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不能中立

  这给出的信号就很不寻常了。
  稍微有点年纪的臣子皆知,当年荣王不顾皇上的怒气为镇北侯柳无畏一家下葬的事,甚至有时当皇帝的面提起镇北侯也是不信他会叛国,这可以说是荣王质疑皇帝当年的处理了。
  这也是皇帝和荣王这两兄弟之间之间的疙瘩。
  虽然这些年皇帝和荣王关系看着还不错,那也有荣王在兴州军营呆了十几年,近几年才回京的缘故,镇北侯事件已经过去十六年,而荣王虽然不信镇北侯通敌叛国,但也没找到证据为其翻案,这才闭嘴不言。
  而且明月郡主是荣王义女,翼王也是荣王极为欣赏的人,明月郡主还和翼王有婚约,就明月郡主出现在众人眼中之后荣王对其的爱护照顾,甚至让其根随自己去坦州,还去天牢探监。
  翼王亦是,虽为东秦的王爷而非大封王爷,然而其天人之姿,其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的高贵从容气质,纵是在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环境下,他也让不少京城少女一见倾心芳心暗许,牡丹宴上甚至有好几个官家女子明知其正妃位置已定,还大胆向他靠近,却被他避之不及并在皇帝带笑的语气中严肃表示他这一生非明月郡主不娶,且终身不纳妾。
  可现在皇帝问起柳无畏孙女明月郡主被江立收养的事,该如何处置,当着荣王和翼王二人竟能忍住一言不发?
  不为江立和明月郡主求情?
  还任祁郡王替江立和明月郡主说话?
  尤其虽然明月郡主被赐婚给了翼王,但当时祁郡王亦有意求娶明月郡主,这“非明月郡主不娶”的翼王,明月郡主的未婚夫现在竟这么沉得住气?
  于是结合从飞凰宫里流出来的传闻,以及皇帝对谢禹森最近诸多提拔和在一些场合的暗示,好些臣子已经有了不少猜想。
  比如皇帝刚对明月郡主的称呼,以及对江立为人和政绩的肯定,或许他是真的没有要处罚江立一家和明月郡主的想法,只是借此,让江立对祁郡王感恩戴德?
  比如祁郡王陪太子出去历练后回来,太子性情大变,竟是对一向亲厚的祁郡王肉眼可见的不满,往往是祁郡王提出的意见他都要反对,这次祁郡王替江立和明月郡主求无罪且取消连坐制一事,太子便是反对的中坚力量,当然,同样正面反对的还有几个臣子,那几位平时都和太子走得比较近。
  所以今天这事,有没有可能也是皇上给出的测试?看大家在不知道祁郡王是皇子的情况下,支持太子和支持祁郡王的人各有多少?
  众臣子心里各自有着小九九,心思千回百转,有的认为皇上虽近来时常身子抱恙,但总体来说龙体康健,下一任皇帝恐怕至少十年以后才能上位,此时站位为时过早,且说不定就惹到了皇帝,毕竟——他还活得好好的,大臣们就急着站队未来新君?
  这一部分人自然是低眉顺目,尽量减少存在感,什么意见都不发表。
  但也有的认为太子是皇后之子,就算祁郡王真是皇上的亲儿子,那也名不正言不顺,非嫡非长的,更何况他虽有些才干,却外出经商多年,就算出身高贵,怎么也摆脱不了商人这个身份,大封国未来的国君怎么能由一个商人担任?况且皇帝虽然看起来在江立和明月郡主的处置上有些犹豫不决,但十六年前可是他亲口下令将柳无畏全家斩首的,若是按祁郡王所说,取消连坐制,不也有些指责皇上当时太狠心了?
  这一部分人自然是支持太子的观点,认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柳无畏既然是通敌叛国铁证如山,就应该按律行事,全家被斩!而这明月郡主虽被江立收养,却是十六年前就应该死去之人,多活了十六年,仍然该斩首!至于江立,明知这是柳无畏的孙女还当成自己的女儿来养大,甚至还让皇帝为其封了诰命还赐了婚,那江立不但窝藏罪臣之后,还欺君!就该严惩!
  余下的一部分人,要么是平时和江立关系不错,佩服敬重他;要么是觉得祁郡王和太子相比,祁郡王更适合当大封未来君王,要么觉得明月郡主当年不过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孩,若换成他们,或许也会和江立同样产生恻隐之心,做出同样的选择;还有一部分深知镇北侯为人,同样对镇北侯当年通敌叛国持怀疑态度的人,纷纷支持谢禹森,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皇帝听着众大臣纷纷发言,无论哪一方的意见,他听完都是点头表示认可。
  待众人发言渐毕,皇帝竟一个一个点名,点的均是闭口不言的中立派。
  一开始原本的中立派被点名还模棱两可地觉得两边的观点都各有各的道理,还想蒙混过去,但皇帝不允许这种态度,非要一个明确的态度。
  这下好了,中立派也不能中立了,于是两边阵营越发分明,皇帝甚至让同意太子观点的站到左边,同意祁郡王观点的站到右边。
  不过从始至终,皇帝都没有问荣王和翼王,而大臣们见二人不吱声,皇帝也没问他们,认为他们心中有数,也不敢把他们拉下水。
  这么一站队,终还是支持太子观点的人略多一些,皇帝点了点头:“在场的众卿都是大封国的栋梁,此事,朕也觉得甚为难才让众卿家都来议事,并专程请明月来旁听。明月,现下看来觉得要维持大封律法,严惩江立和你的呼声较高,你也便认命吧!”
  柳煦看了皇帝一眼,对方一脸的惋惜。
  柳煦心中暗道,倒是会演戏,如果真是这样,她还不信荣王和肖七二人就如喝了哑药似的一声不吭了。
  虽一边腹诽着别人会演戏,她自己却是想也不想行一大礼:“求皇上开恩饶恕江家老小!”
  皇帝只是惋惜地摇了摇头,这时终于轮到贤王出马,他坐着轮椅上金銮殿,王爷的体面给够了,“臣弟有事启奏!”
  此话一出口,他竟在太监的帮助下,跪到地上,朝皇帝行了个大礼:“柳无畏当年并未通敌叛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