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江南人喝江南啤酒

  了五月底,黄云逸总算舒了一口气,农村包围城市的些效果的,除了北山能占到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外,市里另外五个区状态也不错,不过南山区却被华州和雨山瓜分了,江南啤酒在那里连百分之五的市场份额都不到。
  不过除了坤安市,其他七个县级市都不错,也算市新兴市场,去年这些县级市的销量少的可怜,今年已经进步很大,有的甚至都番了几番,不过即使市番了几番,量也不大,毕竟基础薄弱,人口少消费能力不强。
  按照现在这个状态下去,今年的销售额达到6万吨应该还是没太大问题的,但是七万吨的话,还要继续努力,至于十万吨,那就要开辟另外的战场了,郊区市场容量有限,做的最好,也有个极限了。
  黄云逸脑子中盘旋其实在去年就有了一个策划,只是不知道今年前几个月的销售情况会如何,所以一直没有和大家说起。现在看来情况还是比较稳定,在小范围内,黄云逸把自己的想法通报了一下。
  没有想到,黄云逸的策划想法一说出来,这些刚从一线回来的销售组长,对外应该叫销售经理一个个,马上又兴奋了,眼睛里放着光,一个个象狼一样要叫起来。
  黄云逸要的就是这股气势,有了这股气势,啥事情也能干成,这样的其实和目光更加坚定了黄云逸推行这个方案的决心。
  先找了个机会,在党委会上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自然又是全票通过,销售上的事情。你黄书记说了算,要不是要形式上过过,你只要只会一下我们就行了。用不着开党委会讨论。
  话当然是这样说,不过黄云逸可不敢这样,一来是自己谨慎惯了。是现在大家都好说,很团结很协作,也没必要这样,开会说说也耽误不了什么,这样还能增进感情,头脑碰撞之后,也能擦出一些火花。
  既然党委会通过了,那就是干了。不过这里经费是一个很大地问题,黄云逸先和老谢关在办公室研究了好几天,这才确定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费用限度。
  黄云逸先开了一个前期总结会,总结经验,休整一下队伍。补充一些粮草,让小组长提前和同志们做好思想工作,准备迎接下一轮的宣战。
  带着几个骨干。在自己地办公室熬了几个通宵,江南啤酒一个叫“我是江南人”的策划案出炉了。
  策划抓住江南人,特别是华州人特有的地理优势,打一个江南人喝江南啤酒的这样的口号。
  华州人对自己这个城市有一种特别的优越感,在他们眼里,华州比上海舒服,笔上海精致,这里的生活非常的悠闲舒服;华州比苏州杭州更美,这里不但有苏州杭州一样的历史文化,更有比苏州杭州更加漂亮的城市风景。特别难得地是华州的城市管理非常好,这是一个上等人居住的地方,他们认为华州是天堂中的天堂。
  唯一能让华州人觉得有点羡慕的城市。那就是北京了,毕竟这是首都。是现在地政治文化中心,这可是啥好地方也没法比拟的。
  这些年,华州的经济发展非常快,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很多城市公共设施地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更让华州人和华州政府感到自豪,特别有优越感。
  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华州几大平面媒体开始选着华州特色的本地文化、本地餐饮、本地时尚等等,反正只要能和本地搭上的,都有可能被华州的每天打炒一番。
  比如都快要消失了的华州腌菜,在媒体的大肆炒作下,居然又在华州流行起来,成了居家和出去酒店餐馆请客吃饭必不可少的一道华州特色菜了。
  黄云逸还专门去吃过一次华州腌菜,其实感觉和湖南老家的腌菜没什么区别,或者说和全国各地的腌菜也没什么区别,但是被华州地媒体一炒,在华州人那种特有的优越感一摆弄,就连腌菜也只有华州生产的才是世界上最好地。
