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是忠是奸?

  一个官场人精的“职业素养”是什么样的?
  祖珽用事实,向李笠展示出来:红珊瑚树前的对话,过去不过五日,一份带着厚厚“附件”的奏章,就出现在李笠的案头。
  这份奏章,说的是漕运和海运各自的利弊。
  并将漕运、海运比作左右腿,提出建议,建议朝廷该如何用这两条“腿”来个健步如飞。
  开篇,祖珽先说漕运,毕竟漕运是千百年来,历代朝廷必然重视的运输方式,由此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
  所谓“数据”,指的是漕运的人力、物力成本,以及损耗和维护成本。
  祖珽以目前国内几条主要人工运渎的“实际运营情况”,对漕运的利弊进行分析。
  一,长江以北运渎,冬季受河面结冰、水位下降的影响,漕运一般是中断的,除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破冰、拉纤。
  二,运渎漕运的繁荣,对于运渎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漕运并不仅仅是一种运输方式,也是带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随着时间的推移,靠着漕运吃饭的人口必然快速膨胀,而运渎河道淤积、通航能力受限也是必然的。
  所以为了维持漕运的通畅,朝廷将来每年投入到运渎定期清淤、维护的费用会很高。
  而漕运利益群体形成之后必然尾大不掉,到时候朝廷若再想有大的变动,恐怕会投鼠忌器,很难“除旧迎新”。
  什么是“再想有大的变动”?
  即用海运部分取代漕运。
  于是,祖珽引出第二个内容:海运的优势。
  漕运和海运同属航运,运输工具均为船,只不过水域不同:漕运是在内河(包括湖泊)进行,海运则是在大海(沿海、深海)进行。
  按照现有海运资料,可知当顺风时,从辽西起航的船只,抵达数千里之外岭表交、广,耗时不过一个月。
  从北到南是这样,从南往北亦是如此。
  若辽西的货物走陆路(含内河航道)去岭表广州番禺,耗时多久?
  至少半年,更别说运输成本有多高。
  当然,海运的风险要比内陆运输高很多,但从整体而言,海运的效率和运输成本,在大宗货物长途运输这一方面,优势很大。
  但光有优势还不行,无论是漕运还是海运,其根本还是在于货物、人员的运输,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向要地运送大量的物资和人员。
  那么,当朝廷“还都洛阳”之后,京城每年需要的物资,是漕运能解决,还是海运能解决?
  答案很清楚:只有漕运能解决。
  洛阳的位置,为天下(中原视角)中心,如同一个圆的圆心,而大海,在这个圆的边缘。
  海运再好,也无用武之地,只有漕运才能确保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洛阳。
  若只是为了解决将来定都洛阳之后,物资的输送问题,漕运便能解决。
  可是,要想稳住塞外辽西、岭表交州局势,非海运不能胜任。
  这里,论述出现了转折,从天下统一之后定都洛阳、洛阳的物资保障,放眼四方,从边地形势论述海运的必要性。
  即把目光从圆心,放到圆的边缘。
  对于中原朝廷来说,边地威胁,主要来自西北草原方向。
  但是,南方,交州如今面临着林邑国的不断侵扰,且本地豪强多有小动作。
  交州地区三十多年前爆发过豪强叛乱,虽然平定,但当地豪强依旧蠢蠢欲动,勾结南方那占据日南故地的林邑国,频繁闹事。
  交州驻军对内要防豪强作乱、对外要防林邑入寇,力有未逮,需要外援。
  外援只能来自广州,而广州地区为群僚环绕,稍有差池,同样会遍地烽火。
  显而易见,要想稳住岭表交州、震慑当地豪族,必先稳住岭表广州,而加强中原和广州的联系,走陆路不如走海路。
  只要广州不乱,交州就乱不成,可要想广州不乱,中原就必须长期向广州乃至岭表地区输入人口。
  当岭表地区的中原移民越来越多,当地土著才会老实。
  岭表广州稳了,交州的地头蛇才会老实。
  同理,朝廷将来要草原地区平靖,不再有什么霸主时刻威胁边地,就得把草原分为东西,各自击破,分别控制或者施加影响。
