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685节

  尤其是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虽说搬走了一部分的关键设备,抓走了几乎所有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但所有的炼钢、炼铁高炉基本上完整无缺,虽说短时间之内只能停产,但基本上只要日本人想维修,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即便是产能无法恢复原来的产量,但经过维修,还能够保持一定的生产能力。虽然为这两个钢厂的选矿设备,不是被搬走就是被炸掉。但日本人依旧可以想办法,甚至是采取残酷压迫人力的方式,恢复矿山的产能。
  此次对鞍山和本溪钢铁工业的破坏,在郭炳勋看来还远远的达不到彻底破坏的程度。以日本人的国力和技术能力来看,只要三年之内南满不易手。只要本土的基础工业不遭到大规模的破坏,这些钢厂就能恢复元气。
  可无论郭炳勋怎么询问杨震,杨震却就是一句话,这些工厂是日本人通过残酷压迫中国人,依靠从中国掠夺回来的大量财富建立起来的。它们的真正主人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破坏容易,但是建立起来就难了。
  抗联从美国人手中成体系的买来了全套的二手炼钢厂,依靠大量的美国技术人员,建设一个年产不过五十万吨的钢厂都如此的吃力。更何况规模要大的多,产能和产量也要大的多的鞍山钢铁工业。
  现在一旦破坏,等战后等这些工厂回到中国人的手中之后,想要恢复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如果现在彻底的破坏鞍山和本溪的日本钢厂固然容易,以军区直属侦察旅的能力,几吨炸药就可以解决。
  但在中国本就缺乏这些现代化的工厂,自己人重工业几乎为零的情况之下,要是自己在把这些工厂炸掉,从长远看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并不有利。毕竟这些工厂早晚都会回到中国人手中,如果现在炸掉抗联对中国人的未来再犯罪。
  至于郭炳勋对日本人还是有足够能力,在三年之内让这两个钢铁厂恢复元气的担忧。杨震只是告诉他,最多再有一年,自顾不暇的日本人别说恢复这两个钢厂的元气,自己能不能熬过三年都不知道。
  而且基础设施重建容易,但是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培训难。除非日本人不惜削弱本土和朝鲜的钢铁产能,从本土的八幡钢铁厂和朝鲜的清津钢铁厂抽调工人支援,否则在本土钢铁工人都要征兵的情况之下,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在几年之内恢复这两个钢厂。
  当初在策划这次行动的时候,他对这两个钢厂破坏程度现在的要求不高,两年之内不能恢复生产就足够了。至于两年之内,杨震坚信到那个时候,这两个钢铁厂肯定已经回到中国人的了。现在彻底的破坏,到那个时候再建设就难了。
  至于短时间之内日本人恢复一两个高炉,每年多少炼出一些钢或是生铁来,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不大。而且钢铁产业是讲究上下游配合的,连为这两个钢铁厂配套的选矿设备都没有了,日本人恢复起来恐怕更加的困难。
  杨震的回答,让郭炳勋不明白他那里来的那么大的自信。尽管日本人早晚有一天会被彻底打败,对于这一点郭炳勋从来不怀疑。但要说三年之内就击败日本人,按照日本人现在的势头来看,应该不太可能。
  两年之内日本人丧失完整的工业能力,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以日本人的赌徒性格决定了他们不连裤子都输掉,是绝地不会认输的。按照郭炳勋的推算,彻底击败日本人最快应该在五年之内比较现实。
