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节

  “我今天和你说的这些,只是出于一个老朋友的原因,对你们的忠告。希望你们要考虑清楚得罪莫斯科的后果,是不是你们眼下可以承担的。杨震同志,我只是不想你们丧失眼前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听到科瓦廖夫的解释,杨震的眼神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他明白,这些话能从科瓦廖夫的嘴里面说出来,恐怕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意思。也许后面的话,的确是他出于一个老朋友对自己的关心。但前面的话,换了谁都能听得出其中蕴含着的警告意味。
  尽管对于江北的这种威胁,杨震心中可谓是相当的厌烦。但无疑科瓦廖夫的话说的还是没有错的,自己现在无论如何也得罪不起他们。但这十五万吨小麦的合同,却是根据地目前难以承担的。
  那个科瓦廖夫说的没有错,根据地目前的粮食产量数量不小。尤其在实行生产建设兵团制度和大规模的使用机械化后,粮食产量更是稳步提升。眼下几乎没有水土流失,还没有大量开垦,更谈不上使用化肥的东北黑土地实在太肥沃了。只要不遇到特大型的天灾,几乎是旱涝保收。
  加上根据地目前除了少量种植之外,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已经转为种植产量高的玉米和小麦。产量相对较低的小米和高粱,播种的面积大幅度的降低。使得总的粮食产量,大幅度的攀升。
  再加上去年一年根据地内风调雨顺,没有遭受到任何的灾荒。以及战火主要在敌占区,根据地内部并未遭受到战火的破坏,粮食产量的确足够目前所需。仅仅生产建设兵团去年一年的粮食产量,除了供应部队之外,还能满足目前根据地内所有百姓之需。甚至还可以保持有一定的储备。
  正像科瓦廖夫说的那样,十五万吨小麦的供应量,并非是不能负担的。只是根据地内农产品中以小麦为主的细粮,总的产量却因为某些原因并不高。作为粮食生产的主力生产建设兵团一年主要的粮食产品,还是以产量大的玉米和大豆为主。
  尤其是之前与江北交换物资的主要农产品,江北点名索要的大豆去年的产量可谓相当的大。总的播种面积,仅次于玉米和小麦。毕竟作为去年主要交换对象,大豆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
  不过粗粮与细粮相比,营养虽然各有千秋。但粗粮的营养,总归还是无法与细粮相比的。根据地内还有需要营养的儿童、老人和伤员,需要细粮补充营养。全部供应粗粮,对民心和军心也不利。
  一年拿出十五万吨的小麦,尽管不会成为太大的负担。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根据地内小麦总产量的一半,更是相当于去年整个生产建设兵团小麦产量的七成。而且目前这十五万吨小麦一拿出去,整个根据地小麦的储备就空了。
  第802章 义务不等于饿肚子
  但眼前江北的要求,却是不能不考虑。杨震知道,科瓦廖夫刚刚的那些话,可不单单是简单的威胁,恐怕更多的还有警告的意味在内。一旦抗联真的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以江北那位领袖的为人,绝对会真的切断自己的所有对外交通线。这一点,自己早就有了深刻的体会。
  但让他一下子拿出根据地内全部的细粮储备,让自己的百姓和干部、战士天天吃粗粮、啃大饼子。在去年粮食大丰收的情况之下,老百姓和部队连一点细粮都见不到,又是杨震极为不情愿的。这可是相当的影响军心和民心。
  想了想,杨震道:“科瓦廖夫同志,你们既然已经知道我们一年的粮食产量,那就也应该知道我们自身也需要一定的细粮。否则,对军心、民心都极为不利。你要知道,这十五万吨小麦一拿出去,整个根据地内的细粮储备就几乎全部空了。”
  “的确,现在我们的根据地面积的确扩大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速度,也相当的快。但整个的农业系统还处于转型阶段。新的根据地还是以老的高粱等品种为主,种植计划只能在今年调整。小麦的总体产量,还是相当有限的。”