  由于华州啤酒和朝日合作,刚合作那两年,华州老百姓可是特别反感的,甚至在朝日和华州啤酒签订合作协议地时候,华州啤酒有几个老工人还到市政府门口静坐抗议,骂市领导市卖国贼,认贼作父,当时还弄的满城风雨,使得华州啤酒随后两年里买的很差,这也是华州啤酒合作到现在,虽然有市政府各种政策,但销量才达到十万吨的主要原因,这些年华州外来人口多了起来,才有所好转。这都是因为抗战当年,华州虽然没有被象南京一样屠城,但华州老百姓也死了不少闹的。
  这是华州啤酒的一个死结,黄云逸决定死死抓牢这个,虽然感觉有些卑鄙,可只要手段合适,应该对江南啤酒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且今
  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而就在上个月,南京和杭州还日本相机等产品有缺陷而被拒绝更换的事件,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这都是好机会。
  这阵子,华州的几个媒体就开始进行相关日系列产品的反思,一系列一系列的报道,一个一个的黑幕,搞的华州人民有些想象当年一样,拿起大刀飞舞起来。
  黄云逸让专门负责媒体宣传的杨刚负责烧上一把火。
  也活该华州啤酒倒霉,这个骨节眼上,杨刚的火还没开始烧,华州啤酒朝厂里居然出了一个员工被日方管理人员很中国人很忌讳的词语骂的事件,而且还被旁边一个员工用手机拍录了下来,虽然有些模糊,但是骂人的语言却听得很清楚。
  录像上传到华州最大的论坛——江南春色之后,迅速引起了网友的愤怒,一时之间,这个帖子的点击上了百万。而且从江南春色论坛通过各种网友不停地向其他各种论坛转贴,就连很有名气的天涯上也引起了一个**,一下子全国各地的网友都过来华州啤酒厂被骂员工威权。
  随即。网上迅速出现了什么狗滚出华州,从此不喝狗日地华州啤酒这样的口号,这个开骂的帖子,一下子就成了这次事件的主题,而且各种揭露华州啤酒厂小鬼子劣迹的帖子跟了出来,不到两天,这个帖子就成了华州最旺盛的帖子,成了华州人见面的口头禅。
  杨刚也绝,让那一百多号大专实习销售员全部上网,铺天盖地的进行这样口号的粘贴。到这样的帖子里去进行煽风点火,本来就已经高涨地情绪,在媒体的炒作下,一下子沸腾了起拉。
  华州的媒体最喜欢搞这种事情了,连续三天作了很深刻的报道。将抗战当年的老底都哇了出来,将日资企业各种毛病都找了出来,这两天只要和日字搭地上关系的东西。都不太好过日子。
  就这三天,华州啤酒销量下降了三分之。
  就在第四天,也就是6月1日,华州所有媒体,包括报纸视,包括公交车载电视,包括马路上指路牌上的电视,刊登了一个大幅地“江南人喝江南啤酒!”
  黄云逸这次算是大手笔,一口气砸出了六百万的广告费。一下子华州所有媒体铺天盖地都是江南啤酒的宣传。
  江南啤酒采取了系列渐进式的宣传策略。
  第一天,把江南啤酒几十年来的沉浮变化和人文历史渊源进行叙说,而且叙说不是由江南啤酒自己叙述。而是找一些华州市有名气的,特别是在华州人眼里有些本地贵族味道的老人进行叙说。
  第二天。刊登的中央首长的指示,同时还找出了很多当年的老照片,在媒体上刊登,这次顺带着宣传江南啤酒采用地是玉龙山的矿泉水,生产线是德国原装进口。加上了皱媚的那套说法,当然也不是以江南啤酒地口气说的。
  第三天,讲地自然是江南啤酒的质量,对江南老百姓,对华州老百姓是如何的负责,江南啤酒是国有企业等等,这天宣传多少有些直接针对华州啤酒的味道。
  第四天,江南啤酒向全国各地征集抗战英雄故事,在华州各大报纸上进行连载,对于真正的还活着的抗战英雄,由江南啤酒出钱,将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到华州来团聚,纪念抗战胜利晚会。
  第五天,那就是江南啤酒打出了响亮的口号:中国人,民族产业!江南人喝江南啤酒!
  然后从江南人华州人是如何的爱国,如何的爱家乡进行系列的宣传,搞的似乎回到了某个年代一样,当然最后自然少不了一句,爱国就民族品牌。爱家乡就喝江南啤酒!
  在作宣传的同时,江南啤酒的销售从郊区县市撤回来了一大部分,全部在市中心四个区域集结,配合宣传攻势,开展了店门终端促销攻势。
  江南啤酒依然采取直销的形式,不设任何经销商,除了北山。
  俗话说,终端为王!