  只是郭炳勋询问杨震这个判断的依据时候,杨震只是笑笑的回答他,他对自己亲手锻造出的这支新抗联有信心,对中国人的血性有信心。杨震尽管不吐口,但郭炳勋也清楚,这只不过是一部分的原因。
  但真正的原因杨震死活不说,郭炳勋也就没有办法深问。不过虽说有着大量的疑惑不解,郭炳勋却依旧无法否认这场突袭战的经典。而作为一支大军的参谋长,也同样是灵魂人物之一的郭炳勋,更看重的是此战对整个战局未来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
  只是无论战役策划和实施的再完美,可正像东北人民政府的那位主席说的那样,在战役发起之前总得提前打一个招呼吧,得给人家一个安置的时间和准备。不能让这些工人刚到根据地,工人还在想办法安置之中,抢运来的机器设备还没有安装,马上就要求生产吧。
  这厨师刚上任,菜刚买来,就着急要吃饭,这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想了想,郭炳勋还是很善良的没有将所有的实情都讲出来。尽管他也知道,即便是知道了后续的这些麻烦事情,以杨震的性格来说,也会很不以为然的。
  可郭炳勋还是决定这件事情暂时先到此为止,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既然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那么还是让地方政府去头疼吧。既然现在军区已经退出了对地方工作的插手,那就彻底的退出,就不要再一次插手了。
  只是尽管感叹此次战役的经典,郭炳勋对于军区直属侦察旅在此战之中损失过重,却很是头疼加心疼。此次行动取得的成果相比,虽然付出的代价比较大,但与收获相比,真正的效费比其实还是比较高的。
  可这个代价尽管还是合适的,但郭炳勋依旧是对军区直属侦察旅在此战之中的损失,一阵阵的肉疼。这个旅自组建以来每战必从,别的部队休整,他们还要参与各种秘密行动。但这一战付出的损失,就相当之自组建以来的伤亡之和,怎么能不让郭炳勋心疼加肉疼。军区直属侦察旅此战之后,恐怕得修养好一阵子才会恢复元气。
  郭炳勋不仅仅是心疼这支苦心培养出来的战略尖刀部队的损失,他更担心有些武器装备和人员落入日军的手中。牺牲和失踪的人员,遗体并未能带回。谁又能担保此战之中,没有人被俘。一旦日军掌握了这种非常规作战方式,才真正的会给抗联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和危害。
  尽管李明博信誓旦旦的保证此战之中,他的部队所有牺牲人员所携带的装备,无法携带的都已经全部毁掉,队员也绝不会活着落入日军的手中。但战场上谁能保证,这支部队就没有一个人员会被俘?
  尤其是这支在此战之中,在所有行动之中都起到尖刀作用,在行动打响之前就渗入敌占区实施摸底。第一支攻入鞍山昭和制钢所、本溪湖煤钢公司、抚顺人造石油厂和特种钢厂,以及第一次攻入奉天的部队。
  军区直属侦察旅的所有参战部队,在此战之中都是以中队为建制分散活动的。而且都是战役打响之前,就已经先行秘密渗透到了几个城市的外围。甚至有一部分工矿,比如弓长岭铁矿、本溪湖的田师傅煤矿,在战役打响之前,就已经被秘密控制住。
  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行动,部队以中队为建制分散活动,作战地域涵盖了奉天、抚顺、辽阳、本溪这么大的地域。他就能保证所有的战局他都能控制住?没有一个人被俘?伤亡大不可怕,无论损失再大,只要骨干保留下来,都可以事后弥补。
  但是一旦这种作战方式,被日军完整的获得。配属的一些秘密武器装备,被日军缴获、仿制,那么才是最致命的影响。以日本人目前为止还是相对较为雄厚的国力,一旦有学有样,那么对还处在成长期的抗联,甚至是关内各个敌后根据地的威胁可就太大了。
  尤其是一些因为抗联的财力与生产能力,只能小批量生产和装备军区直属侦察旅。而无力大量生产,装备全军的装备,一旦落入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抗联的日军手中,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后患?
