪他一眼。
那娇嗔的样子别提多可爱了。
可现在,她像是真对她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了。
他捉弄她,她也不过是面无表情的离开,多一个眼神都没有,完全毫无兴致的样子。
九爷皱眉。
他也觉得没劲了。
好无聊。
她怎么就突然变得没意思了呢?
她变得无趣,却搞得他很郁闷。
她如今的样子倒是和府中其他那些女人无异了,不,倒也不是完全不一样,她除了吃就是睡,绝不想其他女人那般对他各种小心思的往前凑。
可她哪怕只有吃和睡,也很吸引他。
她这种转变让他莫名的烦躁。
故此,他私下里查了她,可却一无所获。
探子汇报她只是比之前懒些罢了,并未发生任何事情。
府中妾室没去惹过她,她家中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儿,就连她那位青梅竹马,自她与他成婚后,便彻底的跟她切断了关系,再无联系。
甚至连书信都没有。
厉霆晔在军中谋事,却因为身世原因,不似一般武将那般大大咧咧,心思缜密,性格沉稳。
他从不给她书信,也定是知道他九爷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脾气。
他在保护她。
得到这样一个认知,九爷心中的燥火便更盛了。
他的妻子,何须一个外人来如此费心守护!?
他借着一股恼怒的冲劲儿,直接冲进了正院儿,闯入了她的房间,想要对她不轨。
既然已结为夫妻,他是想一直晾着他,让他吃素不成!?
还是因为她一直心心念念着厉霆晔,所以对他万分抗拒。
成婚几年,她思念成疾,本以为还有机会逃出他的府邸,却意识到改变不了这一切,所以才如此郁郁寡欢吗!?
九爷将所有的一切都连成了串儿,瞬间更加愤怒!
而今夜,她却不似往日那般对他那么妥协温柔了。
她竟直接一脚踹飞了他!
九爷扑上去正撕扯着她的衣服,盘扣刚被崩开,他的手指还未接触到她细白的皮肤,腹部便是重重一脚,人直接从床上滚了下去!
九爷惊愕,随即大怒!
凤眸却倏地比来之前要亮了几分。
那种想要征服猎物的兴致感又回来了!
九爷兴奋的想要再跟她闹,哪怕再被她踹一脚或者痛骂都好,可她却是真的懒得理他了。
还极不耐烦的闭眼冷声道:“要发l情滚去别人那儿发。”
黑夜中,他那张精致的脸瞬间阴鸷到了极点。
双拳紧握。
“董、鄂、温、柔!”
他咬牙怒喊。
可她却半分回应都没有。
“闭嘴。”
她似乎很烦他。
还是那种不加掩饰的烦。
“好吵。”
九爷怒了。
觉得今晚不上了她,他就不是爱新觉罗胤禟!
事实证明……
还好他没把这大话说出来,不然就丢大人了!
他媳妇儿明明天天除了吃就是睡,也没见她怎么锻炼过,怎么功夫反而见长了呢?
难道他媳妇儿是练武奇才!?
九爷诧异惊愕,却也只能捂着鼻子出去了。
好在不是打伤了他的脸,不然他明天破相去上朝更丢人。
那次他顶着俩黑眼圈去上朝就被老十和老十四放肆的嘲笑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
九爷决定等他养精蓄锐后,过几日再来战。
可这一等便是几个月以后的事儿了。
身为八爷党仅次于首脑的重要人物,他是八爷党的金库、钱袋子,朝廷上下打点,对外无论是卖官鬻爵还是其他……都少不了他。
他承认,为了把八哥推向那个位置,为了让八爷的名声在官员和百姓中都得到最高的评价……在这些背后,所有的坏事都由他来做。
为了大清国的将来,他愿意做这个恶人。
他做了不少有损道德的事情,更赚了不少黑心钱,可没办法,他要保证党内运营。
但他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不伤害百姓。
无论是做那些违背道德还是坑钱,他都只害那些贪官。
他很聪明,经商遍布全国,可即使是这样,也保证不了党内的正常开支。
因为那些官员都实在是太贪了,他永远喂不饱。
大清国早就腐败一片,无法挽回。
皇阿玛近些年使用仁策,却没料到助长了那些贪官的歪风邪气,更是害了百姓。
他深深的体会到,皇阿玛老了,他监管不力、使用仁策,也是因为……他多半已经力不从心了。
所以他希望八哥能早些继位,彻底改变大清国的现状。
八哥是个亲民、有才且精明圆滑的人。
他相信他一定能创造出最美好的明天。
……
康熙四十七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皇阿玛以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
在这之后,众多皇子都开始更加活跃起来,甚至是不加掩饰对皇位的觊觎。
九子夺嫡很快进入白热化阶段。
这段时间,他是兴奋的,甚至是激动的!
他谋划了那么久的事情,终于要成了!
可偏偏却又蠢货出来专门捣乱。
大哥胤禔是庶长子,一向不被皇阿玛喜欢,自知无望,便向皇阿玛提议立八贝勒胤禩为储君,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胤禩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这让皇阿玛极为寒心,更是严加训斥,同时对也对八贝勒胤禩开始严加提防。
他很愤怒。
眼瞧着离成功就差那么两三步了,却因为大哥此举,一退千里!
