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养鸭生意
第538章:养鸭生意
那可是满满的两大筐鸭蛋,江宝珠一个瘦弱的女子竟然拎起来跟拎小鸡子似的一点不费劲!
这就是那些力气大的粗壮汉子都做不到。
等吴文兰她们家送来的鸭蛋点了数目,卖了一包碎银子,王月娇家的能少一些,但是也相差无几,姑嫂两个拿着银子笑的合不拢嘴,“宝珠,自从你这里开始收鸭蛋,我们这石桥村的人日子都过得好起来了,但凡家里养几只鸭子的,手里都不缺零花。”
“可不是。”吴文兰一边帮着仙桃等人收鸭蛋,一边问江宝珠:“宝珠,你之前说是连鸭子一起收,什么时候能开始啊?我家里还养着二十几只公鸭子,每日吃的不少还不下蛋,看着可愁人。”
“用不了多久了。”江宝珠笑道。
她自从往回走的路上就开始捉摸这些鸭子的去处了,如今已经有了基本的打算,她准备把鸭头鸭脖子跟鸭掌以及鸭肠鸭胗都单独去掉,而后用鸭身子做大缸挂炉烤鸭,如今她已经趁着酿酒的功夫在空间里顺便做了一大坛子的甜面酱,如今,就等着这甜面酱制作成功,这挂炉烤鸭的生意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烤鸭易做,要想出奇制胜,关键就在这酱料上。
至于那些鸭头鸭脖子鸭掌以及鸭肠鸭胗甚至还有鸭血,就更不用担心了,她在现代的时候可没少做吃过“*黑鸭”,“*鸭脖”,那味道现在想来还会仍不住回味,所以她半点也不担心这些东西的销路,这古代人喜欢吃大肉,对于鸭头鸭脖什么的这些东西不热衷,这正好便宜了她。
“这可太好了。”吴文兰一听江宝珠有销路,立刻高兴起来,“等把家里那些个光吃不生蛋的鸭子处理掉,我就再去抓上一批新鸭苗来养。”
“我公婆也说要多养一些,之前还打算照看孩子怕没时间,现在啊,一到了你这里收鸭蛋我跟你石头叔拿了银子回去,他们可是半点都不觉得耽误。”王月娇笑的红光满面。
“王武家的跟小磊他娘,这眼看天就要凉了,你们这个时候养新苗,就不怕天寒地冻的,那些小鸭子受不了给冻死了?”人群中有人听到王月娇跟吴文兰的话,忍不住问道。
“不怕不怕,冬日里家里多少些柴火,这家里暖和了,就冻不着了。”吴文兰倒也不是个藏私的,把自己家的打算说了出来。
“可是这么多鸭子养到家里,那你们家人住哪里啊?”
“我们准备再起几间大瓦房,把院子扩建一下,到时候就不嫌挤了。”吴文兰豪气的道,“原本分家的时候就分了些银子,再加上如今卖鸭蛋赚的,足够了。”
众人听吴文兰说的这么有底气,再看看吴文兰每次送来的那些鸭蛋,纷纷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的。
这才多久啊,就连盖房子的钱都赚足了。
他们是不是也该想想,多养些鸭子,多卖点钱了?
反正宝珠这收鸭蛋的生意瞧着是越做越大了,很快还要开始收鸭子,这养鸭子也省心,几只鸭子是养,几十只也是养,只要肯稍微花点心思照料,那整个冬天就不用愁着没地方务工挣钱养家了,只要专心的在家里养鸭子数钱就好了。
于是,前阵听说江宝珠在边关遇到打仗的怕是丢了性命,收鸭蛋的生意要做不长的人心思又开始活泛开了。
瞧江宝珠这面色红润的模样,怎么看都是一副长寿相,这养鸭子的生意,肯定能长长久久的做下去。
江宝珠是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她看到这么多人来卖鸭蛋,心里放心不少。
要知道,这咸鸭蛋的生意现在可是紧俏的很,就不说跶国那边的订单了,光是蓝家兄弟这边,都有些供不用求。
收鸭蛋的活儿整整忙活了一整天,好在她这次从边关回来的时候,还暗中跟百里惊鸿要了一批人帮手,都是军中退下来的,苏阳亲自挑选的,都是嘴严忠心可靠的,昨儿也到了,今儿刚好派上用场,这大大弥补了家中人手不足的情况,也省的江宝珠还要再去外面买人的麻烦。
晚上,让连翘等人都去休息之后,江宝珠像往常一样又进了空间。
甜面酱发好还要再用一段时间,为了提升甜面酱的品质,她在制作甜面酱的时候用了一些神仙水,如今空间升级了,发一坛子甜面酱只需要加上几滴神仙水,味道就提升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虽然是第一次一下子制作这么多甜面酱,但是江宝珠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十分有信心的。
不过,让江宝珠好奇的是,她同样是发酵,那几个酿酒的坛子用的时间比甜面酱的时间缩短了绝对不止一倍。
她前天才准备好的材料,今儿就已经发酵的差不多了,相信明天就可以提纯酿制成酒了。
这里面要是没有某个“人”的手笔,她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没想到这“人”,对酒如此的执着,莫不是他在世的时候其实是个酒仙?
江宝珠好笑的摇摇头,觉得自己想的有些多,这人生在世,谁还没点爱好呢?
就是神仙也不能免俗吧。
跟跶国的第一批订单,江宝珠是脱不开身不能亲自前去了,所以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向来做事沉稳周到的魂一,由魂一领着商队,带着魂七还有家中精心挑选的二十个护卫前往。
当然了,这些人此去不光是带着订单上约定好的鸭蛋,还带着一批江宝珠近期让人收来的茶叶,布匹等货物。
从石桥村出发去跶国,路途遥远,这好不容易出门一趟,不多赚钱银子怎么能成?不然光是卖鸭蛋,去了这一行人的车马费,还能赚几个钱?
魂三接替魂一在江宝珠身边的位置,成了江宝珠身边的“第一红人”,如今在石桥村里走动,不少人都上前来攀交情,毕竟,相较于魂一,他可是石桥村里自己混出来的他们的“当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