  市中心的啤酒销量占了华州的一大半,华州、雨山、雪花品牌经营了很多年,有很多已经根深蒂固,刚开始的时候江南啤酒进入终端非常困难。
  雨山等啤酒在江南啤酒发起宣传攻略之后,也进行了轰炸式的宣传,只有华州市最大的受伤者,半个月不到,日销量就下降了一半,在餐馆饭店里,顾客,尤其是华州本地顾客,直截了当的说不喝华州啤酒,那是日资企业,喝一瓶啤酒,或许能让他们赚的钱造一个导弹出来,说不定几十年以后,这个导弹就可能又打在了华州,说不定就打在了自己子孙的身上。
  这个说法非常毒。
  正好,华州啤酒留下的这个空隙,逐渐被江南啤酒占据了。
  除
  被其他品牌买断的终端,江南啤酒采取了当年小日本政策,他们采取的是三光政策。江南啤酒采取的却是三到政策,人到,奖金到,啤酒到。
  每个终端。看大小,配备充足的促销人员。
  给服务员兑换啤酒盖的这一招,黄云逸一直保留着。现在继续推行,而且力度非常的大,大得服务员们都有些不好意思不推销江南啤酒。同时,给终端地费用也要比其他品牌多,因为没有了经销商这一层,黄云逸确定的价格是,能保证不亏本就行了。
  经过两个月的苦战,江南啤酒逐渐站住了脚,从原来百分之一不到地市场份额,基本达到了百分之十左右。而这个百分之十都快要比得上江南啤酒在郊区县市走的量了。
  这个战斗是非常艰苦的,黄云逸直感觉到有些筋疲力尽的感觉。
  唯一值得欣慰的,那就是江南啤酒原来在华州还有很深厚的基础,加上这次华州啤酒真是背,碰上了所有中国人都会愤怒的事情。所以这次战役才能最终取得小胜,不然只怕投入最多的广告,不管仗打的多少艰苦。只怕收效也不会有这么好。
  总结好两个月的战斗之后,黄云逸开始忙碌着815地晚会。说实话,有些书生意气的黄云逸,对这个晚会非常的看重,晚会是和几家媒体一起搞的,这几家媒体的老总和黄云逸聊过几次之后,都被黄云逸感染了,加上媒体人本来都一帮热血人,一下子全心身地投入策划中去。
  晚会非常的成功,从全省找来的十多位抗战英雄景况不一。黄云逸在晚会举行之前,就了解了他们地状况,深深感动。和柳经理谢经理商量之后,决定拿出一百万来资助这些可敬的老人们。
  柳经理和谢经理了解了他们的状况之后。也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电视台的导演决定重新搞一个募捐活动。
  募捐非常成功,江南啤酒厂的一百万是第一笔款子,随后华州市,以及江南市的老百姓们看了晚会和电视台报纸的老人们状况的系列报道之后,都打电话到电视台和报纸,要求捐款,到8底半个月,捐款就达到了一千万。
  这可又是一个大问题,黄云逸提议成立一个基金会,由媒体慈善人士和政府共同管理。随后这笔钱就到了慈善机构,设立了专门的基金会,是专门资助抗战老战士的基金会。
  因为这个基金会,黄云逸和江南啤酒再一次被推到了前台,因为这个晚会和第一笔钱,以及这个基金会,都是由啤酒厂和黄云逸提议地,加上啤酒厂的广告,一时间江南啤酒的曝光率非常地高,而且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对销售还是印象满大,江南啤酒也慢慢地在华州有了一席之地。
  转眼,已经是九月中旬了,啤酒的旺季都快要过去了,按照这个情况,七万的销售量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十万能否达到,就要看这两个月的最好决战了。
  虽然可以放松了,可黄云逸并没有轻松起来,继续督促各小组再接再厉,搞定最后两个月,达到今年的终极目标。
  还有一个黄云逸很挂心的事情,那就是顾岚正给他看着的期货,前几个月大麦期货价格慢慢的涨着,这两个月期货没有动静,忙着晚会的事情,没有事件考虑是否要套现了再说。
  现在告一段落了,就必须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个事情。
  每天和顾岚及时交流信息,晚上就到他们家去,和她在电脑前研究相关的资料,研判后面的走势。
  经过一阵子的分析研究,两人基本上判断后面的走势至少不会下跌,大涨的可能性非常的大,现在啤酒厂不要用钱,那就不如让期货放着,说不定过了一个月之后就能大赚一笔。
  九月的后半个月,黄云逸到觉得自己和顾岚的关系真有点迅猛发展的味道,虽然每天只是在电脑前研究期货的信息和行情,因为是在他们家里,加上黄云逸没有也想着公司里的事情,还要恶补期货的相关知识,还真没什么心情想什么。
  但是这样每天耳鬓相磨,闻着她身上淡淡的清香,交流着期货上的理解,直感觉两人越来越默契,用流行的话说,那更是越来越和谐了。和顾教授合作的论文也有了眉目了,黄云逸将这两年来的在啤酒厂的感悟和实践,全部一股脑的抽空写了出来,顾教授用他的理论提炼了起来,形成了一篇10来万字的论文,居然将黄云逸的名字署在也是他后来才知道的。<国企风流第三卷初涉管理第二百六十章江南人喝江南啤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