他真不知道大哥是故意的还是真没脑子!
这时候,更加雪上加霜的事儿又来了。
三哥胤祉从小就与太子亲近,于是便揭发大哥搞魇镇加害太子,皇阿玛一怒之下,将大阿哥囚禁。
可八哥重情义,因小时候被大哥的母妃惠妃娘娘抚养过,故两人感情较好,大哥被关,他求了情。
皇阿玛更认定两人有所勾结,厌恶至极,便也将他关押了!
——
良妃能在康熙三十九年得到封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儿子胤禩当时正受宠(所有受封贝勒的皇子中最年轻的),连带着自己沾了光。相比之下,七阿哥的生母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得到成嫔的封号(因为七阿哥天生残疾,很不受康熙待见),可见康熙的薄情寡义之甚。后来,胤禩因争夺储位得罪父皇,立马被骂“辛者库贱妇”所出,狼狈不堪。可见康熙对良妃的反感。
康熙五十年,良妃染病,不肯就医服药,同年病亡。
雍正皇帝辑录的《康熙谕旨》中有下面一段记载:“允禩母妃病笃时,遗允禩之言曰:尔皇父以我出自微贱,常指我以责汝,我惟愿我身何以得死,我在一日为汝一日之累。因而不肯服药。”可见良妃之死,和康熙骂其为辛者库贱妇,大有关联,她不愿意连累儿子而情愿选择这种类似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老爷子活着时共抱上94人(至于被康熙亲自带到身边养的,我知道的有弘晰、弘明、弘历),分别为:胤禔前12个儿子、胤礽前11个儿子、胤祉前11个儿子、胤禛前8个儿子、胤祺的7个儿子、胤佑的7个儿子、胤禩的1个儿子、胤禟的8个儿子、胤礻我的6个儿子、胤祹前3个儿子、胤祥前7个儿子、胤祯的4个儿子、胤禑前2个儿子、胤禄前6个儿子、胤礼前1个儿子。剩下的,很不幸,在他们还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祖父一面时,他们亲爱的祖父就已经驾鹤西去了~~~
详细:
胤禔十五子:弘昱、弘方、弘韦、弘曜、弘晗、弘勺、弘晌、弘同、弘明、弘屯(其中五子、八子、九子、十子、十一子早殇,未有名)
胤礽十二子:弘晰、弘晋、弘燕、弘晁、弘遥、弘为、弘丙、弘皖(其中长子、四子、五子、八子早殇,未有名)
胤祉十二子:弘晴、弘晟、弘曦、弘景、弘暹、弘晃、弘易、弘瞩(其中次子、四子、五子、九子早殇,未有名)
原来是六部:礼、户、吏、兵、刑、工当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895年后清政府为了迎合帝国主义的侵略又加了一个:外交部,主管涉外事宜,权在六部之上,原来六部的职能如下:
1.礼部主管文化、教育、科举、典礼等2.户部主管财政、户籍、人口等
3.吏部主管人事、官员稽核、任免等4.兵部主管军事国防
5.刑部主管司法6.工部主管工程建设、水利、建筑等
吾等衣华夏服章,法始祖规制,以祀昊天。祈国家昌盛,万民安康,社会和谐,天下大同。望我华夏数千载之人文荣光,扬於万邦。
冬至是太阳抵达南回归线的一天,这天的昼最短、夜最长。自夏代开始,人们即将冬至视为节气的起点。
因为冬至与夏至是制定历法的关键,历法准确,则可证明皇帝掌握天命,具有顺天应人的资格,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冬至。
“冬至”最初并非节日,只作为正月。3000年前,周公以“土圭法”测得“洛邑”(今洛阳市)是天下的中心,令洛阳成为日后十三朝古都。后来他又用此法测得“日影”最长和最短的日子,即现在的冬至日和夏至日,并将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
圣祖玄烨系:
镶蓝旗:允禔、允礽、允祉、允禵、允禧;
镶白旗:允祺、允佑、允祹、允祁;
正蓝旗:允禩、允禟、允祥、允祎、允祜;
正红旗:允礻我、允禑、允礼。
清朝的皇帝不属于任何旗,皇帝亲领上三旗,也就是说他是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的旗主。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也就是上三旗中,正黄旗属于皇帝、镶黄旗属于太子、正白旗属于太后。
但是不管是那种说法,皇帝都不属于任何旗,只能说哪些旗属于皇帝。
皇帝如果不是幼年登基,或是很早就被封为太子,那么在他当皇子的时候是被划分了旗籍的(也就是成年分府时)。比如雍正皇帝在做皇子时就是镶白旗的,但他在即位后就不再属于这一旗了。
而且从康熙开始,无论是给他的兄弟还是儿子划分旗籍,都没有任何一个是属于上三旗的,康熙之后没有任何一个近支宗室是正黄旗。
楼上说的那些只能说正黄旗里有那些姓氏,但不是说姓那些姓的都是正黄旗。绝大多数的姓都是分散在各旗的,从姓氏是看不出旗属的,最多是某姓在某旗中分布的多少有区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