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超高收入

  批发部里的东西也丰富了好多,特别是各种名酒,供应丰富。工作人员告诉姥姥:“现在不提阶级斗争了,工矿企业都开展抓革命促生产活动,逐级举办各种劳动比赛,产量增加了,供应当然就丰富了。”
  姥姥批发了好多名酒,不过奶粉麦乳精等营养品还是短缺。各种海产品倒是运了过来,冷冻的带鱼、鲅鱼都有了。
  姥姥和杨奶奶还是说不完的话,每晚都唠到深夜。杨奶奶这一年,主要是卖袜子和头饰、纱巾这些小商品,有机会就收些银元金条和玉器。
  一年的时间,她要了三万多元的货,收购到了一万五千多元的金银和玉器。两位老人身体健康,一家人的生活富足安康。
  罗新才一年收了8万斤的废铜,5万斤乱发,6千斤一尺的头发,2千斤二尺的头发,共计167200元。他还收了38000快银元。
  王代娣别看生孩子了,她卖出去的小商品比杨奶奶还多。罗新才收废品,稍带着卖小商品,共要了五万多元的货物。
  罗新才家的小五长的粉雕玉琢,嘴里经常吹泡泡,令人看了特有喜感。小四有空就守着弟弟,非常的喜欢。他终于当上哥哥了,还是他盼望已久的弟弟。
  姥姥给小家伙拿了一个睡袋,一个斗篷,另加一套婴儿银饰。给四个大的,每人一身运动服。
  王代娣对姥姥说:“嫂子,这个小的,是掉福窝里了。他四个哥哥,一个挨着一个,小的拾大的破,就没用过新的。到了他,全都是新的。”
  罗新才家的老大,今年上高二,姥姥送了他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他接过书就翻看起来,像入了迷。直到喊他吃午饭,才从书里回过神。
  “大娘,谢谢您。这书真是太好了,俺学校都没找到成套的,这回俺考大学有希望了。”
  “孩子,能帮到你就好,别光顾着学习,得适当的休息。”姥姥嘱咐着他。
  王代娣也说他:“看你大娘也这么说吧,你不分白天黑夜的,一直学可不行,让你大娘看看,这两个月掉了得有十斤肉。
  嫂子啊,您说这叫什么事啊,原来吧,该上课时去劳动。现在吧,很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玩命似的学习。俺家的生活够好的了,孩子还瘦了这么多。那些住校的孩子,身体能受的了。”
  罗新才一如既往,还是给姥姥准备了一头宰杀好的大肥猪。姥姥推脱不掉,只好收下了。
  李保国这一个冬天,可是干大发了。他的摊子越铺越大,已经发展到外地区,而且不止一个。
  他一共买出去45000套风衣和裤子,条绒裤子12000条,呢子大衣16000件。另外,他还收了86000快银元,280根小黄鱼,15000余元的玉器,5000多元的老家具。
  玉玉也借着他的销售渠道,卖出去6万元的各种小商品。
  悠悠给他爷俩,一人准备了一身纯毛呢子套装,休闲式的呢子套装,穿在身上,整个人都显得洒脱起来。玉玉个臭美的,穿在身上,就没舍得往下脱。
  今年,除了孩子,悠悠给所有人准备的都是这种衣服,连姥姥和舅姥爷他们,也是休闲服。只不过,自家人又增加了羊绒的毛线衣裤,大人孩子都有。
  姥姥穿到身上,一直夸好。悠悠得意的吹嘘:“那是当然,这可是软黄金。”别说软黄金了,就是真黄金,姥姥见多了,也没放在心上。
  王奶奶看到姥姥异常激动,孙万杰和王卫红两人都考上了大学,而且孙万杰的成绩全区第二,王卫红考的也较好。
  孙万杰报的是京华经济系,王卫红报的是京都医学院,俩人的通知书都来了。
  春节前,姥姥帮着石庙买了982头猪,共计157124斤,爱国舅舅又多了8000元的收入。大舅妈过意不去,提前给全家人都做了一件唐装袄,连孩子都有。
  今年的春节热闹非凡,韩屯村进了腊月就分钱,每个工值2元,在全县最高了。
  现在可以说,村里各家的存款都在五千元以上,半数以上在万元以上。就这卖鱼的收入还没分配,留着发展村办企业。
  韩屯村的收入,宣传出去得在全国引起震惊。悠悠记得到八十年代中期,农村才出现了万元户。有的地方为了凑数,把家里养的鸡鸭都算上了。
  村民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养猪,今年基本上每家都喂了二十头猪,每头猪收入一百五十元,光是养猪一项每家就收入三千元。
  尽管家家都有存款,大伙勤俭节约的习惯没变,还是起早贪黑的干条编。出门换身新衣服,在家还是穿着原来的旧衣服。大伙的说法是:“旧衣服劲造,干起活来也放心,不用怕挂破了。”
  不过各家的铺盖都换成了新的,原来分些棉花,都织布穿了,孩子做身棉衣都得算计着,哪有舍得做铺盖的。
  今年分的棉花多,妇女们都忙着干条编,织布的少了,棉花富足,大伙就做了新铺盖。
  妇女们聚在一起,谈的最多的,就是家里新做的被褥,用了多少斤棉花。
  婕阁进了腊月就结婚了,她还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四个哥嫂都说了,以后父母的房子,归婕阁所有。
  婕阁的婚礼相当的低调,他俩约好了,一块去公社登记,办完手续,俩人就回来了。家里给他们办了快二十桌的酒席,不过和别人办喜事相比,少了闹房的乐趣。
  大伙的心里,到底是放不开,怕一句话不合适,给新郎造成心里负担。
  二盼的对象又来商量结婚的事,还是被她奶奶给骂了回去。这次老太太换说法了:“国家提倡晚婚晚育,不到25岁,你别提结婚的事。你要是觉得不合适,俺还想招个上门女婿那。”
  二盼婆家也没办法,只好等着了。他们确实舍不得提退婚的事,彩礼是不多,二盼的奶奶也同意退给他们,关键是二盼是远近闻名的好姑娘。
  今年韩屯订婚的男孩子多,不过结婚的没一个。他们都不到法定婚龄,因此结不了婚,现在还没人敢先办婚礼后补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