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在一个档次
刘老板的举动,让全场众人纷纷看向林皓,很多人都一脸疑惑,刘老板干嘛对他另眼相看?他的背篓里面,不是一些不值钱的车前草吗,连跟他们竞争的水平都没有啊。
“那让我们来看看,林皓采了些什么。”安陆轩说着,低头看向了林皓的背篓,映入眼帘的是车前草,他直接将车前草拿了起来,薄薄的一层,露出下面的草药。
仅仅看了一眼,安陆轩便瞪大眼睛傻住了,林超琴凑过去看,也是目瞪口呆,就连早有心理准备的林轩林亮,也是傻眼了。
其他人等,段欣、玉清、禄一鸣、沈强、白族中年夫妇、傣族中年男子等人,都被他们的表情弄得一阵疑惑。
只见,安陆轩有些呆滞地伸手进背篓,拿出一捆草药,它们叶条线形,有些干枯,黄褐色的。
“这是什么?”玉清一愣,完全不认得。
“我也不认得。”段欣摇了摇头,她的伤腿被安陆轩包扎好了,坐在一旁,还没离开。
“哈哈,那应该是杂草吧,难怪安老和林老都惊呆了。”禄一鸣哈哈一笑,不知为啥很想看林皓丢脸。
“这是独脚柑?”白族中年男子却是眼睛一瞪。
“好像是呢,多少年没见到了。”傣族中年男子一脸惊奇。
“独脚柑是什么?”禄一鸣一愣,收住笑容问道。
其他年轻一辈,也是一脸懵逼,其实将它们带回来的林皓自己,也不认得,竖起耳朵来听。
“独脚柑也叫马佬含菊、金锁匙、地莲芝、鹿草,具有健脾消积,清热杀虫之功效。”安陆轩说道。
“现在的市面价应该超过六百元一斤。”林超琴补充了一句。
全场倒吸凉气,这么其貌不扬的草药,竟然价值这么高?可是,中年一辈都说多少年没见到了,林皓居然还能采到。
还有很多年轻一辈心里想着,自己会不会因为不认得,错过了独脚柑,仔细想想,自己在那座山上,好像看到了一模一样的草药呢,越想越觉得后悔,忍不住拍大腿。却不知道,一切只是他们的幻觉,独脚柑哪有那么容易碰到。
这时候,安陆轩又从背篓里拿出了一捆草药,它们也是其貌不扬,高只有十几厘米,全株光滑无毛,地下茎作不规则的球状,肉质,白色,径约1厘米。
“这又是什么?”玉清好奇地问道。
“不会又是珍贵草药吧?”沈强问道。
“这是小叶青天葵,兰科植物。”安陆轩解释说道,“这种药用于治疗肺痨咯血,肺热咳嗽,口腔炎,咽喉肿痛,瘰疬,疮疡。现在市场价,大概三百元一斤。”
接着,安陆轩一边解释,一边拿出一捆又一捆草药:大叶千层塔、鹿茸草、七叶一枝花……都是比较珍贵的,最便宜的都要几十元一斤,贵的则是近千元。
这其中大部分,年轻一辈都不认得,就连傣族中年男子、白族中年男子,也有一些不认得。
他们一个个,都看傻了。
“咱们这山里居然还有这么多珍贵药材!”玉清一脸惊愕。
“我也是惊呆了。”段欣一脸懵。
“咱们采的是同一片山林吗?”其他年轻人也是恍如梦中。
禄一鸣黑着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刚刚还忍不住嘲笑了一句,以为林皓采了杂草,结果人家采的任何一捆,都要超过他整个背篓药材的价值,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我就说嘛,咱们这山里,药材还是很丰富的。”林超琴哈哈一笑,林皓是林家村的,林皓的表现让他面上有光。
“咱们这片山林,本来就药材丰富,要不然先祖们也不能以此为生了,只不过经过多年的采摘,变得稀少了而已。林皓能够一天内找到这么多,是真厉害啊。”安陆轩摇头感叹
“小伙子采的各种草药,似乎生长的环境相差甚远,有的在海拔很高的悬崖,有的在山坡,有的在湿地,你这一天是翻了多少座山?”白族中年男子惊奇地问道。
安陆轩、林超琴、傣族中年男子等人,有着同样的疑惑,纷纷看向林皓,能采到这么多种海拔环境相去甚远的药材,不仅需要采药技术和运气,还肯定要翻很多座山,因为这里没有任何相邻几座山,能够囊括这里所有的药材。
可是,这才仅仅一天而已,林皓哪来的力气,翻爬那么多座山,别说一边翻爬一边寻找草药了,就是直接告诉你哪些地方有这些草药,一个人也很难在一天之内采齐啊。
“我也记不清,总之翻了不少山,可能因为运气好,每到一座山都碰到不错的草药。”林皓憨厚地笑着,挠了挠头。
这幅没心没肺的样子,让被他甩得远远的年轻一辈有些牙痒痒,感觉他很欠揍,心想这小子之前用车前草盖在上面,一定是故意的。其实,这么做的不只是林皓一个,可是反差这么大弄得大家这么挫败的,只有他一个。
众人粗略算了算,林皓这一背篓的草药价值竟然高达一万元以上,一天采药超过一万,这简直碉堡了。这根本不是一个采药节活动年轻一辈的水平,而是曾经的采药师都望尘莫及的水平。
很多人都忍不住心里吐槽,不就是个娱乐性采药活动,你至于这样吗?你这样让我们其他人还怎么玩啊?
“也就是说,他一天就赚了一万?”
玉清有些惊愕,原本真心觉得林皓回家发展农业不靠谱,可是现在一对比,这比她的花店,还要好赚十倍以上啊。虽然应该不能天天采到这么多,但哪怕一个月一次,一万块也不少了呀,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还不到一万元呢。
段欣则是抿嘴一笑,也许是因为今天林皓救了她,让她心存感激,所以看到林皓出风头,替他感到高兴。
而一直不说话,在一旁含笑听着的刘老板,这时候豪气干云地道:“这些药材,我全买了,按市场最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