  “这样,我们今年先向你们提供十万吨小麦,剩余的五万吨我们用玉米相抵。至于你们所需的其他农产品数量,我们可以增加供应数量。如果你们坚持的话,剩余的五万吨我们等到今年的完成种植调整,以及今年秋收后再供应给你们。”
  对于杨震的要求,科瓦廖夫却是态度很坚决的道:“杨震同志,我想这个事情就不要再商量了好不好?这件事情,我们已经上报了莫斯科。而且莫斯科已经同意我们的计划,也就是现在已经是无法更改的了。莫斯科已经决定的事情,我们也无法改变。”
  就算与杨震私下的关系不错,但毕竟是苏军的一名军官,内心中考虑的更多的还是江北尤其是远东军区的利益。眼下远东地区的粮食供应远达不到自给自足的地步,主要的粮食需要无法摆脱对西部地区的依赖。
  在目前与苏联盛产粮食腹地连接的运输线,只有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可以利用的情况之下,远东地区迟迟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粮食储备,是多年以来让远东地区领导相当头疼的事情。
  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压力,远东军区和太平洋舰队不断在扩编,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近距离寻找一个可靠和稳定粮食供应渠道,已经成了摆在掌握远东地区军政大权的远东军区高层最为急迫的事情。
  远东军区虽然去年杨震取得了夏季作战大捷后,陆续开始将部署在这里的几十万大军逐步西调。但在日军仍旧存在的军事压力之下,远东地区还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军队实力,这是远东军区和莫斯科共同的看法。
  而对于远东军区来说,与苏联内地之间的交通联系过于薄弱,始终是一块心病。所有的补给线,全部依赖一条全长九千多公里的铁路线,换了谁有清楚,这条补给线有多脆弱。一旦这条铁路线上某一个点被摧毁,整个远东地区将陷入瘫痪。
  而受制于劳动力,整个远东地区的粮食产量根本就不足以维持当地需求的最低标准。仅仅农业条件最好的滨海边疆区,所有的各种粮食都加在一起,年产量也不到十万吨。而这个数量还不够远东地区驻军所需。
  寻找一个可靠的粮食来源,以补充自身产量的不足和缓解运输上的压力,让远东军区的高层,将视线放到了根据地面积扩大了许多的抗联身上。在这件事情上科瓦廖夫与他的上级,并没有什么区别,态度更是极为的坚决。杨震将自己的想法刚一说出来,便遭到了他坚决的反对。
  看着态度坚决,不可妥协的科瓦廖夫,杨震深深的皱了皱眉头。杨震知道,能让这个八面玲珑、态度圆滑的家伙,公开标明如此的态度恐怕真的像是他说的那样,这件事情已经没有调整余地。
  强行压制住心头的怒火,杨震道:“科瓦廖夫同志,我说了十五万吨小麦不是不可以。但现在我们真的是拿不出来,可以先移交十万吨。剩余的等到今年秋收过后,在全部移交。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命根子,都交给你们。”
  “科瓦廖夫同志,你是一个我们从弱小到强大的见证人。我希望你能设身处地的为我们考虑、考虑。你们要吃白面包,这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的伤病员和根据地内的老人、孩子就不需要营养了?”
  “我们这些成年人,可以吃糠咽菜。但那些正在发育的孩子和急需营养的伤病员只吃粗粮能行吗?你们的人需要营养,要吃小麦。难道我们中国人这辈子就只配吃糠咽菜?没有资格吃细粮?”
  “科瓦廖夫同志,你们这么做与那些将吃细粮的中国人,定为经济犯的日本帝国主义分子,有什么区别?你们这么做,与赤裸裸的强取豪夺有什么区别?你得给我们一个喘息的时间。哪怕你们秋收后提出来这个数字,我们都会想办法去满足你们。”
  “十五万吨小麦,眼下我们是实在一次性的拿不出来。在粮食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保留一定的储备,这是就连傻子都知道的问题。如果你们实在是强人所难,那么我们也只能随你们了。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么做谁今后还敢跟你们做盟友?”
