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利王庭开发

  “臣准备在扬州、襄州和洛阳各建设一家化工厂,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可是臣的资金不足,想求皇上出些钱,跟臣一起出资建设。”李孝恭说道。
  李世民一听,知道是人家变着法子来给自己送礼来了。他哈哈大笑,说道:“孝恭啊,你呀,也学得这么客气了。说吧,多少钱?”
  李孝恭说道:“这次这三家工厂,臣计划由您和臣、以及梁王和侯君集四人出资,股份四家各占两成半,您看如何?”
  李世民问道:“我一年能够分得多少利润?”
  李孝恭说出了一个数字。
  李世民眼睛睁的老大,吃惊地说道:“这么多啊!”
  李孝恭点点头说道:“这只是刚刚开始。梁王说了,今后,化工厂将会陆续开发出洗衣粉、洗发水、洗面奶、食物洗涤剂等等系列产品,产值的空间大着呢。”
  李世民眼睛转了几下,笑着说道:“那个孝恭,你看看这样行不行?你现在资金困难,我就多出一点,股份也多一点,行不行啊?”
  李孝恭了解这位大唐皇帝,可不是一位会客气的主儿。他赶紧摇头说道:“这个就不用,臣等省吃俭用,能够凑上这些资金,就按照刚才说好了的,四家平均出资就行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说道:“行了,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就这么办吧。”
  李孝恭松了一口气,又和他闲聊了几句,就告辞走了。
  李孝恭心情很好,这下子,就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大发其财了。他派人把消息告诉了侯君集,侯君集也是满心欢喜。
  李旦一直保持和李愔的联系,长安城的消息他不仅定期向李愔通报,如果有重要的事情,他也会以第一时间向李愔通报。
  这天,李愔等人经过了长途行军,终于来到了突利部的王庭。
  阿史那晴听说李愔来了,赶紧打扮了一番,就迎接了出来。
  看到梁王李愔,她心中惊喜,又有点发酸,看到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她也有些心疼。带着各种复杂的心情,她平静地说道:“殿下,你来了。”
  李愔笑道:“我说过,处理完铁勒部的事情,就会马上赶来的。”
  阿史那晴心道:“着还叫马上赶来,这一去都快两个月了。”她想撒娇嗔怪,可惜,两个人的感情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于是她平静地说道:“谢谢殿下了。”
  李愔其实是挺喜欢这位突利部公主的。阿史那晴这妮子既有李凝儿的机灵百变,又有契苾乌云的端庄大气,相貌也是上上之选。不过,他年纪还小,对女人,没有太大的兴趣,现在还没有怎么着呢,就已经有了三个订了亲的女人了。
  于是两个人客客气气地像朋友一样,很随便地闲谈着。
  当天晚上,突利部汗帐。
  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设宴款待了梁王李愔和随行而来的大都督李绩等人。
  李愔在席间把铁勒部的情况介绍了一下,把他和铁勒部签署的补充协议交给了突利部的贵族们传看,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接着,李绩谈起了西突厥参与草原上的事情的经过,提到了自己在前往铁勒部的过程中,曾经在突利部的领地上,遭受过薛延陀残部的袭击,以及西突厥人在铁勒部制造的事端。提醒他们保持对西突厥人的警惕。
  李绩的话,也有暗中威胁突利部不要参与西突厥与大唐的对立的意思。
  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原本就对大唐有好感,现在草原上的形势,已经再也没有和大唐分庭抗礼的实力了。他现在是一心配合大唐朝廷的。他当即向大唐草原宣抚使李愔和大都督李绩表明了拥护大唐的态度。
  从第二天开始,在阿史那晴的陪同下,李愔视察了突利部王庭的周边环境。
  上次来突利部的王庭,李愔只是匆匆路过,这次他才对这里的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不得不说,突利人很有眼光,这里真是一块理想的栖息之地。
  这里在汉朝属于五原郡,后来落到了少数民族手中,延宕至今。这里就是现在巴彦淖尔所在地。
  “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位于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上,东接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交通便利,通讯便捷,气候干燥,气温偏低,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中国恐龙的故乡,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热土”。
  这里水资源丰富,巴彦淖尔市水资源丰富,黄河自东向西横贯全区,流经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前旗,境内全长345千米境内湖泊资源较为丰富,有大小湖泊300多个,面积约47千公顷,多数分布于河套灌区,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就有10个,其中位于后套平原东端的乌梁素海面积3万公顷,平均水深0.7米,最大深度2.5米,蓄水量20993万立方米。以盛产黄河鲤鱼和芦苇著称。
  农业生产上适合小麦、玉米、油葵、食葵、甜菜、番茄、西瓜等。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俗称乌拉特草原,盛产牛、羊、骆驼及肉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特产品。
  矿产资源丰富。巴彦淖尔市处于全国著名的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开采。已发展煤、铜、硫、铁、铅、锌、金、银、稀土、石墨、石灰石、硅石等矿产68种。
  这么好的条件,养活上百万人都不成问题,现在只是用来放牧,真是有点可惜了。
  李愔用了几天时间,从百度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觉得应该在这里进行开发,建立一个北方综合开发的试点地区。他这样做,还有一个想法。
  李愔太年轻了,他整天混在长安,除了在研究所能够干点正事以外,大量的精力都是在掺和在朝廷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上,纯粹是瞎扯淡。不如在外面干点事情,心情舒畅。
  于是,他写了奏章,建议在这个地区设立州县,暂时由他管理,进行开发。
  奏章写得很长,足足有20多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