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韩屯联中
初八开始,村里开始给小麦追肥,三辆拖拉机拉氨水,两天就完成了。今年由于韩屯盖房子,公社里也没调村里的拖拉机参加运氨水。
初十那天,村里人要的猪仔运来了,基本上是每户十头,大舅妈不顾大家的反对,要了二十头,她说先给舅姥娘喂十头,舅姥娘过了正月就回来了。
“俺去年二十头大猪都喂了,这小猪更是不在话下。”的确,去年大舅妈从舅姥娘走了,一人喂着二十头猪,快仨月的时间。
姥姥不顾悠悠的反对,也要了十头。悠悠气急了:“姥姥,您至于吗,打扫猪圈又脏又累的,咱家有不缺这几个钱。”
姥姥认自己的老理,“你没看见,就是几家老人,都喂了十头猪,又不是没东西喂,咱们搞这特殊干嘛啊。要喂猪的是你,不让喂的还是你。”
村里的妇女,过了新年,有空就干条编。也不织粗布了,几人坐在一起,说笑着就把钱挣了。地窖里冬暖夏凉,也比较舒适,里面的炉子,过年也没熄火。
以往年后,大街上没断过人,现在轻易碰不着个人,孩子也跟着大人,在地窖里玩,地窖里暖和啊。
舅姥爷初十去县里开三干会,这次,舅姥爷和三舅还是爷俩一块上台领的奖,因为他们都是抗灾自救的模范标兵。而且,一块去参加省里的三干会。
舅姥爷在县里的会议上,果然把孩子们上学的事情,给县委李书记提了出来,教育局的同志当场答应了,在韩屯设立联中。不过牵扯到垫防台的事,还得给河务局商量。
舅姥爷到省里开会的时候,省里的领导参加临水地区的讨论,听到舅姥爷父子都来开会,而且都是先进,就来了兴趣,详细的询问了他俩的情况。
听到孩子们上学困难,当场就表态:“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孩子们的教育是大事,得赶紧解决。老韩父子带着大家做的很好,他们办不了的,就得看咱们的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不能光靠喊口号,得落实到行动上。”
领导一句话,这事就定下来了。韩屯村的防台、学校、卫生室都有了着落。从农历的二月开始,先垫防台。韩屯村加上原来的三亩防台,垫成连片的二十亩防台。
舅姥爷回来后,就带着大家把队里的牛屋、大队部、和场院的房子扒了,给防台清理地方。牛屋挪到村西南猪圈西面,猪圈也扩建了。
队里留的六十多头母猪到了二月就该产仔了,这次最少也得产五百头猪仔,大伙要求都留下,反正队里储存的饲草多,再说,去年10月份的猪仔也长到了二百多斤,该出圈了。
现在,大伙有了统一的认识,喂猪比种粮食收益高,大伙喂猪的积极性高着那。不止是扩建了猪场,还在旁边新打了一口井,上面架上了水车,方便喂猪喂牛。
看建房的进度,到正月底,就该舅姥爷家盖房子了。姥姥在正月二十,带着悠悠去了城里,随便给舅姥爷家买建材。
娘俩先去的临水,下车先去了批发部,扫荡了过年剩下的名酒和茶叶,这次没能买到奶粉。
进了自家的院子,悠悠直奔后院,给苹果苗施上肥。院里的果树也都施了合适的肥料。
李保国带着人,直接把5000套衣服配着纱巾批发了出去,这也忒省事了。李保国说:“姐,您过二十多天,还得给我发3000套衣服。”
院子里的杏树已经有开花的了,苹果苗也该剪枝了,姥姥把这件事情交代个他,就带着悠悠去了王奶奶家。
姥姥给王奶奶带了两袋白面,一箱奶粉,奶粉是悠悠在空间里拿出来的,当然包装换了。这是春节期间,悠悠没事时弄出来的。
王奶奶在家等着姥姥,她看见姥姥就说:“妹子,俺回来两天了,就等着你来那。”
姥姥她俩唠着磕,在厨房做饭。悠悠看到王奶奶家的房檐下挂着羊油,就想起了王奶奶烙的羊油饼,王奶奶立即和面,烙起了羊油饼。
吃着喷香的羊油饼,喝着菠菜鸡蛋汤,悠悠的肚子撑的溜圆。王奶奶揽着她,给她揉着肚子。
姥姥看着她,嫌弃的说:“你都多大了,还跟个孩子似的,碰到可口的就吃撑。咋光长个子,不长心眼,真愁得慌。”
下午一点,姥姥带着悠悠就告辞了。走的时候,王奶奶邀请姥姥,二月十八来参加两个重孙子的抓周礼。
副食门市里,已经有了蒜苗、芹菜和油菜,姥姥一样要了一筐,还要了些蘑菇、木耳、金针等干菜。
到了平城,悠悠给果树施肥。姥姥带着一筐美国大腰果的苹果,四袋奶粉,去了杨奶奶家。
杨奶奶要了3000条纱巾,2000双袜子。她说:“妹子,现在天也暖和了,俺就跑着买这些小东西,那天也得卖出去好几十件,这可就能赚好几十,比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都多,俺一家子咋着也花不完。
俺那小姑吧,跟着俺跑习惯了。也出来活动活动,家里的两位老人,看她精神好,心里也痛快。妹子,二老让俺给你捎个好,他们感谢你。”
杨奶奶晚上在悠悠家睡的,姥姥把院子里苹果苗剪枝的事情托给了她。“妹子,你放心吧,俺保证给你办好了。”
第二天,娘俩在门市里买足了东西,又去了批发部,主要是买过年剩下的各种名酒。工作人员还是挺欢迎的,毕竟,这些酒价格相当高些,平时没人啥得买。
到洪城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娘俩先去了批发部,在这里不仅买到了名酒,工作人员竟然买给了一箱麦乳精。
悠悠那个高兴,现在麦乳精可是紧俏物品,质量也是杠杠的,真材实料用牛乳和麦片做的,适合姥爷这种体质差的人补养。
在饭店吃过午饭,悠悠回到自家院里给果树施肥,把各种建材放到了院子里。姥姥带着一筐红富士苹果,去了罗新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