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疯狂的刺激

  不断恶化的局势,将不列颠逼到了悬崖边上。就像是飞渡的羚羊,越过去了海阔天空,越不过去就粉身碎骨。
  尽管欧洲世界反战的舆论风波尚未平息,可是这也不影响各国政府站队。
  在神圣罗马帝国和不列颠之间二选一,支持神罗没有任何毛病。就算是来一次全民公投,最后的结局也不会改变。
  反正现在只是支持,又不是立即亲自出兵参战。战争还没有爆发呢,各国政府还有时间引导舆论。
  要做到这一点也很简单,翻翻历史书就行了,里面有得是揍英国人的理由。
  何况,就算是战争爆发,各国也就跟着打打酱油,不需要大家去爆肝。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要对付不列颠,维也纳政府就算是要找炮灰,也不是一般国家有资格参与的。
  陆战除了俄国人可以参与外,其它国家纵使想要参与,维也纳政府都会嫌他们碍事。
  海战更不用说了,神罗海军要是打不赢,加上各国的舰队还是打不赢。
  无畏舰时代的降临,已经彻底拉开了海军强国之间的段位。几千吨铁甲舰参与进去,除了给敌人增加战绩外,并没有实际意义。
  纵使要拼数量,起码也要一万多吨战列舰,参与进去才有意义。
  尤其是各国海军还分布在不同区域,除了沿地中海国家外,其他国家的舰队一时半会儿根本就集结不起来。
  何况英国人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给反英同盟集结人马的时间。遥想当年,皇家海军就是靠蚁多咬死象击败无敌舰队的,不可能不吸取经验教训。
  当然了,各国海军就算是不集结,对英国人也是一种威胁。
  幸好反英同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要不然纵使皇家海军再厉害,现在也要疲于奔命。
  各国真正能够参与的,大概就是象征式派出几架飞机,参与对英作战。
  要不然就是运气不好,本土、殖民地沦为战场,被迫应战;或者是战争后期,对英伦三岛实施登陆作战,可以凑上去痛打落水狗。
  事实上,各国参与反英同盟的最大意义并不在军事上,反而是在政治、经济上的贡献更大。
  联盟建立后,不列颠要面对的就是整个欧洲大陆。双方的经济、工业实力差距,直接被拉开了四五倍。
  别的不说,光看军舰制造就很明显。只要维也纳政府给予一定技术支持,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国的船厂也是能够建造超级战列舰的。
  老牌海军帝国再怎么没落,烂船也要三斤钉。起码国内的造船工业体系,还是保留了下来,人才储备也有一些。
  这些都是资源,无非是整合利用起来有些麻烦。不过这都是小问题,只要利益谈妥了,就没有搞不定的。
  事实上,维也纳政府已经开始做了。什么技术扩散不扩散的,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击败了皇家海军,就算是造舰技术烂大街也无妨。反正海军不光拼技术,更要拼财力。
  比如说,维也纳政府的好盟友俄罗斯帝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神罗引进技术的事情,他们也干过不只一次两次了,最终不是被国内的官僚们给坑了,就是被糟糕的政府财政给拖累了。
  其它国家也好不了多少,纵使身家富裕的,可是因为体量的缘故,能够投入到军备中的资金也有非常限。
  何况真以为发展海军,光有钱、有技术就完了?若是如此简单,后世的中东还不是海军强国扎堆。
  或许海军的前半场真可以这么干,但是到了后半场各种考验就来了。没有配套的工业体系,纵使是老牌海军强国也只能黯然泪下。
  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把英国人都整懵圈了,民间就更反应不过来了。
  普通民众跟不上节奏,专家学者们同样也是一脑雾水,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胳膊拗不过大腿,下场站队大家能够理解。可是这么快、这么整齐的站队,就有些令人反应不过来了。
  “有预谋的勾结”?
