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左思右想难猜透
约摸到了下午两点多钟,潘剑冬跟豆豆被两位差人带进了政府衙门。中午没有进食,又走了如此远的路,这一路下来,连两位差人都有点喊苦不迭。一进衙门的大门,他们就东倒西歪地坐到了大堂旁边的椅子上。哗哗地喘着粗气。惹得提前回来的几位差人直翻白眼儿。
豆豆却远没有他们两个那么疲倦。那个漂亮的灯笼一直提在她的手上,每隔一会儿,她就会把它提高一点,转上几转,看一眼那一对喜气洋洋的福娃娃,一男一女那么搭;接着再看一眼那些子粒饱满的豆荚,乐得开了花;最后还要再看一眼那大大的“豆”字,笔体潇潇洒洒。
豆豆认识的字是有限的,但她很庆幸,大娘在她很小时,就教她和天良哥识字了。华天良在学习文化上一直不是特聪明的那种,总是反应慢半拍。豆豆比天良小得多了,可是,那些字她却总是能够清晰地把它们记住。而且,从此没有忘下。
更让豆豆忘不掉的,是大娘第一天教他们识字时,就是教得他们两人——“豆、国、梁”三个字。
“豆豆”和“天良”是他们俩的名字。大娘讲:“就是其他的字先不学,也要先把这三个字学会了。这是你们的名字,到什么时,人都得自个认识自个个儿。把这名字认准,一写就是一生。”这是大娘教给他们的三个字,也教给了他们做人的道理。让豆豆把它们一同记在了内心。
这灯笼,和灯笼里所隐含着的全部,都让豆豆的内心暖暖的。这种暖,让豆豆的身上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一旦被这种力量充盈着,这几十里的路程,又算得了什么?即便将要对着的,又是一次与华家桂和马大人的对峙,但这一次,豆豆却觉得自个的内心有了底气。对于又一次的过招,她也从一心只思着带潘剑冬逃跑,到没有丝毫的恐惧对着全部。
这种进步,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豆豆明白:这种改变,是潘剑冬带给她的。
……
“哥几个,进去帮着回禀大人一声吧,把咱们俩可给累坏了。”坐在那里用手给自个扇风的“周瑜”对着几位先回衙门一步的兄弟们讲道。
“那赏钱全是你俩拿,又没咱们的份,不就是跑几步腿吗?你还要招呼哥几个呀?歇够了,自个去!”肥墩差官首先讲道。
“那你呢?每次哥得了赏,你可没少跟着吃香的喝辣的,这次,替哥跑趟腿,如何样?”肥墩支不动,“周瑜”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小跟班的身上。
“哥呀,不是我不想去。我也累呀。刚华老爷又给大人送了一四扇屏,全是我帮着那些人搬后院里去的。到现在,兄弟这腿肚子还转筋呢!”小跟班的答复同样在迂回中就把路给堵上了。
“好,好!哥几个就如此干,就如此干,你们都累。活该我跟‘阿闷’就是受累的命,我不用你们,我自个去回。”
哥几个的反应让“周瑜”也发了狠,他一边如此讲着,一边站起来,拉了拉长衣,开始往后院走。
“哎?!兄弟,别急呀,他们不去,我可以去,别一个个弄得跟看不得你俩好似的。全是自家兄弟,不就是去后院回一声吗?你再继续歇着,我替你去……”下巴上长着小肉瘤瘤的差官看到“周瑜”已经开始行动,人都走出几步了,刻意如此招呼着。
小肉瘤瘤嘴上讲的是要替“周瑜”去后面回大人事儿,可人却没有动窝儿的意思。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在最适当时讲最适当的话,貌似要帮“周瑜”,内里却依然是在奚落他。
凭着“周瑜”的脑袋瓜,自然能知道小肉瘤瘤的心中所想,因而,只能心中烦闷,表面上还要依然装作感激地讲一句:“谢过大哥的深情厚谊了,小弟我还勉强能应付得过来,依旧我再亲自跑一趟吧!”