  “还有,十五万吨小麦是一个什么数量,你也清楚。这些小麦在国际市场上的行价是多少,我想你们也清楚。只换两种发动机技术,而且不是你们最新的技术。科瓦廖夫同志,我们是不是有些亏大了?”
  “退一万步来说,做生意也该有一个讨价还价过程吧。你们上来就强加一个我们不能承担的数字,而且不允许我们进行还价,是不是有些太霸道了。你们只看我们根据地内一年的粮食产量,我们每年的消耗量你们计算过吗?”
  “所有的粮食都给你们拿过去了,我们今年一旦遇到灾荒年份,难道让我们都去吃草?科瓦廖夫同志,我们也知道你们提出要粮食,肯定是就是有需要。我们不是一点不满足你们,但还是那句话。这些东西不能只看表面的承受力。”
  听着杨震语气中的怒意,科瓦廖夫摇摇头道:“杨震同志,这些粮食和畜产品之中,有三分之二是用来偿还你们之前欠我们贷款的。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用来交换两种发动机技术的。”
  “我们不是见利忘义的资本主义国家,见到利益什么都不顾。我已经和您说过,这个数字是经过过仔细核算过后,才拿出来的。对你们来说也许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不会伤及到你们的根本。”
  “杨震同志,你们不能只是想从我们索取,你们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现在你们拖欠我们的贷款,数目已经达到了几亿卢布。还有你们飞机国境时候加油的费用,累积下来也有近千万卢布。而且去年提供给你们的石油制品,到现在欠款也没有结清。”
  “尽管你们拖欠的贷款数额越来越大,但我们为了支援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依旧没有停止以优惠的价格向你们提供你们所需的物资。你们的飞机过境苏维埃境内的时候,从来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拦。”
  “加油的时候已经使用累计进账,也从来没有让你们用现金支付过。但自从你们打通至关内的航线以来,到现在你们还未向我们支付一戈比的加油费和落地费。我们远东军区为你们培训航空兵、装甲兵,所有费用同样也没有结过任何的账。”
  “这一切都是苏维埃在尽自己的国际义务,但是杨震同志,你也知道苏维埃人民的资金不是大风刮来的,也是靠全体人民一点一滴的积攒起来的。我们不能只讲付出,一点收获都没有。”
  “我们考虑你们的承受能力,但你也要考虑我们的承受能力。在你们的经济来源还相对有限,其他支付手段相对费力的情况之下。相对于我们并不是很急需的煤炭来说,我们认为以粮食作为支付手段还是比较恰当的。”
  “粮食即是我们眼下急需的,数量方面的确有些多一些,但也不是你们不可以承担的。杨震同志,你们对于自己有能力承担的义务,却是拖拖拉拉不情愿百般拖延,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科瓦廖夫态度坚决,杨震的态度也不软:“科瓦廖夫同志,我只能给你们两个选择。一是五月份之前,先移交十万吨小麦,外加五万吨的玉米和部分的畜牧产品。剩下的五万吨小麦,待秋收之后我们再转交。”
  “要不,就一次性付清十二万吨小麦。其余的缺口,我们在七月中旬之前用马铃薯、圆葱和肉类制品,以及大豆作为补充。如果你们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酌情增加部分玉米的供应数量。”
  “难道你们连几个月的时间都等不了,还是缺了这五万吨小麦,你们整个远东军区和远东地区所有的人都得饿肚子?如果整个远东地区连五万吨的粮食储备都没有,你说我会信吗?科瓦廖夫同志,承担义务不等于饿肚子。”
  第803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杨震看了看同样面无表情的科瓦廖夫道:“科瓦廖夫同志,你们的滨海边疆区面积远大于我们目前的实际控制区。两地隔江而对,气候与地理条件相差无几。但你们滨海边疆区一年的粮食产量有多少,你心里也是很清楚的。”
  “你们要求一个实际面积与你们远东地区主要粮食产地相差悬殊,人口数量几乎相等。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相差无几的盟友,提供给你们超过你们远东地区最主要粮食产地,将近一倍的粮食数量,你们也真能要出口来。”