  对于郭炳勋的担忧,杨震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对于他来说这种作战模式,在抗联已经多次使用的情况之下,其实对日军来说已经并不能算是陌生。只不过以前在某一个战场,投入的最大规模使用,最大也不过是中队一级的。
  这次集结与投入的兵力数量,的确对于特种作战来说规模是空前的。但是这么多年的交手下来,日军虽然一直没有能找到对付这种特殊作战模式的办法,但是以日军的反应能力肯定已经不在陌生。
  至于武器装备被缴获,对于杨震来说,也并不是很担心。战争吗,有战争就会有伤亡,有伤亡就会有武器装备落到敌军的手中。特种兵也是人,即便受到再精良的训练,他们也依旧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
  自己虽说采取了种种必要的手段,甚至专门研制并配发了专门用来自杀的光荣弹。但谁也不能保证在这场漫长而又残酷的战争之中,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特种兵就真的不会有一个人被俘,而被俘的人员之中,就完全没有一个人会叛变。
  无论这个人受过多少政治教育,无论这个人受过多么严格的反审讯训练,无论他们的意志多么的坚强,但他们毕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会有弱点,有弱点就很容易被人利用,就必不可免会出现被俘叛变的事情来。
  第1748章 杨震的自信
  但杨震对郭炳勋的担忧,却很是不以为然。因为杨震坚信自己培养出来的这支有着钢铁意志一样的部队,无论形势再恶劣,作战环境再残酷,都绝对不会有人会被俘。对于这一点,杨震无疑是相当的自信。
  因为这支部队,是他一手训练和培养出来的。没有任何人,比他对这支部队更加的了解。他坚信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这支部队,在任何的时候,面对任何一个对手,都会有钢铁一般的意志。他们的意志力,比日军更加坚韧、更加刚强,面对任何的困境,都不会去屈服。
  这支部队是杨震一手锻造出来的,也是一手训练出来的。即便是到了现在,杨震对这支部队投入的精力,也是其他的部队比不了的。所有的条例、条令,以及所有的作战理念,都是杨震一手拟定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杨震对这一点相当有自信。
  至于武器装备被日军缴获,甚至是仿制用来对付抗联,对于日军的了解,让杨震一样不以为然。的确直属侦察旅的武器装备,在目前全世界来说,都是最先进的。如果有着健全工业体系的日军想要仿制,短时间之内可以大规模的换装。
  但正是因为这些武器的特点,才让杨震最不担心的。对于一贯讲究一支百发不中的步枪,不如一支百发百中步枪的日军来说,过于强调射击精度和射程的手动全装药步枪,才是最适合他们国情的。
  而且对于一个有着完整装备体系的国家和军队来说,即便直属侦察旅的部分装备落入日军手中。但这些以轻武器为主的装备,对于日军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用。因为改变一个国家的武器装备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对日军这样一向过于强调符合本国特点,本身观念又比较保守的军队来说,在战时改变轻武器装备的体系,根本就不可能。轻武器生产数量巨大,在弹药不通用的情况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轻易的更换。
  让一支过于强调武器精度,却对射速不屑一顾。尽管屡次吃过大亏,但依旧痴心不改。在武器研究上却偏偏好剑走偏锋的军队,改变传统观念,那里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哪怕是小批量生产,也不会浪费那个资源的。
  而且对于轻武器这样,装备数量巨大的武器,在战时更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日本人精密计算到骨头里面的习惯来说,即便是想要学抗联这种作战模式,他们也不会为了这支注定规模不会太大的部队,改变自己武器装备的体系。哪怕是少量的装备,也不会做任何改动的。
  就像其去年新装备的百式冲锋枪,明知道其使用的八毫米南部子弹性能很差。但却在自己有着相对强大生产能力的情况之下,过于强调与其大量装备的南部十四式手枪通用。而依旧不愿意更换口径,配备性能更加优良的弹药。
  而且这支冲锋枪不仅安装了两脚架,还安装了最远射程标示可达到一千五百米的标尺。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支冲锋枪与日军所有的步枪和轻机枪一样,都安装了刺刀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日本陆军制式三零刺刀去与敌军批刺刀。
  让冲锋枪有拼刺能力,恐怕全世界独此一家。想想端着那么短的冲锋枪,去与比他们长的多步枪拼刺刀,不能不让人感觉到极其可笑。就像他们最新式的九九式轻机枪,也安装了刺刀座一样。拎着几十公斤的轻机枪去拼刺刀,也就日本人能干出来。由此日军高层的保守和固执,可见一般。
  这个直属侦察旅配备的武器,虽说与抗联野战部队有相当的不同,但是在弹药上却是通用的。而且机枪一类的装备,基本上都差不多。这是抗联所有部队维持弹药供应的保证,也是减轻军工生产压力的一个重要步骤。
  而日本人除非全面大规模给全军换装,否则根本就不会为了这么一点装备,新开一条生产线的。正是因为对于日本人一贯吝啬的习惯很是熟悉,杨震才坚信日军即便成立特种部队,也不会为他们配备和抗联一样的装备。
  四零式自动步枪是抗联的制式装备,几次大战下来,落入日军手中的数量肯定发不在少数。但却从来没有看到过日军装备类似的武器,说明日军压根就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的仿制。也并未进行太多的研究。
  日本人就连精度和威力,以及射速虽说略逊色于这款步枪,但除了射程比较近之外,无论是射速和射击精度,都完全满足日军需要的抗联大规模装备四零式自动步枪都不肯仿制。那里还会更换这种既有冲锋枪和机枪的射速,但精度又比手动步枪略显不足的步枪?