  这个说法拿去糊弄普通民众还差不多,稍微懂点儿政治的都知道,同时协调十几个国家不走漏风声几乎是不可能。
  没别的原因,各国政府中有亲神罗派,同样也有亲英派。
  即便是独裁国家,遇到站队这么大的事情,也是需要拿出来讨论的。
  就算是小范围讨论,每个国家十几个人参与,知情者也有好几百。
  甭管什么秘密,只要知道的人多了,那就不是秘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能指望所有知情者都守口如瓶,尤其是牵扯到了利益之后。
  这么多知情者,总有几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提前知道消息,可是一个大商机。
  无论是事先囤积、炒作物价,还是购买或者是甩卖受战争影响的资产,期货市场和股市都会提前出现预兆。
  但凡是任何地方的动静大了,那都是破绽,自然会引起英国人的警惕。
  究竟是如何操作,才能在不留下任何疏漏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欧陆各国之间的串联,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
  外界的猜疑,自然不会有答案。因为根本就没有答案,至始至终都没有提前勾搭串联这一回事。
  “中立运动”虽然是荷兰人率先喊出来的,可是将这项运动推向高潮的却是维也纳政府。
  如果没有维也纳政府的示意,比利时、撒丁、卢卡……这些豆丁小国,凭什么敢参与进去?
  莫说是外界了,就连很多当事人,接到示意之后都很懵逼。
  尽管不知道老大的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但是吩咐的事情,还是要完成的。
  理由都是现成的,无论是为了国家利益,还是为了个人政治利益大家都有充分的理由反战。
  亲奥派变成反战派,自然引起了英国人的注意,甚至某些家伙还将消息捅给了英国人。
  英国政府的视线确实吸引了过来,怎奈他们实在是看不懂。维也纳政府类似的操作,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几十年的旧案,到了现在都还有没有分析出来动机的,甚至有人怀疑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动机,完全是维也纳政府脑子突然进水了。
  这个解释最为合理,因为各国政府都有脑子进水的时候。英国政府本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每隔几届都会有奇葩政府出现,尽搞一些让人看不懂的迷之操作。
  维也纳政府为中立运动推波助澜,落在英国官僚眼中,这就是国内反对派在搞事情,企图阻止这场战争。
  这是亲身经历,每次不列颠想要对外发起战争的时候,都有一堆反战派搞事情,区别只是在于折腾出来的动静大小。
  英国人可以不重视,但作为当事人的欧洲各国政府却不能不重视。亲身参与了“中立运动”,大家才深刻认识到这玩意儿有多不靠谱。
  甭管大家口号喊得有多响,一旦涉及到了具体事物,马上就坏事了。
  说好的缔结“中立同盟”,共同承担来自两大霸主的压力,结果到了最后时刻愿意领头的国家都找不到。
  原本大家寄予厚望的俄罗斯帝国,结果沙皇政府表示:“我们有《俄奥同盟》。中立同盟中大部分的条款,都和俄奥同盟的内容相抵触,不能参与缔约。”
  如果这还不能让大家清醒的话,那么接下来各国的表现,那就真让人绝望了。
  在继俄罗斯帝国之后,有资格组织大家缔结“中立同盟”的就是西班牙了。
  可惜西班牙政府同样也是滑头,搬出了古老中的《奥西港口协定》。
  具体内容没有对外公开,让大家参考菲律宾战争中维也纳政府的表现,反正发起中立运动可以,甚至还能帮忙提供开会场地,但是主导缔结盟约不行。
  有份量的大国,都因为自身有能约,无法组织缔约,那么就只能小国上了。
  本着试一试的想法,大家又推出了荷兰。虽然自身实力不济,但是作为中立运动的发起者,由他们组织也说得过去。
  很遗憾,荷兰政府同样不傻。西班牙和俄国两个大国都不愿意当出头鸟,他们这个小国,有什么资格带这个头?
  真以为带头大哥好当,这玩意儿可是要拉仇恨的,事后肯定要遭到神圣罗马帝国的报复。
  就如同十八路诸侯讨董,袁绍成为了盟主,牛逼哄哄的袁家就先被拿出来祭了旗。
  意识到了中立不靠谱,那就只能下场站队了。反正都是要站队,为什么不把自己卖出一个好价钱?
