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这特么的还能叫矿吗?
第1225章
马尚马公公一路小跑,窜到了宫门之外后,目光一扫,便看到了跟那完颜阿骨打蹲在王洋的四轮马车旁边吹牛打屁的吴七郎。
“咦,小马公公,您这么气喘吁吁的,莫非是我家公子出了什么事情了?”看到那一路疾跑而来小脸煞白的马尚,吴七郎与那完颜阿骨打不由得脸色一变,迎上了前来。
“你家公子倒没事,可是现如今,陛下和二位相爷却有事了,都是让你家公子给吓的。就连咱家也是……”马尚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连续深吸了几口气之后,总算是让呼吸平缓了下来解释道。
“马公公,我家公子他又干什么不着调的事了?”完颜阿骨打与那吴七郎互望了一眼之后,蛋疼无比,却又显得小心谨慎地问道。
“着不着调,呵呵……你家公子是不是派过人前往北辽的东京道去探查矿藏,你们知道不知道?”马尚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扫过了这二位不知道打过了多少次交待的王洋的心腹护卫,开口询问道。
陡然得听此言,二人不禁一呆,吴七郎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微微颔首。“是有这么一回事情,不过,那也不是我家公子故意瞒着朝庭,毕竟我家公子是个很乐意与人为善的彬彬君子。”
“做了这样的事情,这还不是担心到时候又惹到了朝堂这边太过激烈的反应,所以嘛,嘿嘿嘿……”
看到了完颜阿骨打与那吴七郎一副心虚的模样,马尚稍松了口气,接下又问道。“你家公子让我随你们回府里,去拿他前两天刚刚收到的来自辽东探矿队的情报,你们……”
“那没问题,我们几个都知道的。”吴七郎信心十足地回答道。
“那行,赶紧的我们快过去,陛下还有章相公和苏相公都在等着呢。”打听明白一切属实之后,也算是半个皇城司密探头目的马尚马公公立刻大手一招,旁边的御前班直赶紧牵来了快马。
然后,吴七郎跟那马尚一起策马朝着王洋的府邸狂奔而去。
#####
不过一柱香多点的功夫,气喘吁吁的那位马公公就拿着一个小木盒子赶了回来。而第一时间跟马尚确认过了眼神的天子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地接过了这个木盒之后打开。
拿出了里边那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字迹显得有些过于细小的帛布,仔细地辨认着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段话。
上面的内容不多,也就是寥寥两百多字。大意就是,我们经过了两年多的努力,终于不负公子的信任,就在您在地图上所标注的那一带发现了数处巨大的矿脉。
其中有些地方的铁矿除了外面被一层薄土覆盖之后,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裸露的。
矿石的品质之高,绝对是大宋过去前所未有的,而且这几处矿藏带都是位于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深处,地处偏僻,所以根本就没有人迹。
他们根据详细地探测之后,其中最大的那一处矿脉确定了单单是裸露的表面矿脉,怕就有数万万万斤之巨,足够如今的大宋,开采数百年所需。
“成份含量有些甚至高达五六成,意思就是,一斤矿石,可以炼出半斤铁?”旁边的苏东坡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半晌作声不得。
“数万万万斤,那是多少来着?”章楶此刻已然是瞳孔散大,嘴里边嘀咕着这个数字,但是他却已经无法去想象这个数字的规模。
王洋砸了砸嘴,他可是很清楚的记得鞍山市一带的铁矿石储量总数是一百亿吨,换算成了斤的话,呵呵,泥玛这得在前面加上多少个零来着。
王洋干脆走到了一旁边,抄起了笔,然后开始画零,然后展示给那帮子数学不太好的大宋大佬们瞅了瞅,清了清嗓子,用激昂的语气,张开了双手来加强自己的气势。
“那里的铁矿石熔炼出来的钢铁,如果用体积来计算的话,大概可以把整个东京汴梁这么大的城池完全的堆满还绰绰有余……”
卧了个槽!
靠!
所有人,此刻都下意识地在内心里边狠狠地暴了一句粗口。这特么的还能叫矿?应该叫聚宝盆才对好伐?
“咱们大宋最重的钢铁制品,想来应该就是元祐甲,再加上一柄钢弩,还有一柄大刀,大约也就百斤之数,以那座矿山的储量,给我大宋的每一个百姓,不论男女老幼,都打造出一整套的装备,大约只能消耗那里矿藏储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这话就有点吹牛逼了,但是,凭着数万万斤那几个字,就足以让这三位大佬几乎无法呼吸。
唔……虽然天子赵煦不是抖m,但是此刻只有用这样的方式,似乎才能够形容他澎湃的心情。
“我大宋国富民强,有近万万之民啊,老天爷在上,那,那得是多少……”苏东坡嘴皮子明显是在哆嗦。
人如果连一丝的欲望都没有,那能叫人吗?
“这些东西,还有谁知晓?”苏东坡冷静了下来之后,大手轻轻地抚过那份虽然轻薄无比,可是份量却又显得那样的沉垫垫的帛布情报,朝着王洋低声询问道。
“除了我,就是现在在场的诸位了,我也知道这份情报,若是泄露出去,不知道会掀起多大的风波,重要的是,那片疆域。”王洋沉声解释道。
天子赵煦恶狠狠地点了点头,大手用力地按压在跟前的案几之上,缓缓地站起了身来。“不错,辽东虽然是苦寒之地,太宗皇帝,无一不以复汉唐之盛势为已任……”
语气显得那样的坚决,就好像是一位自家的东西被偷,又或者是宅基地被邻居给侵占了的村中恶霸。
“朕自继位以来,无时无刻,都希望能够继承先祖之遗愿,而今,我大宋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将士们士气正旺,反观北辽却民不聊生,日益衰落,将无战心,朝堂之中,奸佞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