  “就算莫斯科已经同意,但我想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有任何改变的。毕竟莫斯科要做出任何的决策,还是要以你们的数据为根本。科瓦廖夫同志,我希望你们能实事求是的与莫斯科沟通一下,将我们的决定和困难与莫斯科汇报一下。”
  杨震的话,让科瓦廖夫却是摇了摇头道:“杨震同志,我说了这件事情就不要在讨论了。如果你们实在有些某些困难的话,我想大可以自己派人去莫斯科沟通一下。这件事情,已经不是远东军区可以做主的事情了。”
  “就算是我们同意了,也是没有什么用的,而且,我也没有权利去更改莫斯科的命令,除非你想这个远东军区驻抗联的联络官换人。所以杨震同志,我想我们就不要在无谓的多做口舌了。”
  说罢,科瓦廖夫从自己随身的公文包内抽出一张纸,交给杨震道:“杨震同志,你看看这些东西,就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得出十五万吨这个数字了。也应该清楚,我们正是对你们的底子了如指掌,才会提出这个数量。杨震同志,在目前紧张的国际形势之下,我们不会做杀鸡取卵的事情来。”
  “所以,杨震同志我劝你一句,不要和我们耍什么心机。之前你们对我们私下搞的那些小小的阴谋、动作,我们也许会容忍。但是莫斯科或是我们的容忍度,都是有限的。很多的事情,不是你们想隐瞒就能隐瞒的住的。”
  “这次的谈话,也是对你们的一个警告。如果下次你们再有类似任何违反我们之间已经打成的协议事情发生,结果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杨震同志,我们是朋友。但很多事情,你们做的并不地道。”
  “出于一个老朋友的立场,我希望今后不要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更不希望你我的友谊被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破坏掉。很多事情,你们应该能想到后果。不要一再挑战我们的底线,这对你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杨震接过科瓦廖夫递过来的纸,虽然上面的俄文他不认识,但上面的阿拉伯数字他还是很清楚的。看到这张纸上的阿拉伯数字,杨震不由的一惊。这些数字代表的意思,正是去年老根据地以及生产建设兵团的各种农业产品极为详细的产量。
  快速的扫了一眼纸面上东西后,心里不由的一惊的杨震抬起头看了看科瓦廖夫。除了明白自己内部出了问题之外,无疑今天科瓦廖夫的谈话,包括这张纸在内,都是江北对自己的一次严重的警告。
  看着态度坚决,不想就此事再谈下去的科瓦廖夫,杨震也失去了与这个家伙任何谈话的兴趣。两个人此次谈话可谓是不欢而散。甚至于科瓦廖夫邀请杨震出席江北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特地为杨震举办的酒会,都被杨震拒绝了。
  科瓦廖夫走后,杨震与科瓦廖夫谈话时候,一直没有出面的郭邴勋看着杨震有些阴沉似水的脸,尽管已经猜出了结果,但还是有些不死心地问道:“怎么样,结果还是一样,不可能更改?”
  对于郭邴勋的关切,杨震摇了摇头道:“他们是有备而来,是摸清楚了我们底子才来谈的。我和这个家伙基本上谈不通。你去给总指挥发报,不行的话让他去一趟远东军区,亲自去见见那位远东王。”
  “至于现在,先转交给他们十万吨小麦,其他的农副产品也开始交付。就这十万吨小麦,也不要一次性全部交付,分成几批。在完成首批交付五万吨后,剩余的能拖延多长时间就拖延拖延多长时间。我们现在没有其他的办法,唯有一个字就是拖。”
  “另外,电告中央,请求中央协助我们与江北方面谈判。这件事情中央出面,一是向江北显示我们与中央的联系紧密,不给他们插手的机会。另外,也比我们单独去面对江北的压力要好的多。”
  说罢,杨震的声音冷的像是从地狱中发出的一样道:“告诉陈泊,让他们给我仔细的查。到底是哪个吃里扒外的王八蛋,将我们去年粮食产量的情况,泄露给江北方面的。否则,没有我们的人泄露出去,江北不会了解这么仔细的。”
  杨震的话,让郭邴勋不由的微微一愣道:“一号,难道是我们的内部出现问题了?这不可能。他们对我们的粮食总产量,最多也就是一个大致的估算。详细的数字,就连我都不是很清楚,他们又如何能掌握?”