  现在谈条件没有意义,承诺再多也是空头支票,最终能不能兑现,能够兑现多少还是要看维也纳政府。
  根据反法战争的经验,大家都明白维也纳政府分赃规矩。总结起来就是:贡献多得多拿,先站队的多拿。
  当然,站队归站队,大家还是要考虑英国人的反应。皇家还是很牛逼的,没有人敢保证这次一定能够将不列颠拉下马。
  在这种背景下,第一个站队的肯定是最遭记恨的,未来肯定要承受最猛烈的报复。
  纵使有神圣罗马帝国兜着,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能力承受反噬。
  好在,皮厚耐操的俄国人不怕英国人报复,沙皇政府率先跳出来站队,帮大家解决了这个烦恼。
  第一个各国不敢抢,第二就是大家一起抢。各国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的站队,无意中又造就了一个世界未解之谜。
  解释是不可能解释的,被误会就误会好了。让英国人就在郁闷中跌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没准过上几十年,这还会成为佐证他弗朗茨大帝“天选之子”、“天命所归”、“上帝选择”……的有力证据。
  事实上,类似的说法早就有提出了。尤其宗教届人士,早早就认定了弗朗茨是“上帝眷顾的人”。
  理由非常简单,从异教徒手中收复了圣地,受到了上帝的眷顾。
  神圣罗马帝国能够复兴,也被他们解读为上帝眷顾的结果。包括法兰西的没落,宗教届人士也给出了有力解释:勾结异教徒,受到了上帝的惩罚。
  如果这套理论应验的话,接下来就该轮到不列颠倒霉了。不过反过来想,不列颠一旦衰落,又再次印证了这套理论。
  如果英国人抗住这次冲击,估摸着他们又要说这是上帝的一次考验。只要能够坚定信仰,下一次一定能够胜利。
  没有毛病,纵使大英帝国的底蕴再怎么厚实,也改变不了现在掉队的本质。
  能够撑过一次挑战,就已经非常牛逼了;再来第二次,不列颠肯定是承受不起。
  不得不承认,神棍还是有水平的。甭管局势怎么发展,他们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
  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望着窗外飘零的雪花,弗朗茨背对着儿子问道:“英国人还没有宣战么?”
  虽然战争爆发的越晚,对神圣罗马帝国越有利。但是反英同盟都快要集结完成了,英国人这个大反派还是迟迟不肯登场,这让人情何以堪。
  若不是为了将引发战争的责任甩锅给英国人,弗朗茨都想要抢先对英国人宣战,省得等起来心慌。
  “还没有。”
  从腓特烈无奈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这已经不是弗朗茨第一次问了。或许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弗朗茨的性子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
  停顿了一下之后,腓特烈又继续解释道:“根据我们收到的情报,英国议会还在吵吵吵。
  在昨天上午的会议中,甚至还因为两名议员争执升级演变成为了一次大群架,共计有三名议员因伤势过重住院。
  据说闻讯感到现场的爱德华七世,还在议会上大发雷霆,并且警告道如果再次出现打架斗殴事件,就剥夺议员身份。
  估摸着是被欧洲各国的反应给吓着了,英国主战派的声势,最近下降了不少。”
  不同于后世议员敢抢女王权杖,这年头的英国国王还是有实权的。罢免议员后世国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这年头都有可能发生。
  当然,也仅仅只是可能。真要这么干,估摸着就要被议会针对了。
  主要还是不列颠对议员们行为限制的法律条款太少,按照正常的规章制度,很难对他们进行形成约束。
  没有办法,法律都要人家批准,才能够通过。规范、限制自己行为的法令,自然不可能被通过了。
  相比之下,神圣罗马帝国就要好很多。弗朗茨早早采取了行动,限制议员行为的法令一大堆。
  就连相关法令的修订和废除,议员们也必须要避嫌,根本就没有参与权。
  要是发生在神罗,这些参与打架的议员,现在不光是丧失了议员身份,还要到监狱中反省。
  故意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扰乱议会秩序,可不在法律豁免的范畴之内。
  不过这些小问题,现在不属于弗朗茨的重点关注范围,引起他重视的还是英国主战派声势降低。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可不是什么软脚虾。和欧洲大陆对抗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因为“被吓着了”就收手,明显没有说服力。
  尽管神圣罗马帝国正规军没有动,但是非洲战场上确实已经打了起来。
  “民间武装冲突”,这话也就维也纳政府敢说。
  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参与人员的军事素质,以及冲突规模,都不是“民间武装冲突”应该有的。
  何况,这还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到冲突的人数还在与日俱增。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只见弗朗茨转过了身子,冷漠的说道:“既然英国人不动,那就再刺激他们一下。
  邀请欧洲各国政府,下个月在维也纳召开反英会议,商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