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天地可鉴
从个人意愿来说,老张是半点不希望资本流出唐朝,也不希望劳动力在其它地方富集。把唐朝和周边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加起来,一个亿的人口都没有贞观朝,还要分散资金和人力,着实有点蛋疼。
但蛋疼也没办法,逐利是某些群体的天性……
这年头,连改头换面混了汉姓以“唐人”自居的突厥老铁,都学会在草原上放高利贷了,还有啥好说的?
草原上尚且有金融创新,何况本来就底子尚可的南方?
“两百五十贯……龙五也真是敢喊。”
“有甚不敢喊的?西南那地界,当真是‘望山跑死马’,一个人都损失不起。不说朝廷了,就是诸爨头人酋长,想要收‘人头税’,那也是要杀个一年半载,有人服帖了,才乖乖顺顺缴税。”
若非知道西南铜矿“密布”,武汉这里大概是不会动心的。
但整个地区范围来看,西南的铜矿确实离武汉最近,不动心那是棒槌。
“诸爨现如今都在转移,好些老寨都不剩几个人。”
“现在哪里都缺人,都来不及生。诸爨怎么说几十万丁口还是有的,龙五手里有攥着银矿铜矿,听说还有金砂矿,用人也就越发厉害。”
“蕃地倒是混了一万多奴工,只是勃律那里连年用兵,李淳风这个妖道也是厉害,蕃地抽丁抽的也不剩几个,现如今蕃地贵种多是享福,一应好处,自有他这个‘李仙人’发派。”
江汉观察使府消息相当的灵通,交州传来罗涡国的消息,把武汉官商集团都是惊到了。龙五喊出来的奴隶价格,直接翻了一倍不说,还不承担发货。
“龙日天”现在是“嚣张”的很,卖方市场,此时不装逼,更待何时?不承发货不说,还让客户自提。
这两百五十贯一个奴工,价钱本就不便宜,再从西南夷的地盘跋山涉水一路南下。半道上死一半都保不齐啊,加上口粮,加上一应安保人员的费用。一个奴隶的单价,绝非是“龙日天”喊出来的两百五十贯一个那么简单。
真要是核算,起码也是五六百贯都压不住。
这绝对是“天价”!
然而这时候岭南“转型”的一应土豪,加上江西老表交州老铁,以及各路江东破落户,也算是有点“骑虎难下”。这是个风口,不趁势把事情敲定,将来未必还有机会。
要知道,从东天竺、骠国和罗涡国的直接掠夺,其带来的收益,已经不可估量。
抢劫,是会上瘾的。
因为这是不劳而获,好在整个官商集团并非是蠢货,纯粹的抢劫也就是一锤子买卖,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
慢慢地抢,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噶韭菜连根拔起,还以后还能割啥?割裤裆里的二两肉不成?
“说到底,还是缺人闹的。”
“要是以前……还是不要以前的好。”
男耕女织那日子,想象一下挺美好,可真要让享受了诸多武汉便利的人再回归农耕生活,门儿也没有。
而且武汉的人口增加显著提高,即便只是一夫一妻,也能保证生养两个以上子女。医疗卫生的进步,大大降低了夭折率。同时营养摄入的提高,又使得武汉地区人口体质显著增强……至少这一代的苦力,比二十年前的苦力那是强多了。
“眼下广州人占了河口,有舟船便利,这罗涡国有甚产出,二三月如何都能返转中国。只是如今舟船不比从前,不能随便寻个沙洲就靠了去。修建堤坝建设码头,总归是要的,可这总不能自己下海去堆石垒土吧?又不能从中国征发民夫,便是广州人,去了罗涡国,怕不是也要水土不服。”
“如今罗涡国到底甚个行情?”
“听说……只是听说啊。”办公室有个消息灵通的小哥压低了声音,“那老王已经被杀,新上台的小王,是广州人自己扶持的。”
“……”
消息有点惊悚,听了这消息之后,一人问道
“不怕传回中国?”
“这不是传回来了么?不然我怎么知道?”
“我的意思是,中国!”
那人手指朝天指了指。
“广州人依法纳税又不造反,在海外求个生计……中国岂会在意?”
“……”
“言之有理啊。”
一时间,办公室的气氛有点微妙,很安静的样子。
倒不是说因为同情罗涡国,而是发现现在想要攒老本,出去“创业”要比在国内要容易的多。
说到底,跑国外得罪李皇帝的概率很低。
原本武汉的官吏心里是无感的,心想我们武汉就是不一样。然而有一次办公室传出来府君老大人张德的闲谈,把一帮“小天真”给吓到了。哪天府君老大人不坐镇武汉,李景仁之流真的会拿他们当人看?
要知道,为什么现在武汉的学生出去能收到地方官僚的重用?因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老子回家。
武汉一亩三分地,总能刨食儿吃。
可为什么武汉能给口吃的?因为武汉不一样,但问题又来了,武汉为什么不一样?
多年产生的习惯,发现并不是那么牢靠,这种微妙的危机感,使得“新生代”们既想要保持这种习惯,又想要将这种习惯“制度化”。然而他们并非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没有挑战既有规则的勇气,于是只能“随大流”,把眼光转移到了别处。
挥刀砍向更弱者,大约也就这点勇气是非常充足的。
更何况“稳定”的回报率,也让他们把那点“恻隐之心”给抛之脑后。
而南下的“冒险者”们,为了把自己到手的利益巩固住,又回过头来,向着规则制定者“献媚”,所要求的,也只是“狐假虎威”,仿佛自己是规则制定的一份子。
洛阳城中,长孙皇后麾下的头等爪牙李婉顺,在新南市的“岭南会馆”中正慢条斯理地翻着新出的线装书,隔着一扇屏风,几个文士打扮的广州人正在那里互相递着眼神,半晌却是一句声都没有冒出来。
“你们想要的东西……还真是多。”
良久,李婉顺把手中的书一合,然后坐起身来,隔着屏风就像是目光能穿透一样,看着另外一侧那些有些惶恐的“文士”。
“……”
“文士”们没有说话,虽说冯氏攀上了长孙皇后,但“交情”有多深,还真不好说。尤其是还被房遗爱带着坑过魏王李泰,鬼知道长孙皇后是不是特别宠这么个死胖子?万一长孙皇后想太多,这事情就大条了。
“想要请一道圣旨……哪怕是皇后,你们以为很容易么?”
“这……”
几人隔着屏风有些犹豫,终于有个年长咬咬牙,郑重道:“还请县主多多美言几句,‘鄙陋南人’对‘二圣’忠心,天地可鉴!”
“要天地来鉴个甚?受皇后赏识,此事……不过是让我来鉴。尔等忠心到底是个甚么成色,天不知,地不知,我却能窥视一二。”
“县主放心,我等成色……不惧火炼。县主若是不弃,可移步后堂,一观便知!”
“好!爽快!”
李婉顺忽地击掌,面带微笑绕过屏风,“带路!”
“是!”
几人相视片刻,松了口气,带着李婉顺到了后院,后院中堂处,摆放着几只敞开的大箱子,箱子中,黄澄澄金灿灿的金条,码放的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