  “一号,我们的生产建设兵团与他们隔江相对,甚至可以用鸡犬相闻来形容。再加上生产建设兵团所处的气候,与江北相近。他们要推算出我们的大致粮食产量,还是很容易的。我们还是不要内部猜忌了。”
  面对郭邴勋的不敢置信,杨震将手中一直死死攥住的纸交给郭邴勋道:“老郭,其中究竟有没有什么,你看这张纸就知道了。还有,他们已经知道我们手中有美制雷达的事情了。如果其中没有人出卖我们的情报,他们怎么会这么了解?”
  “要知道雷达的事情,我们一直在严格的保密。除了相关人员之外,其余的人就算是师一级干部都不清楚。而且运输的时候,也是走的关内路线。除了外蒙有一次落地加油之外,整个运输过程并无一点消息泄露出去。而却恰恰到了根据地后,消息却被走漏出去,原因还是出在我们内部。”
  “说实在的粮食产量外泄的事情,的确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如果要是这个样子维持下去,我们今后在他们面前基本上是无密可保。江北知道了,谁能保证日本人不知道?决胜,很多的时候都在战场之外。”
  “我们一年的粮食产量泄露出去,看似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但却和军火产量一样,很容易被人判断出我们战争潜力和持续作战能力。战争打的是什么,除了部队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之外,不就是粮食和弹药吗?”
  “这点秘密都保不住,我们还能有什么秘密可保?很多的事情,就是毁在这些小秘密上。老祖宗的千里长堤,毁于蚁穴的教训,我们一定要记住。外部的敌人并不是最可怕的,内部的隐患才是我们面对的最可怕的敌人。”
  “查,一定要仔细查。不管涉及到谁,都一律要彻底的追查到底。所有能接触到这些资料还有雷达部署情况的人,都要彻底的清查到底。粮食产量的这件事情,应该不是从军区泄露出去的。生产建设兵团虽然归军区和东北局双重领导,但对于这种事情一向都是以东北局为主。”
  “这件事情上,你去和东北局通一个气。不仅生产建设兵团要查,东北局内部也要追查。不过,还要多注意保密。事情只限于总指挥与李主任所知道就可以了,知道的人太多,反倒是容易走漏消息。”
  “粮食产量的事情,不一定是从军区泄露出去的。但是雷达的事情,应该脱离不了军区范围。相对于粮食的问题,雷达的事情更严重。这涉及到我们军区高层内部,有江北间谍的可能。”
  “粮食产量泄露出去只要不是从军区泄露出去的,我还可以容忍。但雷达的事情,无论如何就是花再大的代价,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查清楚。这其中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不查清楚,我们就像光着屁股站在人家面前一样。”
  郭邴勋看着手上的那张标着去年秋季生产建设兵团所有农产品产量的纸张,心里也不仅的一阵阵的冒凉风。消息泄露出去,并不可怕。有些消息,并不是你想瞒就能瞒的住的。但在这个谈判的节骨眼上,对方知道的如此详细,自己还有什么底线可以谈?
  自己一直以为江北要的这些粮食和农副产品,只是根据自己推算的大概数字开的口。毕竟江北与生产兵团只是一江之隔,气候、地理特征相差无几。只要有大概的开垦土地数量,不难推算出生产建设兵团一年的粮食产量。
  却没有想到,人家是有备无患,掌握的是最全面的资料。这薄薄的一张纸,却是抗联这一方所有的底牌全部都暴露在人家的眼皮子下面。在后续的谈判之中,也已经陷入全面的被动。没有了底牌,这个谈判还怎么谈?