  那对于资源紧张的大日本帝国来说,岂不是太过于浪费子弹和精力?尤其是眼下日本人将战火已经从中国,点燃到了整个太平洋与印度洋,资源更是紧张的时候,更不会换装这些即不节省子弹,又不能进行白刃战的武器。
  抗联大量装备自动步枪的原因是因缘际会,除了原本的轻武器口径过多,不仅严重的影响到军工生产,而且也给使用上带来很大的困扰。而单独装备几种制式步枪中的任何一种,又数量上无法满足需要。
  在还要抽调大批的装备和弹药,支援关内兄弟部队的情况之下,更是难以为继。而且对于杨震来说,以现有的军工生产能力,一是短时间之内无法满足全部换装的需要。二,进口高价的枪钢生产那些落后的武器,他也实在受不了。
  同时与美国人的交易之中,又被美国人扣押了一笔交易抵押金。这笔钱搁在美国银行里面,对于杨震这个特别了解美国人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个保险的举措。但美国人又坚决不肯撒手,想要转为现汇相当的困难。尤其等到战后,没准美国人找借口直接将这笔钱扣押。
  在多方考虑之下,杨震最终下决心利用美国人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将名义上是属于自己,但是实际上很难真正能拿回来的这笔钱直接给部队换装。反正以美国人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于这种制造并不复杂的武器来说,一年几十万的产量还是可以保证的。
  在这批轻武器全部运回东北之后,杨震又以部分款项,将美国人用来为抗联生产轻武器的生产线,全部买了回来。统一繁多的轻武器口径,减少后勤的压力,也节约对根据地同样宝贵的铜材。并将这笔被美国人扣押的资金,套购成部分的装备也算是一种一举两得。
  抗联的换装是一种阴差阳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对于日军来说他们没有这样的压力,同时再加上没有急需换装的必要,以及内心对中国的蔑视,他们是不会装备这种抗联制造武器的。
  至于榴弹发射器一类的特殊装备,有着掷弹筒一类生产更为简单,其自认为威力更大的武器,同时也是日军制式装备的性能差不多的武器,日本人也未必看得上。真正担心的武器装备,只有抗联只装备了直属侦察旅的那种手持对讲机。
  但这种对讲机制造费用巨大,然而除了轻便之外,又有着有效通讯距离短,易受干扰的特点,也是一贯在武器研发上吹毛求疵的日本人看不上的。最关键的是这种看起来轻便的通讯设备,离开抗联制造的小型中转电台,几乎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即便日军缴获了一两部,并进行一定的仿制,但搞不到中转机,恐怕也不会大规模的采用。相对于更加倚重无线通讯设备的抗联,日军在战术通讯上,似乎更加倚重野战电话。所以杨震对于郭炳勋的担忧,并未放在心上。
  至于日本人通过战俘掌握特种作战模式一事,杨震更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清楚除了一些作训参谋人员和高级干部之外,那些在这支分工明确的部队之中,只掌握自身需要掌握作战技能的一般人员,就算真的被俘叛变。日军军也无法掌握这支部队的全面的技战术技能,以及全部的战略战术体系。
  即便是有一些武器装备落到日军手中,但是不掌握完整的作战理念,空缴获那些武器装备除了展览,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作用。除非日军想要在这个时候,改变自己的装备体系,将他们的三八式和九九式步枪,也全部更换为自动步枪。否则这些武器到了日军手中,只能是研究、研究,或是吹嘘他们的赫赫战功。
  此战之中军区直属侦察旅,这支总部手中的尖刀部队伤亡的确大了一些。同时因为首次大规模的集中使用,又始终在最危险和最艰难的第一线作战。一些情况泄露出去,并非是不可能。
  这样的情况,对于这支部队的隐蔽性来说,的确很大的影响。虽然从此战的结果来看,这个代价付出还是值得的。但杨震坚持认为,泄露出去带来的风险更多的是日军会苦心计划,寻找对付这支部队的战术。
  至于他们真正去掌握抗联的这种特种作战运用的风险,恐怕他们还没有那个本事。特种作战可不是窥一斑,就能见全貌的。除非在有一定资料在手的情况之下,经过长时间下大力气去摸索。否则单凭一些掌握的一鳞半爪的毛皮,根本就难以真正的迈入殿堂。
  要是特种作战的战术,真的那么容易掌握,装备那么容易的配齐,那后世岂不是全世界都特种部队满天飞了?的确后世的特种部队,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但真正称得上强手的,就那么几支。