安候时间当是太久,最主要的是,“周瑜”和“阿闷”想要见到马大人和华老爷的心比豆豆和潘剑冬都要急切得多。那些赏钱正在向他们招手,他们自然不想让自个一直坐在椅子上休息,也不想只依靠他们那几个靠也靠不住的兄弟。他们必须让自个的行动快一点,更快一点,才能让自个早点安心下来。
……
马大人最后腆着他的大肚子,穿着他那身让他看起来越发臃肿的官服大摇大摆走了出来。在堂案中央的椅子上正襟危坐。
华家桂,就跟在马大人的后面,一脸得意的神色,也是狐假虎威的走了出来。马大人冲着他做了个手势,华家桂也就顺着马大人手指的方向,坐在了堂下的一把椅子上。
一心等着领赏的两位差人,则屁颠屁颠地,跟在最后面,强绷着不让自个笑出来。劲头十足的分列在马大人的左右。那赏银的诱惑是他们忘掉了全部辛苦,精神的立在那里的最大动力。
全部像都已就绪,马大人却并没有马上要审潘剑冬和豆豆的意思。
他像还在等什么。或者,是在等一个人。
不多久儿,果然从后院的脚门,又出来了一位。只见此人的辫子油油的盘起来,就如同女的头上的髻。他的鼻梁上架着一个眼镜,镜框很宽很大,看人的眼神里有几许像是在窥视。走起路来,山羊胡子一翘一翘的,颇有几分滑稽的味道。他穿着亮亮料子的长衫,怀里还抱着一个大大的记事簿。
“陈师爷,就等你了。”马大人对着方才走出来的人讲道。口气虽算不得恭敬,但也能看出马大人对此人的看中。
“大人,在下这不是来了吗?我们现在马上开始?”陈师爷加紧了步子,立在了马大人的身旁,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询问地讲道。
“马上开始!”马大人答复。
“周瑜”立马搬过一把椅子,放在马大人的旁边,陈师爷也很自然地坐了上去。
“陈师爷,这位自称是大夫的家伙,由于跟前的这个小姨妈,伤了华老爷家的少爷,现在,‘周瑜’跟‘阿闷’把他们抓回来了,我来问你来记,咱好好审审他们。非得给华老爷出出这口气不可!”马大人脸转向华家桂座位的方向,看了一眼,坚决地讲道。
华家桂坐在下面的座位上,听了马大人的话,重重地点点头。他瞥着立在眼前的潘剑冬和华豆豆,一脸不屑地讲道:“马大人,我明白你是青天大老爷,肯定能给我当家做主!专门惩治一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胆大包天的家伙!”
陈师爷在一旁,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马讲话。
他的眼神,还在定定的瞧着潘剑冬。内心像打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小九九。
马大人见陈师爷已经把纸笔都备好了,即便他没有回应自个适才的提议,也直接开始了审问。
“下站者何人?姓氏名谁,报上名来!”
“我喊潘剑冬。”
“我喊华豆豆。”
“男喊潘剑冬,女喊华豆豆。”陈师爷听了马大人和潘剑冬、华豆豆的一问一答,果然开始在记事簿上写了起来。
他一面写,还一面嘴里小声重复着潘剑冬的名字。潘剑冬三个字刚一落定,他马上就跟想起什么似的,随即又抬起头来,目光再一次定格在潘剑冬的身上。
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穿着难得一见的外国洋装,显得与这座老旧的老市格格不入。短短的干练的短发也像与这座城市的风格极不相衬。对着被抓进衙门如此的大场面,潘剑冬丝毫没有一点慌张的神情。他身上的这全部气质都让陈师爷不得不去想——这个年轻人,肯定不是一般人物,他,该不会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少爷吧?在没有弄清他的身份之前,可不能轻举妄动。
不了解官场的人,不会知道,几乎悉数的大人身后,都有一位能撑事的师爷。就比如这位陈师爷——了解这个城内悉数的官员网、富豪网、乡绅网,以及悉数与这三个网络交织的人群,是他份内的事情。
只有更详细更深入的了解如此的情况,马大人才能更好的断案子。——当然,这里,更好的断案子当是指完全公平公正合理的做出裁决,而是指怎么让马大人多捞些油水,少惹些麻烦。如此,悉数跟在马大人身后混的这个小集团也才能一同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
虽然陈师爷打从进到这个衙门里,从开始为马大人做助手开始,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如此的工作,可他随时还在搜集、整理着直属这座城市的悉数利益网络线索。他的学习是不间断的,他要学会不断适应这个网络全部崭新的变化。
这一次,陈师爷又在苦苦的思考着。由于有了对潘剑冬富家公子的初步判断,在马大人又接着问那些杂七杂八的问题时,他甚至完全没有跟上节奏,一个字都没有记录下来。
他只是一直在自个问自个:早就听讲城里第一有名的大夫,富贾一方的潘升职大夫家有位公子,大约有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去法兰西留学了。如同那个名字,就喊潘什么东。中间的那个字,已经记不太起来了。面前的年轻人,不会就是他吧?要不然,一个年纪轻轻的大夫,如何如此现代,又有这般的胆量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