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章利欲难安(上)

  待长子走后,钟允章长叹一声,又呆坐着,脑海里一片空白。
  自己刚中进士后,毫无背景,于是只是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负责起草圣旨招书,多年不迁。
  索性自己文笔不错,每被夸奖,名气愈大,被当时皇四子看在眼里,待其继位后,凡诰敕、碑记和上表朝廷一切文字,多由他执笔。
  如此一来,名气一直在上涨,甚至传到了国外,于是越来越受到皇帝的重用。
  被认命为工部郎中,知制诰。
  待到先帝派他至楚国求亲,求亲不成,但他却充分了解楚国的国情国势。
  楚王马希广新立,弟马希萼起兵于武陵争位,兄弟阋墙,国将衰亡,于是就建议皇帝乘机攻楚。
  先帝很信任他,听取了这个建议,决意用兵,派招讨使吴怀恩为帅,率兵图楚。
  几年间,先后夺取原属楚国的贺(贺县)、昭(昭平)、蒙(蒙山)、桂(桂林)、宜(宜山)、梧(梧州)、严(来宾)、富(富川)、龚(平南)、象(象州)、柳(柳州)、郴(湖南郴县)、连(广东连县)13州地。
  于是越来越受到重用,待他恩遇日隆,采纳朝臣奏议命他为皇太子师。
  皇帝继位,推恩旧臣,十分礼遇他,升他为尚书右丞知政事,位列宰辅。
  随后,宦官当政,朝政一片灰暗。
  这时,一位年轻人率领着几千杂兵,打败了禁军,掌握了整个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他的做法。
  逐渐的,连北方的潘将军也被拿下,当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副都督,整个岭南已经掌握在他的手里,任他取舍。
  征占城,复安南,都是他的手笔,前不久,他称王了。
  接下来,他自然知晓是什么了,但心中一直过不去这道槛。
  作为官场人物,在这个乱世,礼义廉耻早就被识时务者为俊杰占据,而他不一样,他是个读书人,“忠君”一词,跨越过去很难……
  在这个纠结的时刻,还是让两个儿子先走吧!
  首相的钟允章很纠结,但作为次相的崔泉而言,选择却很果断。
  待中原的消息传来,大名鼎鼎的大周国消失了,禁军大将赵匡胤继位,首先在崔泉心里响起的,不过是又一个武人登位罢了。
  但,架不住联想啊!
  被封为薛王的李都督,也是一个武人,也是功勋赫赫,挟天子以令诸侯玩极其娴熟,又懂得分寸,晓得分权,整个岭南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地被其掌控。
  两人都是一样,掌控了禁军。
  改朝换代,这个词猛然的就出现在他心头,水浇不灭。
  所以,他心动了,在大势面前,他一点也不敢反抗,只想顺从大势,从而为自己及家人,捞上一笔。
  有什么功劳,比得上从龙之功吗?
  但,这又需要分寸,光是自己谋划,若是人家无心,那不是白打算了?
  于是,他就派遣人接触了一下薛王府的管家李安国,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意图。
  李安国就见了李嘉,如实转告。
  “皇位?会不会太早了?”这种事情,李嘉也不在乎保密了,直接把王宁王判官,射声司吴青,以及几位禁军中的高级将领找来,共商大事。
  “中原历经大变,周国灭,宋国兴,但未曾更改的是,中原国势日隆,兵甲日坚,岭南一隅之地,若不能同心,迟早会被吞并!”
  王宁沉着脸,对于推翻南汉并没有直接发言,反而间接说起了天下大势:
  “天下诸国,首推中原,次为唐,岭南地域虽广,但尽为蛮荒之地,兵不过数万,丁不过百万,若是不变,中原俞强,诸国愈弱,难免被一一吞并,请王上三思!”
  这番话,令李嘉想起了三国时期的蜀汉,诸葛亮穷兵黩武,屡屡北伐,激起了整个蜀地的反对,并非他不体恤百姓,而是若不北伐,以攻代守,以魏国半个天下之势,和平就等于让他回血,兴复汉室就越难了。
  此时的岭南也是如此,要是想拜托困境,就只能以攻代守。
  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岭南只能有一个皇帝。
  随即,李嘉目光又看向了吴青。
  吴青瞬间一激灵,连忙说道:
  “六十州中,心向刘氏的不足一半,各州团练也换了个遍,西北边军也在掌控之中,未起过乱子……”
  吴青作为射声司指挥使,负责监督地方,自然明白李都督的所想,一五一十地汇报着。
  “京城安稳如样,禁军也未曾有事!”
  李都督目光一扫,田忠立马出声说道。
  “只有钟相公有些反常,其子连夜收拾衣物回家,说是代父祭奠先祖……”
  “钟相公就不用管了,派人看管好,有人接触立马汇报与我!”
  “这个天下,万几重担,实在是非常人所能担起,我又何尝不想悠哉于山野之中,垂钓为乐,但,天下万民,历代列祖列宗之嘱托,实难拒绝,想起这些,我,寡人夜不能寐啊!”
  李嘉叹了口气,一脸的愁绪。
  “实不相瞒,寡人乃前唐睿宗之子、玄宗之弟,薛王李讳业之后,岭南节度使李讳知柔乃寡人之曾祖,李唐皇室后裔!”
  “大唐数百载江山,灭于黄、朱二贼之手,多少夜间,寡人泪湿于枕,常叹息于懿、熹,天不绝唐,上天庇佑于我,才依稀有见大唐光复之日……”
  这么一堆话说完,其实就是表达两个意思,自己是天命所归,你们不要有啥负担的,尽情的为我效力吧!
  第二个则是对第一个的强调,我是大唐后裔,这个天下以前就是我家的,如今不过是重新收回罢了,大唐光复之日不远,你们要认真努力啊!
  “臣等自当效力,为我大唐复兴披荆斩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众人也不是傻子,李嘉都如此挑明白了,他们也愿意配合,重新树立大唐这个招牌,心无旁骛地进行造反这个大业。
  望着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心腹,虽说能力参次不齐,但忠心是可见的,大唐的复兴也是指日可待的。
  “必不忘诸卿之力!”
  李嘉一脸感动地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