  东部草原的安定,和辽西地区是否稳定有很大关系,而辽西是否稳定,又取决于辽东是否安宁。
  如今辽东地区为高句丽侵占,要想解决辽东问题,就得解决高句丽,至少要将其打服,否则边患不断,为此消耗的钱粮会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
  祖珽认为,幽燕驻军虽然可以支援辽西,但驻军即便屯田,也只能保证自己防区的需求。
  若要支援塞外辽西驻军,乃至对辽东用兵,根本就不行,所以将来朝廷经略辽东,需要从外地调集大量物资。
  于是,海运派上用场了。
  哪怕辽西沿海地区到了冬天会结冰,航运必然中断,但秋天时,海运的巨大运输能力,依旧能够赶在冰封之前,将东南地区、江南地区的粮食快速运到辽西。
  到了开战时,海运更加重要。
  以地理而言,中原军队要出征辽东,一般是走陆路出幽燕,过辽西营州,跨越辽泽,才能抵达辽东。
  可沿途多为崇山峻岭,亦或是荒无人烟的水泽,对于后勤运输十分不利。
  且辽东、辽西地区苦寒,天冷得早,开春又晚,一年之中,适合行军打仗的时间,也就半年多一点。
  而根据有司探得情报,高句丽在辽东各据点多为山城,官军不断攻坚,需要较长时间。
  一旦战事进行到一半,寒冬降临,就只能被迫撤军,前功尽弃。
  要解决辽东问题,必然要将高句丽打得不死也残。
  但从辽东向东走陆路,都是崇山峻岭,大量高句丽山城分布其间,官军一个个拔据点,消耗必然巨大,又耗时间。
  这样的战争消耗,朝廷承担得起么?
  可如果换个思路,走海路运兵、运粮,问题迎刃而解。
  辽东和青莱地区,不过数百里海陆距离间隔,而从青莱出发的舟师,横跨大海东进,不过数百里距离,就能进入高句丽本土的平原地区。
  直扑其国都。
  汉时,汉军就向东跨海远征,截弯取直,这可是现成的例子。
  无论是跨海远征高句丽,还是跨海征伐林邑国、平定交州土豪的叛乱,强大的海运力量是关键。
  所以,祖珽认为朝廷大力发展海运,对于稳定边防,具有重大的意义。
  李笠看到这里,不由得拍案叫绝:通篇下来,祖珽没有一个字提到大兴海贸,只说海运对于保证边疆稳定的重要性。
  而大兴海运,其实就是大兴海贸。
  不然规模庞大的海船以及大量水手、船员哪来的?
  这样规模的海运船队,平日里必然是以参与海贸的方式活跃在各个海域,而不是朝廷有需要时,临时拼凑出来。
  祖珽只字不提贸易,却用别人无法辩驳的“政治正确”,用主张办海运的方式,间接引出大兴海贸利国利民的观点。
  如此一来,那些拘泥于农耕传统、对海贸怎么看都不顺眼的“有识之士”,想反驳都找不出借口。
  因为他们不能否认收复辽东、稳定辽西的重要性,也不能否认稳住岭表交广、收复日南郡故地(如今为林邑国所占)的必要性。
  辽东郡、日南郡,都是汉时国土,大一统的王朝不收复故土,所谓“中原正朔”,从何说起?
  祖珽用这种方式,明面上建议大兴海运,实际上是方便皇帝顺水推舟大兴海贸,真不愧为官场老油条...人精。
  人精知道皇帝想要什么,知道皇帝需要一张“嘴”,把皇帝所想以建议(上书、上奏章)的方式说出来。
  也知道自己当传话者时,要有“觉悟”,不能给皇帝招惹麻烦,或者招惹麻烦之后,得自己扛下来,于是精心设计出了一个“剧本”,为皇帝排忧解难...
  这种人精,是忠是奸?
  李笠放下奏章,缓缓喝茶。
  楚王好细腰,宫中饿死人,像祖珽这种道德底线极低但才华特别横溢的人精,是忠是奸,完全看其效命的主君是好是坏。
  李笠自己,想要大兴海贸,以此利国利民,人精祖珽就会化身肱股之臣,积极出谋划策;
  李笠觉得自己若是荒淫昏君,成日里想着把别家美妇弄上床,祖珽肯定积极奔走、牵线搭桥,让美妇乖乖就范。
  这样的“人精”,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的话....
  李笠放下茶杯,叹了口气。
  官场人精那么多,祖珽只是其中一个,想要每一代皇帝都能在和人精们的勾心斗角中获胜,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分化官僚群体、让其相互掣肘,那些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新君,哪里坐得稳江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