  大部分国家的特种部队,与其说是军队,还不如说是特警更适合一些。而且规模普遍都不大,有的甚至只有一个连级。特种部队的选拔和投入,一般的国家都很难真正负担的起。其战略战术,也基本上都是不传之秘。
  就算联合演习,别人不告诉你,就算在边上看着,你也无法真正的掌握。如果俘获一两个对方的特种兵,就能掌握对方的全部特种作战方式,那根本就不可能。因为每一个国家的特种作战模式,都是成为一个体系的。
  第1749章 日军的尝试
  特种作战不是培养出来一两个特种兵就是万事大吉,他是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和立体的整套作战体系。没有全套的理念和体系,就算你培养出来几个特种兵也无济于事。
  而这种体系,除了你俘获的是高级军官之外,一般的作战人员根本就不清楚体系真正关键在哪里。最多也就只能提供选拔标准,一些训练标准,以及自己掌握的某些方面的作战特长。
  想要通过俘获一些普通的作战人员,就培养和训练出一支真正的特种部队,那基本上是白日做梦。正是清楚的知道特种部队真正特殊在那里,杨震才对郭炳勋最担心的事情,反倒是不以为人。
  只是让过度自信的杨震,与有些担忧的郭炳勋都没有想到,郭炳勋的部分担忧并非绝对是杞人忧天。在此战过后,饱受这支部队带来的重创的关东军,虽然在此战之中没有俘获到一名活的成员。
  但根据此战以及以前历次与这支部队交手的经验,在抗联首次大规模实施特种作战的打击之下。倒也算是知耻而后勇,也着手开始组建了一支类似的部队。尽管不清楚抗联训练这支部队的训练体系,但是日军也靠着自己经验的摸索出一套的训练手段。
  同时在武器配备上,根据新出现的情况,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试图也制造出来可以与抗联抗衡的轻武器。但死抱着全装弹药观念,讲究远射和高精度射击观念不放的日军,在仿制使用六五子弹和七七子弹的四零式自动步枪失败后,给自己组建的这支部队配备的,还是日军制式的装备。
  尽管也配备了一些南部式的冲锋枪,并补充了一部分他们新研制手枪以及缴获的抗联苏式手枪,替换下来日军制式的,性能不可靠的南部式手枪。但大部分配备的还是日军制式的武器,最多只不过是将他们那种基本上与士兵身高差不多的步枪换成了骑枪。
  而且不仅武器装备还保持与步兵相同,对这支部队的训练方式,也不过是普通侦察部队训练方式上只做了少量的改动。重点放在了化妆侦察上,至于其他的方面并未比普通的侦察部队,有什么根本性的提高。
  关东军虽然组建了同样的部队,也采取了一些类似针对性的训练。但没有掌握特种作战体系,选拔的时候也只是从各个搜索联队抽调普通部队官兵,并未进行特殊选拔和训练的关东军,搞出的这支部队是画虎不成,连猫画的都不像,整个一个不伦不类。
  倒不是日军在步兵火力上,不想压制不住当面的对手。在组建这支部队的时候,对武器装备的压制和选择,也没有少折腾,而且进行了大量的新武器研制。但纠结于多方面的原因,最终配备的武器还是普通的步兵武器。
  日本大本营的观念实在是有些过于保守,虽然在战场上缴获了不少抗联的四零式步枪,以及两支抗联直属侦察旅装备的全自动步枪。尽管他们也承认这些轻武器的射速惊人,精度也很理想。
  但却对这些武器,使用有效射程只有四百米的短步枪弹很是不屑一顾。认为其有效射程太短,无法进行远距离的狙杀,并不符合日军一向的作战习惯。虽然射速高提高了单兵作战火力,而且因为弹药长度缩短,可以提供携带的弹药数量。可这一个缺点,却将所有的优点统统的抵消。
  虽然日军也曾经尝试仿制了一些这种武器,却依旧固执的使用了日军制式的六五和七七口径全装药子弹。结果却发现,这两种原本性能优良的武器,在换上他们印象中本应该更具威力的这两种子弹之后,根本就无法使用。
  即便三发点射的时候,其也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精度。经常第一发子弹射击精度还可以,但后续的子弹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而且换装日军制式弹药之后,连射产生巨大的后坐力也让矮小的日本士兵承受不了。这种精度,是一向讲究射击精度的日军无法接受的。
  但是如果连弹药都换掉,这让一向精打细算的日本人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支抠门的连冲锋枪都不愿意大量装备的军队,那里还会量产这种高射速,又是人手一支,射程近,又不能使用日军制式弹药的全自动步枪?
