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朕心难安啊
阿巴泰全名爱新觉罗·阿巴泰,满洲正蓝旗人,努尔哈赤第七子,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努尔哈赤时期被授于台吉称号,归属正蓝旗旗主,皇太极即位后晋封为贝勒。
二人虽说是兄弟,但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非很好,反而有着很深的隔阂。
由于阿巴泰的母亲地位较低,直接影响到他日后在诸兄弟中的排位。不过,因为在年龄上的优势,阿巴泰比皇太极等诸弟较早参与征战,较早建功立业,所以努尔哈赤对他还是比较器重的,这也是阿巴泰最为尊贵的时期。
也许是由于皇太极的打压,亦或许是由于自己今年已经39岁了,早已过了当初那般莽撞的年纪,对于战争也不再像以往一样奋勇向前。
“阿巴泰,我赵率教来会会你”。
赵率教大吼一声,遂动身下的战马,向着刚刚砍倒一名士兵的阿巴泰冲杀过去。
阿巴泰刚刚看到一名士兵突然听到一声大喊,随后浑身的汗毛便竖了起来。一股危机感迎头而来,就像自己少年时期外出打猎时遇到的那只猛虎。
急忙伸出宝刀向头顶挡去,同时用左手撑住刀背。
砰了一声大响,两把武器交汇处闪出一道火花。阿巴泰顿时感觉胸口好像被一块巨石狠狠的撞击了一下,同时双手也感到一阵阵的酸痛,坐下的战马也在这股冲击力下止不住脚的往后退了两步。
由于交战的时间过于短,只有几个呼吸之间,阿巴泰根本就没有看清来人到底是谁。推动坐下的战马再次往后退了几步,这才正眼打量起来。
“赵率教”?
当发现来人竟然是自己的老相识,阿巴泰心中这才放下心来。本来还以为明军之中又出了一名虎将,既然是老相识,那也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
阿巴泰虽然与皇太极关系不合,但是对于大金国这个自己父亲一手建立起来的国家,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如果民军中又出了一个原猛将的话,对于大金国的日后必然有所威胁。二来如果真的是一员新猛将的话,自己对于敌将根本就不了解,也不知道此人到底如何,很有可能会莫名其妙的吃了大亏。知道是赵率教,自然也就知根知底,也没有什么顾忌。
轻轻的夹了一下战马,身下了战马,顿时有如灵芝一样,急速加速起来,向着赵率教冲去。
对面的赵率教发现阿巴泰竟然只是后退了几步,心中难免有些失望。本想着出其不意,一刀解决了这个建奴的一员虎将,为此还大吼一声,想要分散阿巴泰的心神。谁也没有想到阿巴泰竟然反应如此迅速,并且挡住了自己的全力一刀。
看着杀过来的阿巴泰,赵率教知道已经没有机会了。也只能推动战马向前迎战,打算以真正的实力面对面的硬杠。
二人都是十分难得的虎将,其战斗力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时间二人你来我往竟斗的不分上下。至于二人所带的亲兵,此时也奋战在一起。
不过二人所带的亲兵,谁也没有向前想要帮助自己的老大。现在是老大的奋斗时间,如果真的上前帮助的话,反而会让自己的老大受到羞辱。对于阿巴泰来说更是如此,刚刚从山林中窜出来的女真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勇武。当然更重要的是根本就靠不近二人,虽说能够当亲兵的人也都是一把一的好手,不过这只是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两位老大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了,不然的话也不会轮到自己的老大当老大了。
辽东铁骑是大明集结重金打造的,战斗力自然不俗,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在辽东打出赫赫威名。
虽说后金也有着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传言,不过那只不过是相对于普通的明军士兵罢了。毕竟让一群普通的步兵对阵一群骑兵,无异于用一群手持普通步枪的部队攻击一群驾驶着坦克装甲部队,甭管是谁,绝对是摧枯拉朽般的摧毁。后世中上百万波兰骑兵手持马刀冲向驾驶坦克的德军,结果就说明了一切。
双方一时间来回冲杀不断,不时有人落下马,然后被万马践踏成一滩肉泥,场面一时间血腥无比。
当双方实力相同的时候,比的便是各自的意志力,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力比对方高上多少,只需要那么一丢丢便可战胜敌人。
当然这也会和双方的指挥官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自己的指挥官露出一丝胆怯之时,整个大军也会慢慢的生出胆怯之意,久而久之自然会溃败不已。但是如果当自己的指挥官身先士卒时,也会激励起其部下殊死搏杀。
双方此时也都是咬着牙,艰难的坚持着。一声声人的惨叫,一声声战马的嘶鸣响彻在战场之上。
此时站在大军后方观战的皇太极,心中也是有着一丝着急。没有想到明军竟然爆发出如此的战斗力,这与往日可并不一样啊。想到这里皇太极有了明金收兵的打算,毕竟这只是一场试探攻击罢了,不可能一直死拼下去。明国人可以耗得起,自己可耗不起,真要是损失了如此多的人马,那大金国也就完了。
“莫德勒图,鳌拜,你们二人即刻率领属下人马前往接应二人”。
皇太极也是果断之人,竟然想到了退兵,即刻变命令二人带兵前往接应。
“奴才领旨,末将领旨”。
皇太极身后的二人急忙站出身来,莫德勒图是蒙古人大家都知道,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一直站在皇太极身后默默无闻的黑脸大汉竟然就是传说中的鳌拜,如果朱游笑在此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毕竟鳌拜可是在后世大名鼎鼎啊,满洲勇士巴图鲁。星爷的一部鹿鼎记更是让鳌拜红遍大江南北,知道了清初的时候竟然有这么一个全清朝野的人。
而明军这边,孙承宗看着两处战场明显是自己一方处于优势,心中也是暗自欢喜。
“恩师,建奴大军似乎又有了异动”。
起码坐在孙承宗旁边的袁崇焕手中,一直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建奴大军。
不过此时的望远镜,在大明并不叫这个名字,反而取了一个十分贴合实际的名字。千里眼,因为明国人发现这个东西竟然能够观察远处的事物,与传说中拥有观察六界的千里眼一样,久而久之也一直将其称作千里眼。
孙承宗早就过了花甲之年,这人一老视力自然而然的就有所下降。听到袁崇焕竟然说建奴大军有所异动,急忙接过递过来的千里眼观察对面的大军。
“不好,皇太极这是要明金收兵了,即刻命令大军全军压上”。
久经战场的孙承宗看到皇太极只是调遣了两只骑兵,并没有调动全部大军,知道对方这是要民间收兵了,急忙命令大军全军压上,以免两只正在交战的部队遭受损失。
五六万大军按照同一个步伐前进,脚踩在大地上的声音自然响彻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