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
(谢谢好友流星的月票~~)
渐渐地,天色亮了,随着水军的上岸与赶来的明军越来越多,建康的动乱平息下来。
可是一夜的动荡,已经让建康满目疮痍,大火虽被逐一扑灭,那浓烟却仍僚绕不去,一群群的难民哀嚎痛哭,天空中不时有乌鸦飞过,被下方的尸体吸引,嘎嘎乱叫。
去迎接杨彦的士庶也回到了建康,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总的来说,豪强大户有武装力量护卫,受的损失较少,其实俚僚也不傻,通常会避开高门,专劫平民,真正损失大的,还是中上等良人和下层庶人。
合在现代,这部分人就是中产阶级,每一次动荡,都是中产阶级损失最为惨重,而真正的穷人,穷的只剩一条命,想要你拿去,但是悠着点,别被老子临死喷你一头血。
中产则不同,因有产,所以瞻前顾后,又缺乏必要的武装力量保护,所以每到撸羊毛时,第一个撸的就是中产。
杨彦暗暗摇了摇头,凭着良心讲,他很同情中产,但要说维护中产的权益,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国家强盛的时候,自有纲纪,可一旦陷入了衰退,中产又会第一个被盯上,谁叫他够肥,够弱呢?
“大王,找到陶侃了!”
这时,荀虎匆匆奔来,身后抬着个担架,上面躺着陶侃,精神靡顿,满面血污,睡在担架上一动不动。
“老贼,莫要装死!”
卞壸指着陶侃,大骂道:“以往你与江东士庶作战,尚有苦衷,看在你能约束部众的份上,老夫不怨你,但天下大势将定,你怎能做出如此恶事?陶士行,你纵是万死也难以辞其罪!”
刁协也摇了摇头,叹道:“陶公啊陶公,你怎如此糊涂?一世清名,尽丧于此啊!”
众人纷纷上前,七嘴八舌的指责陶侃,语气有愤恨,有惋惜,还有阴阳怪气,陶侃则是闭着眼睛,一声不吭。
杨彦也不说话,发生了这种事,不管陶侃是否有心,绝对推托不了责任,必须要给建康士庶一个交待,其实三公之中还有两公空缺,其中一个他已经内定为了陶侃。
一来陶侃早年也算有大功绩,在民间的口啤不错,如能和平投降,给个三公的头衔养老算是对得起他。
二来陶侃与司马绍联手,与江东士人作战多年,多多少少削弱了江东士人的力量,虽然这话不能明说,但不算功劳也有苦劳。
第三,陶侃诸子性情凶暴,杨彦把陶侃弄进洛阳,顺带着把他诸子也搞过来,就地监视,如有违法乱纪,自有刘隗代为管教,在本质上是为陶侃着想。
历史上陶侃身故之后,除陶称被庾亮所杀,其余大多都自相残杀而死,家世一代而衰,以致于到了陶渊明那代,落魄到了隐居山林的地步。
但是发生了这种事情,尤其是陶侃居然攻击自己,这是不死也得死,而他的诸子,还分散在各地为太守,处理起来是个麻烦事,看着陶侃,杨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窝囊。
一场兵变,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大王,陶侃谋士皇甫方回求见!”
杨彦正为陶侃惋惜的时候,一名牛千卫来报。
“哦?带上来!”
杨彦一怔,便道。
“诺!”
千牛卫施礼离去,不片刻,带来了皇甫方回,一来,便大叫道:“陶公冤枉啊!”
陶侃浑身一颤,睁开了眼睛。
杨彦也问道:“俚僚可是陶侃所属?何冤之有?”
皇甫方回猛一拱手:“日前某曾与陶公密谈,劝其早投大王,陶公因顾虑大王庶务繁多,不便打扰,故打算于大军抵达之后开门献降,却不料,当晚就有人暗布流言,说什么大王欲遣陶公往漠北与慕容部作战,致使军心大乱,俚僚撞开城门,蜂拥而出,当时陶公麾下直属不过万人,余者皆为俚僚,寡不敌众,又猝不及防,纵是有心阻止亦无力啊,因此某才为陶公喊冤。”
“哦?”
众人纷纷动容,没想到还有这一出,不过这也释了众人心中之疑,因为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出,陶侃纵乱军劫掠全城的意义何在。
陶侃目中也现出了复杂难明之色。
杨彦沉吟道:“那照你看,会是谁行煽动之事?”
皇甫方回恨声道:“必是司马家行此人神共愤之事,大王于城中平乱,他却趁乱来攻,还于不支之时拖陶公下水,陶公则因俚僚作乱,心生恐惧,才行了糊涂之事,大王如何处置陶公自有定论,某不敢多言,只望大王还陶公一个清名,不至于遗臭万年。”
陶侃猛然一震,虎目中泛出了悔恨的泪水。
杨彦也叹了口气,转头问道:“可有俘获司马家的重要人物?”
柳兰子向后问了几句,便拱手道:“已生擒司马宗与司马雄,正待带来。”
杨彦点点头道:“带上来!”
“诺!”
柳兰子安排下去。
趁着这间隙,众人议论纷纷,不免为陶侃可惜,也几乎可以确认,俚僚劫掠全城,正是有司马家在背后指使。
“哎~~”
陶侃突然重重叹了口气,勉强支起身子,待一众目光陆续投来,才向杨彦拱手道:“老夫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再乞得残命,只望大王予我修书数封,命在外诸子归顺大明,既免了兵弋之祸,也请大王为我陶家留下血脉。”
“也罢!”
杨彦的目光柔和了些,点头道:“你之过不涉宗族,若你诸子来投,孤将酌才安置。”
“多谢大王!”
陶侃深施一礼。
从头到尾,二人都没提及陶侃自身的生死问题,但陶侃清楚,自己必须死,他已经年过七旬了,按理说,这个年纪去死也不是难以接受,但他不甘心啊,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把好牌被自己打废了。
因拥兵数万,该出牌的时候不出,捂着掖着,求取更好的机会,结果被第三方利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废了他的好牌,还由此造成他误判形势,一错再错。
如果时间能倒流的话,陶侃绝对会在瓜步恭迎杨彦,如果他要是知道杨彦从一开始就有任他为三公的想法,恐怕能活活吐血而亡!
诸般犹豫,一错再错,不就是为个三公么?给诸子留一个显赫的出身,可这一切,是杨彦原打算交到他手上的,用不着他费尽心思去谋取!
这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大王,司马宗与司马雄带过来了!”
这时,千牛卫的汇报声惊醒了陶侃,不禁目中喷火望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