  相对于粮食产量被泄露出去的事情,雷达泄露的事情要比粮食产量泄露出去更严重,也同样让郭邴勋更加震惊。这两部美制雷达这目前在军区的保密级别始终是绝密。除了航空兵的几个首长以及军工部部分相关人员之外,只有军区的几个高层知道。
  这件事情泄露出去,极有可能是军区高层内部出现了问题。这远比地方行政机构内部出现问题,危害更大。战争期间,军队的稳定是第一。战争期间,军队中出现了这种问题,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无疑都是极为致命的。
  第804章 无法壮士断腕
  想了想,郭邴勋咬了咬牙道:“一号,粮食的问题就按照你的意思办。江北那边先转交过去十万吨,应付一下。剩下的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的时候再说。反正十五万吨粮食,在我们的运力还很有限的情况之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的交付完毕。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至于您说的这两个王八蛋,就交给陈泊的社会部秘密调查。陈泊那里,我亲自去和他谈。不管这两个王八蛋将这些情报泄露给哪一方面,是敌是友。这种人留着就是一个隐患,必须得查出来。”
  “就算是江北现在是我们的盟友,但我们也不能将所有的底线都交给人家。更不能将我们的核心机密,都暴露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您说的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绝对不能冒这个风险。”
  能让一向温文尔雅,轻易不发火的郭邴勋也发这么大火,跟杨震一样的出口成脏破口大骂那个家伙是王八蛋,看来也是着实被气的不轻。也难怪郭邴勋发这么大的火,粮食问题与弹药一样,是涉及到部队命根子的问题。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军心、民心。
  到目前为止,虽然打通了与关内的空中联系。但抗联依旧尚未完全摆脱没有大后方,在孤军奋战的局面。有限的运力,运送装备和人员尚不能满足需要,那里还有实力从关内运送粮食来东北?
  东北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这并没有错。但至少目前来说,产量区还主要集中的南满的吉林和辽宁的松辽平原地带。而根据地目前所在的区域,作为整个东北开发最晚的松花江流域,总体的粮食产量并不是很高。
  况且,整个根据地内目前还是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地为主,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地区,目前大部分还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在人力资源还相对缺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之下,粮食的产量一下子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还是几乎不可能的。
  十五万吨粮食,不满足江北的要求,目前有限的对外通道就有随时被切断的危险。满足他们的需要,整个根据地内小麦的储备就基本透亮不说,目前供应市场的细粮也将被削减掉很大的一块。
  甚至要停止供应军用或是民用某一方面,才能满足另外一方面的需要。而这么做意味着什么,作为东北军区代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郭邴勋自然深知其中的利害。还有雷达的问题,就连头等绝密的事情,都能泄露出去,那抗联还有什么秘密可保。
  雷达的这东西跟粮食是两回事。一般不明白的人,即便就是站在这种设备面前,也不会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能泄露出去,还让江北方面直接说出名字的,除非是掌握了详细情况的人。否则,非专业人员是不可能知道这种设备的真正用途的。
  与杨震的感觉类似,与粮食问题也许是从东北局那边泄露出去不同。最担心军队内部出问题的郭邴勋也料想到了,雷达的事情泄露出去,百分之百是军队内部的原因。正是因为深知其中的利害,郭邴勋才被气得失去了往日的温文尔雅。
  看着被气得就差暴跳如雷的郭邴勋,杨震摇了摇头道:“老郭沉住气,现在还不是生气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将事情查清楚。今天的事情,绝对不能在重新上演了。一支不知道保守秘密的军队,那里还能打胜仗?”
  “老郭,等回佳木斯后,这件事情你要亲自抓。行动要迅速,但是动作一定要隐蔽。虽蝮蛇蛰手,但我们却不能壮士断腕。当年抓了陈绍斌之后,虽图了一时之快,解决了三路军中隐藏的一个巨大隐患。但事后江北的报复,你我也应该记忆犹新。”
  “也许是我现在过于保守了。现在与当初相比,是家大业大了,我们现在的顾忌却是越来越多。每走一步只能更加小心、谨慎。老郭,在没有本钱彻底与江北翻脸之前,我们是投鼠忌器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