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溜肝尖(5)

  “马大哥你刚刚说的是,王胡子的儿子将自己的心肝给挖了出来?”
  “夫人也觉得可怕是不是?不光夫人你听了觉得可怕,就是我们这些大老粗,听见这种事情也瘆得慌。”
  “是你们亲眼看到的吗?”
  “什么?”农户愣了一下。
  “我的意思是,有人亲眼看到王胡子的儿子将自己的心肝给挖出来了吗?”
  农户快速地摇了两下头:“没有!这么可怕的事情,若是亲眼看见了,岂不是要天天做噩梦。”
  “那这些事情是谁告诉马大哥你的?是王胡子本人吗?”
  “有些是,有些不是。”农户搔搔头。
  “那些是,那些不是?”
  “这个,我也记不清了。”农户又搔了下头:“但我记得,王家儿子的事情不是王胡子自个儿说的,可具体是谁说的,我也记不得了。”
  “我能证明我兄长说的都是真的。”书生抬了抬手:“我虽是读书人,往常也不屑于跟王胡子这种败类打交道。可大家伙儿都生活在同一个镇子上,抬头不见低头见,也总有碰见的时候。他这个人,跟旁的人不一样。哦,我的意思是,跟镇子上同样是做那种事情的人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刑如意追问了一句。
  “同伴。”书生轻轻咬出两个字来:“同样是做不当买卖的,那些人多半都是阴沉的。知道镇子上的人都避讳他们,所以也总是独来独往,几乎很少在人前活动。这王胡子却不一样,但凡见到他的时候,都是咋咋呼呼的,尤其爱说东家长,西家短,就跟那些长舌妇是一样的。”
  “的确与我想象当中的王胡子不一样。”刑如意与狐狸对视了一眼,饶有兴趣的摸了摸自个儿的下巴。
  “王家早在王胡子的大儿子出事之前就不太平了。咱们镇子小,也没什么秘密,所以一传十,十传百,用不了两个时辰,就全都知道了。这王胡子,素日里说起别人的事情来,那都是口沫横飞,可一旦听人说起自家的事情来,就会立马换上一副面孔。”
  “我很好奇,这王胡子会换上一副怎样的面孔。”
  “很可怕的面孔。”开口的是原本坐在刑如意旁边的那个一家五口当中的婆婆。
  刑如意随着话音将视线移了过去。婆婆察觉到了,也抬起头与刑如意的目光进行了一个短暂的碰触,很快眼皮就又半耷了下去,似乎是在有意的回避着什么。
  婆婆的声音很低,说话也是慢慢的那种。刑如意算是一个比较又耐心的听故事的人,稍稍调整了姿势之后,就安静的听着婆婆继续往下说。
  “林家小哥说的不错,这王胡子平日里的确像是那种咋咋呼呼的人,可但凡真正了解他的人,都不会认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恶鬼!”婆婆轻轻吐出两个字来:“就跟寺庙里摆放着的那些恶鬼是一样的,让人看了打从心里透出阵阵寒意来。因为这个,没人敢去打听王家的事情,也没人敢说王家的是非,直到那件事发生之后。”
  “那件事?”刑如意莫名的紧张了一下,因为她发现,当这个婆婆提及“那件事”三个字之后,院子里原本正在吃饭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筷子。虽说都还维持着方才就餐时的动作,可明显僵硬了一些。
  那件事,一定是让他们都觉得很紧张的一件事,或者是共同的都不愿意面对的一件事。
  “那件事是很严重的事情对不对?”刑如意盯着婆婆的眼睛:“王家起火,火势顺风,燃了镇子上大半的房子,害得大家伙儿都流离失所,但这绝对不是大家选择搬离故土的真正原因。真正让大家选择离开,并且选择聚在这里吃饭的,是那件事。”
  “呵。”书生发出了一个很奇怪的音节。
  “夫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农户到底心思浅了些,听见刑如意那么说,人一下子站了起来,脸上出现的不是紧张,而是不可思议复杂的情绪:“那件事,除了咱们镇子上的人,没有人知道的。”
  “我什么都不知道。”刑如意指指院子里的人:“我是猜的,从你们的反应上猜的。不过我想,那件事对于现在的你们而言应该不是那么重要了,至少是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若非如此,婆婆方才也不会那么随意的就将【那件事】三个字给说出来。好了,现在你们能告诉我,那件事究竟是什么事儿了吗?”
