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神秘的命令

  军部来了通讯员,带来了书记长张金亭的口信:军部发生了重大事件,请军长立刻返回军部亲自处理。
  王星不敢迟疑,和樊大彪、许雷简单交代了几句之后,赶紧带着杀星突击队返回了军部。走在路上王星还在担心呢,他就怕军部出问题。
  不光是他爱搞化妆偷袭,鬼子也擅长。几乎每一次大会战,日军都会派出大批的便衣队,袭击我方指挥系统,打乱我军的部署。莫非他的军部,这一次也遇到这种事情了?
  张金亭有事没有?军部机关的那些人和设备、文件受了多大的损失?王星心里乱七八糟的。他也不问通讯员,他怕问出的结果让他没办法接受。
  要不是为了照顾工兵营,王星早就策马狂奔赶回军部了。就这样,他也是不断地催促部队加快速度。
  本来杀星突击队就是快速反应部队,这一下速度就更快了。来时候走了一个小时,回去只用了四十分钟王星就赶回了军部。
  见军部外面的警卫战士站得笔直,敬礼打招呼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焦急或者悲伤、愤怒的样子,王星这才算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下了马,大踏步往里走。于小六正在门口和人说话,冷不丁一抬头看见王星了,脸上瞬间一片惊喜,紧跟着转身就喊:“军长回来了!军长回来了!”一边喊,一边往里跑。
  “小六子,你跑什么跑?”王星气坏了。于小六以前一看见他,都是先过来敬礼问辛苦。今天这小子连招呼都不打就跑,还把他回来的消息嚷嚷的满世界都知道。这哪还有一点儿警卫连长样子?
  王星一边呵斥于小六,一边在后头就追。从里面呼啦跑出来一群人,领头的正是书记长张金亭。
  看张金亭步履稳健、精神头十足,王星就更加气不打一处来了。不过当着下属们的面,他也不好一回来就发火,只是沉着一张脸,和大家伙儿打招呼的时候脸上也没笑模样。
  军部人员不知道王星为什么是这幅表情,他们只是觉得,军长心情不太好。那谁还敢留下来找不自在?
  一个个打了招呼之后,悄悄地各自回了各自的岗位,该忙什么忙什么去了,只剩下张书记长陪着军长。于小六也溜了,军长不痛快,他也不敢在跟前伺候了。
  等到只剩下两个人了,王星这才没好气的瞪着张金亭,“我的书记长大人,你搞什么吗?我在前线打仗,你随便派人去送个口信,我就得放下部队巴巴的跑回来。军部怎么了?不是没什么事吗?我还以为你是被鬼子抓走了呢。”
  “军座息怒。怪我没有说明白。不过此事涉及机密,我也不敢托人传话。这件事只有当着你的面我才能讲。”
  “好了,我现在来了,你说吧,让我看看是什么样天大的事情,让我的书记长紧张成这样。放心,天塌不了!”
  “你先看看这个。”张金亭也不说什么事,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着的纸片递了过去。
  王星展开一看,“就是这个?咱不是早就接到过吗?杨森和薛岳都给我们来发过这东西。咱已经汇报上去了,我们这边有实际困难,暂时去不了。你就为这个,就把我从战场上叫回来?”
  王星手里的这张纸,是一份电报稿。上面的内容是命令二零二军立刻赶往捞刀河,协助守卫长沙城。类似的电报王星接到过,并且不止一份。
  杨森给过他,命令他率军去新墙河防线,和第二十七集团军的其他部队一起抗击日寇。王星和杨森扯了一阵皮,不了了之。
  后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也来了一份电报,要调二零二军去捞刀河。王星强调了一番部队的困难,他也没挪地方。
  眼下又是这么一份电报,简直就是老生常谈了,王星就不明白,这一回张金亭怎么会这么来劲儿?派人去了还不明说,是怕我不回来吗?
  所以,一看又是这种电报,王星能给书记长好脸色才怪了。
  张金亭却是一不上火二不着急,慢慢悠悠从王星手里拿回电报,用左手捏着,右手在电报稿上的某一处点了点,“军长,您看见这几个字了吗?”
  这几个字?王星只是大致瞟了一眼,还真没有仔细看。现在见张金亭专门让他看电报上的几个字,他也有点儿好奇了,赶紧把脑袋凑近了,仔细观看。
  不看则以,这一看,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这是军委会的电报!军委会的电报,就是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
  “这是军委会的电报。”王星点点头,他有点儿能理解张金亭了。可是,就算是军委会的电报,咱晚几天再撤也是可以的吧?王星还是认为张金亭的反应有些过度了。
  张金亭还是不紧不慢解释:“军委会的电报分两种,一种是军委会发出来的。还有一种是以军委会名义发的,但却是委员长的意思。也就是说,这种电报是委员长授意,或者就是委员长本人的命令。”
  “军委会下命令,一般都是对战区。他们会把电报发到战区,然后再由各战区给下面的部队下命令,完成军委会的战略目的。而能够不经过战区,直接把电报发给部队,用的还是军委会的名义,就只能是第二种。这是委员长的手令!”
  委员长手令!下面不用张金亭继续解释,王星早就知道了。在国军体系当中,有资格不听委员长命令的不是没有,但绝对不是王星。
  广西人李宗仁、白崇禧有这个资格;山西人阎锡山有这个资格;西北军的领袖冯玉祥也有这个资格。但王星却不是这几个人当中的任何一个。
  当然,其他人也有抗命之后却继续官运亨通的。比如说薛岳,第一次长沙会战的时候,委员长就命令他放弃长沙,但是薛伯陵却高喊着要和长沙共存亡。
  结果人家真的守住了长沙,并且还是连续守了三回,赢了三回,成就一世英名,青史流芳。
  王星既没有薛岳那么高的地位,也没有薛岳那样的强大信心。所以,他只能从命,没有第二个选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