  正像杨震所说的,即便少量生产给特种部队使用,他们也不情愿。而且对于日军来说四零式步枪虽有一定的拼刺能力,其装备的三棱刺刀杀伤力,也要高于日军装备的剑式三零刺刀。在战场上被捅上,就基本上已经无法救治。
  但是缺点是枪身太短,拼刺刀的时候很吃亏。也同样很难满足日军对白刃战的要求。即便是与日军制式骑枪相比,也差的太多了。其高射速在战斗之中弹药的消耗量,在日军高级将领看来,也是日本国力难以承担的。
  尽管下面的基层军官对研制和配发自动步枪,以便在步兵火力上能与抗联相抗衡的呼声很高。甚至很大一部分军官,要求直接仿制抗联这种制式步枪。但对于日军高层来说,射程近、浪费子弹,拼刺刀又吃亏的四零式自动步枪,除了射速高之外,总体来说就是一种垃圾。
  虽然在下面强烈呼吁之下,日本大本营也通过潜艇运输的方式,从德国搞来了g四一式半自动步枪以及图纸。并根据这些图纸,试图在不大量调整,还是使用日军制式弹药的情况之下,对三八和九九式步枪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但出于节约子弹的目的,日军高层依旧不愿意将这种改良型的步枪,投入一线作战部队。再加上经过改进后的步枪,性能也实在不咋地,根本就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使用的三八式步枪制式六五步枪子弹,根本就承受不了自动射击方式,一旦连射很容易出现在大正十一年式机枪身上出现的弹壳断裂毛病。
  三八式步枪的撞针和枪身强度,也难以承受高射速带来的考验。几天下来,撞针就被打成了秃子,或是干脆断裂。对枪身造成的损害,也相当的大。使用十一年式轻机枪弹药,倒是可以。
  但对于日军来说,步枪不能使用步枪弹,只能使用机枪弹,那还叫做步枪吗?而且即便使用专用轻机枪弹,可子弹如果在射击的时候如果不涂油,一样也经常出现卡壳的情况。甚至比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卡壳的频率还要高。
  可要是像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一样,在步枪上再安装一个油壶,那结构又太过于复杂不说,也不是一回事。机枪装油壶,在世界上也有先例,这不是日军的特例。但步枪上也装油壶,那可就是让人笑掉大牙了。谁见过步枪上,还装一个专门为子弹涂油的油壶?
  如果使用九九式步枪改装,虽说没有这么多的毛病。但是枪械明显超重,连续射击的精度不理想,后坐力大的难以承受不说。对枪身结构带来的损失,也没有比使用三八式步枪改进好到那里去。最关键的是这种改造,并未比新造一支步枪的消耗少到那里去。
  想要走捷径的日本人,只想着事半功倍,却忽视了枪身结构不同,对改造带来的影响。况且德军的这种半自动步枪,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战场急需的应急产物,在德军之中都不受自己人的欢迎。
  日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德国人那里搞来了所谓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试图借鉴德国人的经验,在自己制式步枪身上改进出一种半自动步枪而搞出来的这种步枪。与他们的原型枪在德军之中受到的评价一样,都是相当的低。甚至在日本人这里,因为枪身结构的不同,造成使用上的不足,在实验的时候就没有通过。
  原本想要走捷径,又不甘心去仿制一个原来自己一直瞧不起对手武器,直接仿制原厂货又感觉丢面子的日军,花了不小的代价,搞来了一堆的却是废品。最终进口的一千支德制自动步枪,被丢给了比较容易获得七九子弹的中国派遣军驻扎在华中的部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