  “的确是没必要藏着掖着了。”书生弹弹袖子站了起来:“那件事,对于夫人这样的外人来说,与一般的奇异故事倒也没什么分别。夫人若是想听,便说给夫人听也就是了。”
  “其实,我也很想知道,当年那件事到底是咋回事。”农户蹭了下鼻子,鼻音有些厚重:“你们也知道,我家就我跟我爹两个,这平常都是在田地里耗着。两个大老爷们儿,还是粗人,对于镇子上的事情,知道的也不多。我知道的那些,都是听人说的。说实话,听的越多,心里就越痒痒,越想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大家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唉!”婆婆长叹了一口气:“王胡子做的事情,镇子上的人都知道,只不过事不关己,也都懒得去理会。在大家伙儿知道王胡子盗了狐仙的墓又被狐仙纠缠上之前,镇子上就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刑如意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来。
  “第一个出事是王海。”婆婆挺直了脊背,言语里带着些怜惜:“这王海是个苦命的孩子,他爹在他还没有出生前就病死了。他娘因为他爹的事情,硬生生哭瞎了一双眼睛,若不是当时已经怀了王海,只怕也随着他那苦命的爹一块儿去了。
  王海算是吃着咱们镇子上的百家饭长大的。他自小懂事,刚会走路,就知道拽着他娘的衣角,再大一点儿的时候,就牵着他娘的手给他娘引路。就在咱们以为王海家的苦日子很快就能过去的时候,王海出事了。”
  “他怎么了?”
  “他死了。”婆婆抿了一下嘴唇:“王海娘告诉我们,那天本是王海去镇子上如家药坊给她取药的日子。可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两天后,有人在镇子上废弃的那间祠堂里找到了王海。这可怜的孩子,半蜷缩着躺在一个角落里,身上早就凉透了。可万万没想到,这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
  “更可怕的事情?”
  “是!”婆婆点头:“当时,王海是背对着祠堂的门蜷缩着躺在那里的,可当镇长将王海的身子给翻过来的时候,我们都给吓坏了。这王海胸前有一个拳头大的血窟窿。血,已经干涸了,只留下一个黑乎乎的洞,洞里似缺少了什么东西。”
  “缺少了什么?”
  “镇长让人去官府报了案。很快,府衙里的人就来了。仵作当场给王海验看,发现王海的肝没了。”
  “肝没了?”
  刑如意的目光不知怎么就落到了那盘溜肝尖上。
  “仵作是那么说的,咱们觉得王海可怜,死的又那么蹊跷,也都没敢上去查看。听帮着王海家办理后事的人说,王海身上的确少了东西,临下葬的时候,王海娘还特意托人买了猪肝塞到了王海的血窟窿里,将那窟窿给仔细缝合了才让他入土。”
  “将猪肝塞到自个儿儿子的身体里?”
  “嗯。”婆婆点了头:“说是要让王海完整的来,完整的去,要不下辈子托生为人时,这里也会少一样东西,活得缺肝少肺的。”
  “凶手呢,可有查出来?不是说,王海失踪前是去给他娘买药吗?”
  “是。王海娘的药一直都是在如家药坊拿的。这如家药坊是咱们镇子上最大的药坊,老板姓赵,单名一个如字,是咱们镇子上有名的大善人。自打王海娘的眼睛哭瞎之后,王家的日子就过的艰难,王海出生之后,就更难了。赵老板心善,隔三差五的总要给王海家送些吃的用的。他给王海娘看病,从来不收任何的诊金,就连药钱也只是象征性的收那么一点点。这件事,镇子上的人也都知道。”
  “那官府可有去问过这如家药坊的赵老板?”
  “自然是要传唤的,可如家药坊的人都说没有见过王海。”
  “没有见过?”
  “是。王海出事那天,镇子上正在下雨,而且雨势很急。那个天气,若是没有要紧的事情,大家伙儿都是不愿意出门的。如家药坊那天也没什么病人看诊,前去取药的也只有那么几个。药坊里的伙计说的清清楚楚,从药坊开门直到打烊都没有见过王海。官府也去旁边的铺子查问过,那几位也都声称没有看见王海出现在药坊的门口。
  官府查了几日,见没什么线索,也就渐渐不再理会王海家的事情了。因为这个,王海娘受不住打击,也去了。”
  “第二个出事的是谁?”
  “是阿广的爹。”婆婆指着靠近院门口的一个年轻人:“阿广爹与王海一样,被发现时,胸口也有一个血窟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