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夫子为何捞钱

  一声当堂杖毙,就连陈初六也没想到,堂外百姓如决堤的洪水般涌了进来。之前那些跪在一旁伸冤的,也都是朝杨赐冲去。很快,杨赐就淹没在了人群的拳头之中。
  堂上衙役,退到一旁看着,刚下轿到底晏殊,愣在了当场。杨赐肯定是活不成了,可他死则死矣,剩下的人怎么办?堂堂国舅,被百姓乱棍打死。晏殊心里不由得开骂:龌.龊小人,死也不让人安生!
  不多久,杨赐成了血肉模糊的一团。百姓们确认这杨赐死得不能再死之后,都拜倒在地上,高呼青天大老爷。陈初六愣了片刻,止住了大家的呼声:“杨赐已死,余恶未除,诸位百姓,请给朝廷一些时间,除尽余恶。”
  “青天大老爷!”百姓再拜,渐渐离开了衙门。晏殊沉着脸,看着这一切,待百姓走后,晏殊气急败坏走了过来:“知应,你要气死我了,何不慢一步,慢一步就好了!”
  “我怕辜负一片民心啊。”陈初六淡然道:“晏学士,我陈某有罪,不辩解,你绑缚我押入京城吧。”
  “你……我也想好好惩罚惩罚你,可如今谁敢呐?谁敢动你,就是和应天府万千百姓作对。”晏殊叹了口气:“也罢也罢,皇上让本官清查应天府大旱不报之罪。”
  陈初六知道这晏殊不是坏人,一边解开自己的府尹官袍,一边问道:“刚才的圣旨是什么?”
  “诏你协同办理,清查大旱一事。”晏殊摇了摇头:“算你运气好,现在有罪也变成没罪了。不过,你这巡学私自逃走,到这里买官当,这一件事抹不过去。”
  “嘿嘿,谁能证明我逃了?”陈初六脱下府尹的衣服,露出来了巡学的官袍,把脸上的胡子什么的都扯掉,笑道:“你看,我只是巡学而已,那买府尹之人是谁,我也不知道啊。”
  晏殊无语,看着地上已经成了肉泥的杨赐:“这东西,也是活该。知应,他的罪证可已经查得?”
  “铁证如山!”陈初六回到:“不过,应天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这一死,就把往常那些赃官给遮掩过去了。我还查到一事,杨赐搜刮之钱财,有八成送往天武军总指挥杨知信的手里。”
  晏殊脸色愈加难看起来:“你这是给本官捅了一个多大的娄子?天都要被你捅烂了!却叫本官来补天……”
  “杨家账册财产,都在这里。晏学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定是能理清楚里面的事。”陈初六笑了笑:“哦,对了,这次买官的花费,我还得找人报销,就不陪晏学士了。”
  晏殊白了一眼,坐在乱哄哄的大堂上,看那衙役问道:“还不速速清理干净?再叫六房三班的领头过来,我有话要问。”
  这边晏殊苦不堪言地帮陈初六擦屁股,而陈初六则欢脱地跑到了杨赐藏金银珠宝的地方,将杨家大小仓库,全部封了。买五天府尹,花了五千两,买府仓司库、课税司这俩官,花了八千一百两。
  虽然陈初六只给了定金,但报销的时候谁知道呢?陈初六也看不上那些个银锭马蹄金,他只拿银票地契。
  包拯看着陈初六捞钱的模样,不由得产生了三观崩塌:“夫子,你惩处杨赐,本是为了百姓,可为何又自己深陷这些金银俗物之中?”
  “俗物?啊呸,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陈初六倒着手指开始算账:“因为杨赐,我只身冒险与饥民谈判,这可是有生命危险的。因为杨赐,我差点被人毒死在皇城司。因为他,我不得不冒着砍头的风险为民除恶。夫子我损失这么大,回点血不应该吗?”
  “可是……夫子你也拿得太多了。”包拯看着陈初六手里一大堆票据。
  “放心吧,我看不上这些钱财。”陈初六笑道:“应天府遭受大难,不少学校也遭受了波及。这些钱财,反正也是要充国库的。若是让朝廷从国库拿钱重办这些学校,时间会很长。如此一来,多少学子会与圣贤之言失之交臂?
  “再说了,你别看我手上这些钱多,这要是从皇上手里,一步步下放到百姓手里,还不够那些官过手一遍。”陈初六回到:“这一路巡学,咱们可以在路上捐献,如此兴学助民,怎么能叫陷于俗物之中呢?”
  众人似懂非懂点点头,剑云在一旁笑骂:“瞎说八道,捞钱就捞钱,还说这么多歪理,你这臭小子可别瞒着雅儿藏私房钱。”
  “师娘,你拿了什么?”陈初六问道。
  “不告诉你。”剑云哼了一声,带着杨开转身离开了。陈初六无奈,摸摸鼻子对自己这帮人道:“别傻看着了,你们也拿点吧。”
  包拯依旧是不肯拿了,欧阳修和高阳他们,则是嘿嘿一笑,顺手摸走了几个值钱的玩意儿。
  回了本,给陈长水准备了聘礼,等回宋城之后,就让他完婚。还剩下三万多两银子,陈初六则另有打算。如他所说,陈家有钱,这点钱他看不上。
  但陈初六是个活脱脱的铁公鸡,要想让他拿自己的钱去帮别人,太难了,想都不要想。可若是让他劫富济贫,他就成了热心肠,十分乐意。
  这三万多两银子,就是劫富济贫。一部分用来助学,一部分则用来推广占城稻。
  占城稻抗旱,生长周期短,应天府的百姓,现在是一无所有。从现在到明年粮食收获,都只能打短工,或借粮吃。这占城稻能缩短这一时间。
  上次陈长水回老家,知道占城稻在临川试验种植成功了,有了很多种子。如果能借着三万两银子将占城稻推广开来,那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虽然陈初六不承认是自己买下府尹判了杨赐的死罪,但应天府百姓耳舌间,却流传起了他的故事。不少人家,供奉起了陈初六的长生像,求子求财……
  还有地方,让这一年中生下的孩子,都姓了“陈”。因为若不是陈初六除去杨赐,那些买官的人,就要把他们家搜刮破产了,那孩子自然是死路一条,陈初六是这些孩子的再生父母!
  朝廷那边,对杨赐之死,又岂是用一个“惊”字了得。
  御史闻风而奏、弹劾陈初六十大罪状,杨知信则 在殿中力谏处死陈初六。而以冯拯等人为代.表的的文官,则是力保,大有“要杀陈初六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的气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