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大水母子
王星带着一支小分队,对日军设在布岗村的飞机场进行了侦查。通过望远镜王星看到,整个机场的停机坪上停的都是飞机,大致数一数都有上百架!
跑道上还不断有飞机起飞或者降落。等到晚上机场休息的时候,恐怕所停飞机总数要超过一百架,也许有两百架。
守着这么一个好地方,孙殿英和庞炳勋俩人怎么不动手呢?这是王星最不理解的。打机场,不比攻打县城容易得多?
侦查之后王星心里有了数,暗自盘算着怎么样才能一举把鬼子的飞机全给炸了?这么多飞机要是全让炸掉,恐怕不管是山西全境,包括河南、陕西遭受空袭的频率都会降低。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绝对是一次全国震动的重大战绩!
要不要联系孙殿英和庞炳勋?王星心里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单干!不就是炸个飞机场吗,我这边有两个旅几个团,好几千人马使不完的劲儿。像这种消息,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等机场炸了之后谁知道都无所谓,炸之前,消息要绝对保密!
对孙殿英、庞炳勋这二位,王星接触的并不多,但是他本能的就对这俩人有一定的提防心理。主要还是他刚进山西,孙殿英就像吞并他的原因。虽然吞并没成,王星多加份警惕总错不了。
离开机场不久,路边田地里传来了哭声。王星顺声音看过去,就见新坟前一缕青烟升起,有一位农村老太太正坐在坟前痛哭失声。
听见这哭声,王星心里一阵发酸。说不得走过去,问那老太,“这是谁的坟?”
老太说,这是她老伴的坟。儿子在飞机场干活儿,老两口在家。媳妇带着小孙女回了娘家。前几天老头去看儿子,结果被守卫机场的日本人打了一顿,还被狼狗咬了几口。老头连气带疼,回来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老太想起今后就剩自己孤身一人艰难度日,心里难过,这才哭出了声。
这就是受战争摧残的无辜百姓呀!紧跟着王星眼前一亮,“你儿子在机场做工?那你对日本飞机场了解多少?”
老太摇头,“我一个老婆子能知道什么呀?我只知道孩子去了两个月中间才回来一趟。在家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又走了!他爹死了,也不到他啥时候才能回来,来他爹坟前烧烧纸呀?”
“老人家,您儿子叫什么名字?我看能不能想办法把他叫回来。毕竟父亲新丧,机场就算再不讲情面,这种事情也应该给两天假吧?”
“别说两天了,就算半天也行呀!上一回大水带回来的钱,给他爹办丧事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他要是再不回来,我这老婆子可就得活活饿死了!死了也好,死了就不用给别人添麻烦了。死了就能去找我那老头子团圆喽。”
老太太说着又掉下了眼泪。
王星最受不了这个。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太太坐在孤坟前面抹眼泪,王星觉得自己的心都快碎了。
“老人家,不必难过。你是缺钱吗?放心,你的生活费我给!”王星伸手从口袋里摸出几张钞票,数都没数就塞进了老太的手里。
老太太吓一跳,赶紧往外推,嘴里直说使不得。
王星说使得的使得的,你儿子回头还得给我帮忙,这些钱就算是我提前支付的劳务费。老人家,赶快回家去吧。人死不能复生,烧烧纸,寄托一下哀思就行了,不要过度悲伤。
就在这时候,从远处跑过来一名男子,离得近了叫了一声娘,却迟疑着不敢过来了。原来,他是看见王星这帮当兵的了。
老太太赶紧喊他:“大水,大水,我的儿,快过来!”
等大水犹犹豫豫走过来之后,老太太给介绍,“这位长官是好人呀。他给了我钱,说是让你去给他帮忙。大水呀,机场那边的活儿你就别去了,干脆跟着这位长官干吧。”
大水还犹豫,老太太已经变了脸色,“大水,中国长官给活儿你不干,你非要去给日本人做事吗?日本人有什么好,值得你这么忠心?”
大水说,“娘,您说的我当然懂。可是我已经在机场上那边有了名字了,我要是不去,我害怕他们找到家里,难为娘您呀!”
王星听到这里,就接上话了,“大水,你别想那么多。我既然来了,日本人的机场就蹦跶不聊几天了。”
“实话告诉你,我今天来,就是摸情况来的。等把情况摸清楚了,日本人这个机场我就把它炸了!机场都没了,你还怕日本人找你们的麻烦?他们顾得上吗?”
大水一听,确实是怎么回事。他就问王星,您想要我帮什么忙?
王星说,我让你帮我介绍一下日本飞机场的详细情况。你知道多少就告诉我多少。放心,事成之后劳务费肯定少不了你的!除了给老人家的,另外我还给你一笔钱。有了这笔钱,足够你带着母亲另寻一处好地方生活了!
大水听到这里,再看看自己的娘,终于点头答应了。为防止意外,王星就让大水娘先回家,他带着大水回军营。等回到军营之后,再详细谈。
据大水说,这布岗村机场有好几百日军负责防务。具体多少人他也说不上来。机场的大头子叫做牛岛司令。这家伙住在城里,每天坐汽车来机场上班。日常驻守机场的是个叫做米岗的汽车团长。
机场的工人都是本地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每天早晨八点钟上班、下午五点钟下班,中午只有极短的吃饭时间,基本上每人每天中午就是两个馍馍充饥,喝点儿凉水。那馍馍还是自己带的,机场不管饭。
日本人不把咱中国人当人看,干不好了挨打,干的好了,他想打还是打!几乎每天都有人被打死或者病死的。
大水讲了很多,有的是王星问的,有的是他自己讲的。听了大水说的情况,王星从一个中国工人的角度,对日军飞机场有了一个确切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