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蜡封夜半传檄

  二世元年,二月下旬的咸阳,春色正浓,但自上月冯去疾、公子高无辜被杀后,咸阳一片肃然,百姓只能道路以目,官吏回了家亦不敢妄议国事,气氛极其压抑。
  但这份沉闷,却被来自南阳的数封奏疏打破!
  李斯次子,在御史大夫府为官的李于回到家中,便匆匆去寻其父——近日李斯以身体有恙为名,已多日未曾去丞相府上班了。
  “父亲!那件事……”
  “我已知之。”
  李斯右手还捏着解下的蜡封,右手则捧着一份文书,边看边笑,正是十日前,通武侯王贲在宛城写就的奏疏!
  从“奸劫弑臣”的开篇,到“请诛赵高”落笔,一字不差,皆书于纸上!
  “痛快啊,真是痛快。”
  李斯含笑看完,弹着这薄薄的纸道:“赵高本为贱人,竟为今上之师,幸而称举,令在上位,居九卿之职,管侍中事。赵高更大肆揽权,隔绝内外,公卿希得朝见。大臣鞅鞅,其心实不服,只是碍于赵高权势,敢怒而不敢言。”
  “老夫年迈,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也不想去招惹赵高。可是冯去疾,他愚忠啊,早些时候提过一嘴,遂被赵高嫉恨,这也是冯氏遭杀的原因之一。”
  “但通武侯可不一样!”
  李斯起身,负手道:“王氏世代为将,武成侯、通武侯共灭五国,王离亦继大父之爵,一门三彻侯,贵不可言,王贲更嫁女于今上,有亲戚之实,先帝之所以属意今上,立为皇嗣,也有考虑到今上可背靠王氏,有王贲在,能保天下不失……”
  只可惜,始皇帝错料了黑夫,老皇帝尸骨未寒,那黑厮就悍然起兵,否则,若只是六国遗丑作乱,王贲可轻易扫平。
  “眼下王贲、王离父子,手握朝廷八成兵力,一南一北,拱卫关中,黑夫半年来难入关中,六国群盗被阻于三川之外,皆王氏之功也。”
  “但王贲恐怕已从冯去疾之死,意识到了朝中不稳,攘外必先安内,通武侯这是想要扫除后方之忧,以安前线将士之心啊……”
  商君曾言,凡战法必本于政胜,李斯何尝不懂得这个道理。
  但这也是李斯笃定,北方必败的原因——摊上胡亥、赵高这对君臣,就算王贲、李斯使尽浑身解数,哪怕真诛杀赵高,平朝野之怨,也无非是给北秦续几年命,偏安关中。
  但问题是,李斯今年七十有五,而王贲,也快六十岁了,且一直为旧伤困扰,据近来李斯亲信从前线传来的消息称,王贲这个月来,已病重昏厥至少两次,恐怕命不久矣……
  他们活着的时候,关中还能苦撑,一旦二人死去,朝野上下,谁能撑起大梁呢?
  冯去疾死了,还被关在狱中的蒙恬蒙毅兄弟是绝不可能的,李斯曾培养的章邯,几年前改换门庭投了黑夫,潜逃在野,至于西域的李信……
  老李冷笑道:“始皇帝看好的白马黑犬二将,没一个是省油的灯,都只服先帝,黑夫假死起兵,而李信更绝,他直接抗诏不归了!”
  这是刚从西域飞马传回消息。
  历史上,一头是秦,一头是六国,李斯没得选,只能捏着鼻子一条路走到黑。
  可如今,南边却有个体制内反贼,通过祭奠冯氏等举动,不断骚眉弄首,暗示咸阳诸公……
  既然有活路,为什么要走死路呢?
  李斯奸猾如鼠,明白这道理后,就开始为自家考虑后路了。
  而王贲则不一样,他选择了更加激进的做法!
  通武侯,还是想要挽救这倾覆的山河,保住始皇帝的基业,为此,不惜冒着与胡亥翻脸的风险,写了这份奏疏!
  李斯摇头,看向儿子:“想来不止丞相府,御史大夫府,也收到了罢?”
  李于颔首:“收到了,我打听了一下,九卿中,连同赵高及其党羽掌控的郎中令、廷尉、少府,无不收到了相同的蜡封文书。”
  李斯捋须,感慨道:“是啊,通武侯知道赵高隔绝内外,寻常的奏疏程序,恐怕递不到皇帝案头,便为赵高所阻,王氏反会重蹈冯氏覆辙,所以他发出的不是陈情上奏……”
  “而是逼宫檄文啊!”
  ……
  “妇翁,陛下如何说?”
  赵高才进家门,其婿阎乐便慌忙追问。
  赵高淡淡地说道:“陛下说,朕没有,不是朕……”
  这却是胡亥对黑夫在襄阳为冯氏、公子高发丧后的反应,赵高仔细思索后,还是将黑夫“污蔑”胡亥的那些罪名一一告知,气得胡亥在寝宫内走了好几圈。
  他不就是喜欢观侏儒娼妓这点爱好么,至于什么奸尸、剖孕妇,根本没有的事!
