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陋室而居?

  在李乾说出这话之前任宁的担心有二,其一不能完美的展示所有商品,其二等不到一百万两白银,这两点直接关乎购买商铺的成败,得到允诺后自然要放慢速度,给盛仓他们多争取一些时间。
  任宁不紧不慢的打开一个木箱,缓缓拿出一个雕刻着山水图的青花瓷瓶,其素白如纸、淡蓝如水的颜色立刻让人眼前一亮。
  多半人大吃一惊,不曾见过这般超凡脱俗的瓷瓶,也有人略有耳闻,比如江州三县的才子,当初任宁与江州王老板有过交易,算是打进了江州市场。
  画舫上的范进立刻来了兴致,急忙问道“这便是沈礼提到的青花瓷吗?”
  对于青花瓷范进也不陌生,沈礼已经不止一次购买这类御器,如今不过是再睹风采罢了。
  “没错。”范进的弟子思索片刻回应道“此子特意做了首《淘歌》”。
  “恩,我也有些印象。”范进点点头表示赞许,他还记得那句“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吊足众人胃口后任宁缓缓而道“此瓶名为青花,汇聚天地水土之精华,由业火烧制七七四十九天凝练而成,本真柔弱的色彩透出智慧的清淡,素而不浊,淡而含蓄,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涵蓄而韵味别生!”
  任宁开口便是一顿侃侃而谈,硬生生的把一个瓷瓶夸作仙物,最后还不忘以诗词结尾“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携画台。”
  此诗将烟雨融入青花瓷内,恰如其分,再配上鬼谷等神秘色彩,更加令人着迷。
  “好一个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携画台。”画舫内的范进极力夸赞,身为文人,他不仅爱青花瓷更爱这首诗,对任宁更是一种求贤若渴的态度。
  “瓷好,诗更妙。”画舫内传出一个既威严又赞叹的声音。
  这还是范进第一次与众人对话,足以说明青花瓷的价值,那些才子们疯狂的向任宁这边涌动,期盼着购求一二,即便不得,近距离观察也是一种享受。
  隐藏在人群深处的金老板暗自点点头,算是给任宁加了一分。
  “李会长我想在洪州开一家青花瓷店您不会介意吧!”任宁语气恭敬,实则带有威胁的意味,如此状况李乾哪还敢说个不字,脸色铁青的回应“只要任会长能拿出足够银子李某没有意见。”
  此番青花瓷算是在整个江南西道闻名,若是在洪州开几家商铺定然卖的火爆,并且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也能增加洪州经济,作为洪州商会会长李乾没任何阻挠的理由。
  在气氛最浓烈的时候任宁拿出一包茶叶,放在茶壶里冲了遍开水,然后倒掉,重新加水,沏茶学问很深,任宁也只是懂个皮毛,总之不喝第一泡。
  说了那么多口渴也是正常,哪曾想他是要推广这包茶叶。
  “此茶名为猴魁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任宁继续侃侃而谈。
  “这小子当真有张三寸不烂之舌。”这是范进对任宁的评价,说不上褒奖也说不上贬低。
  任宁这番介绍已经令不少人感到口渴,再加上太平猴魁独特清香气息,皆是狠狠咽了口唾沫,等着喝上几口。
  “想必几位大人也口渴了,不如屈尊品尝一下此茶。”说完任宁端着茶壶,又拿了几个青花瓷茶杯交给一名船夫。
  船夫在这起到联络员的作用,很快把茶交给一名士兵,然后传到何魁手中,再接着是范进学生手中。
  作为翰林大学士范进时刻有被人谋害的危险,饮食方面特别小心,弟子拿出一根银针就要插进去试毒。
  “免了吧。”范进轻声阻止,一来他相信任宁的为人,二来银针很可能影响茶的香气,于是亲自端着茶壶倒进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立刻生出一种醇厚爽口、回味无穷的感觉,大为赞叹“好茶,果然是好茶。”
  这声音同样是说给外面人听的,围在任宁周围的那些才子厚着脸皮跟任宁讨一口喝,任宁也不吝惜不仅让他们喝光了茶水,还把一大包茶叶免费赠送。
  “李会长,晚辈在洪州开几家茶楼如何?”任宁语气依旧恭敬,问法却咄咄逼人,由不得李乾反对。
  “自然没有问题。”李乾额头冒出汗珠,任宁的出现完全打乱了他的节奏,允诺给别人的那些商铺很可能无法兑现,也只能期盼任宁买不起。
  任宁做事喜欢趁热打铁,紧接着拿出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中笔、纸、砚较为普通,唯独墨用镶着金边的木盒装着,凸显其中尊贵。
  很显然任宁这是要推广“徽墨”,他很清楚墨的好坏不是看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
  写毛笔字是任宁的弱项,他提前考虑过请一名书法过硬的才子,不曾想林湘儿自告奋勇,承接了这项工作。
  任宁摆了张桌子,把宣纸铺平,开始细心的砚墨,林湘儿用那削葱根般的手轻轻拿起毛笔,微微蘸了点墨水开准备书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任宁摇头晃脑的背诵着《陋室铭》。
  练习书法有几篇名作,《兰亭集序》算一篇,《陋室铭》也在其中,《兰亭集序》篇幅太长,况且为人熟知没什么新意,于是任宁便选了这片《陋室铭》。
  林湘儿看似瘦弱的身躯,写起字来却是龙飞凤舞,一行行秀娟小字充满灵气,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众人眼中,伴随着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而结束。
  “好一个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未见其字已闻其声,范进细细品味这几句话,脸上不免露出一丝忧伤“这小子是告诉我他无心朝野,只愿陋室而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