  凭什么平白无故污蔑人!胡亥很委屈。
  阎乐顿时急了,跺脚道:“妇翁,我问的是,通武侯之奏疏,眼下丞相府、御史大夫、九卿皆已知之,宫中也肯定传到去了,王贲指名道氏,要诛妇翁啊,陛下对此是何反应?”
  尽管赵高为郎中令,控制咸阳宫,更行侍中事,使其客十馀辈为御史、谒者,以图隔绝内外,代皇帝行事,但因李斯尚在,百官鞅鞅不服,所以赵高远没到一手遮天的程度,事情闹得全咸阳皆知,他是瞒不住的。
  这哪里是奏疏,分明是声讨赵高的檄文啊!
  但赵高却丝毫没有其婿的焦虑,笑道:“慌什么,你放心,陛下是我从小看到大的,他哪里舍得杀我?”
  原来,在赵高赶在消息传入宫中前,痛哭流涕,向胡亥请死后,胡亥这才知晓王贲请诛赵高之事,顿时大惊,说道:
  “何哉?郎中令本隐官宦人,然深得先帝信赖,使为朕师,不因处境危险就改变忠心,也不因处境安逸就为所欲为,品行廉洁,一心向善,靠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地位,因忠心耿耿才被提拔,因讲信义才保住禄位,朕实贤之,而通武侯竟疑之,何也?”
  这就是胡亥眼里的赵高了。
  赵高当时心中暗喜,但仍稽首如啄米,只求一死,额头都出了血。
  胡亥心软不已,差点也哭了,扶起赵高,替他擦去血迹道:
  “朕少失先帝,无所识知,不习治民,黑贼叛乱,群盗蜂起,通武侯在外,冯去疾图谋不轨,李斯则年迈,朝臣郡吏多通黑贼,若不将国事托付给夫子,还能信任谁呢?夫子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朕还想擢拔你做左丞相,又岂会妄加怀疑,这一定是通武侯误会了……”
  眼看时机差不多了,赵高便一抹眼泪,哽咽道:
  “通武侯,怕是中了黑夫的离间奸计啊,黑夫此贼,面厚心黑,有禽兽之心,他能以常人不忍听、不忍说的罪名污蔑陛下,自然能让乱贼奸民中伤臣,而通武侯竟信之。”
  赵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告诉胡亥道:“始皇帝曾说过,天子无错!陛下亦然,切不可承认错杀冯去疾,否则皇威何存。冯氏与公子高反意昭然若揭,死有余辜,只是黑夫为了利用此事,竟不惜将投降的冯劫杀死,反诬陛下与下臣。”
  “然也,一定是这样!”
  一时间,胡亥咬牙切齿,认同了赵高的看法,恨不能食黑夫之肉,寝黑夫之皮。
  “都是黑夫的错!”
  眼看胡亥情绪稍微稳定,赵高又乘机进言。
  “虽然,黑夫才是万恶之源,但下臣以为,通武侯此行,还有其他想法。”
  胡亥愣了:“什么想法?”
  赵高作胆怯状:“臣,臣恐有离间君臣之罪,不敢说。”
  但在胡亥再三保证和追问下,赵高还是开始讲司城子罕和田常的故事: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身行刑罚,以威行之,期年遂劫其君。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又掌控兵符。于是阴取齐国,杀阚止于庭,即弑简公于朝,遂有齐国。”
  赵高这是在暗示胡亥,擅利擅害的,不是他赵高,而是王氏!
  “陛下年幼,天下人只知通武侯而不知有皇帝,王氏手握二三十万大军居外,权重于天子。如今通武侯更有危反之行,不以寻常上奏,反倒搞得百官皆知,这是在向陛下逼宫,让陛下难堪,威望扫地啊,如子罕相宋。又言诛臣,亦如田常欲杀阚止也,除去陛下亲信之人,不可不防!”
  胡亥有些害怕了:“诚如夫子所言,通武侯意欲何为?”
  话说到这份上,但赵高也不敢说“王氏欲反”这种胡话,只是退一步道:
  “我以为,今陛下已立为帝,而王氏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
  复述完今夜入宫君臣对话后,阎乐顿时大喜:“如此,则陛下必忌惮王氏,力保妇翁,我家安全了!”
  但赵高却摆摆手:“吾婿,你还是不了解陛下啊,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阎乐摇头不知。
  赵高冷笑:“陛下竟言,只要能保住大秦社稷,平定黑夫,通武侯欲为王,那便让他封土为王就是了!”
  阎乐目瞪口呆。
  赵高也是头疼,他虽然是看着胡亥长大的,常能通过种种暗示,操纵其作为。
  但有时候胡亥想法天马行空,跳脱起来,连赵高也难以驾驭。
  “不止如此。”
  赵高抚膺,也是气得不行:“陛下还欲正式下制,告知诸将尉,平黑贼,收复关东者王呢!”
  ……
  ps:第二章在晚上,另推荐404大佬月影梧桐转战都市的新书《对冲》。
  裁员风暴席卷下的金融民工常天浩重生高考前夕,掀起波澜壮阔的财富人生……
  嗯,书名反过来看,冲就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