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诗会

  天一亮,何书年他们出现在了大堂,准备一起前往考场。谁知,走到一半,却意外地碰上了黄明。
  “顾师弟,你们可真早啊!我从客栈出来,咱们正好碰上,一起去看榜吧!”黄明上前和顾诚玉他们相互见礼,接着就一边走一边说着他这两日的见闻。
  顾诚玉看着黄明额角隐隐的细汗和稍显急促的呼吸,微微一笑。黄明住的客栈可和他们不顺路,一大早的却出现在他们的必经之路,这么明显的谎言,只是没人想戳穿他罢了!
  黄明扫了一眼顾诚玉,见对方正微笑地听他说话。黄明心理有些烦闷,这个顾诚玉小小年纪,说话却是滴水不漏,很难以接近!他又看了一眼一旁热情回应他的顾万华,决定还是从顾万华下手!
  心里拿定了主意,他对顾万华更热情了些。
  顾诚玉冷眼看着黄明和顾万华打成了一片,心里也不得不佩服。这黄明可真是执着,为了达到目的,耐心十足啊!其实先前顾诚玉有些不理解,为什么黄明非要找上他顾家?
  他这两日想了想,觉得可能还是他顾家没根基,换作是大户人家,黄明敢这么做?柿子都是捡软的捏!
  不管同行的几人是何心思,大家说说笑笑,也很快就到了考场。
  “等会儿进去吧!你看看,人太多了,反正早晚会知道!”顾诚玉拉住茗墨,这次他们人数又增加了一个,茗墨一个人找有些辛苦!
  “唉!我的策论写得不好,也不知道是否榜上有名!”顾万华有些担心,虽然来府城这几日,他已经找顾诚玉他们学过策论,可是他的心里还是没底!
  “只要记住我教你的几点,答得可能会不出彩,可是过得几率还是有些的。”顾万华一开始不愿找他问,还是大家聚在一起探讨,才提的问题。
  之前顾万华对策论简直是一知半解,还是几人耐心给他讲解之后,才有了认知。看来夫子教的学问,顾万华并没有好好地融会贯通,过后不解,也不知道找同窗解惑,更不要说去找夫子了。
  “我等不了了,我先进去看看!”顾万华觉得等在这对他来说是种煎熬,还不如挤进去看看。
  “万华!我和你一起!”黄明见顾万华已经往人群中挤去,也跟了上去。
  顾诚玉见状,也理解大家急切的心情,只好让茗墨去挤了。其实顾诚玉哪里能免俗?他也不是不想马上知道考试结果。
  “咦?第一名是顾诚玉?是清河县人。”其中一名考生第一眼就看到了府案首的名字。
  “哦!你说顾诚玉?是他倒不稀奇了,他是我们清河县的县案首,五场都是第一。他的诗文,在我们清河县都传遍了!”其中一名考生见顾诚玉是第一名,也觉得与有荣焉,顾诚玉可是和他一个县城出来的。
  “原来是他?那句能持千里意,来照宋乡愁,确实堪为经典,原来就是你们县的案首做的?那我可要拜会一番,不知兄台是否能引荐?”
  那考生平日里对诗词有些着迷,这会儿在长案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又碰上了有文采之人,就想结交一番。
  他们二人交谈的声音不小,顾诚玉耳力好,当然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考上头名他不意外,毕竟他对自己写的策论很有信心。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还有些名气了,只不过靠的是诗文。
  茗墨从疯狂的考生中挤了出来,这次他的衣裳都被扯歪了,鞋面上也被踩得面目全非。
  “恭喜公子得了府案首!”茗墨顾不得整理衣裳,而是先对顾诚玉报喜。
  “唉!诚玉果真是县案首,我等真是望尘莫及啊!”孙贤等人也上前来祝贺,顾诚玉得府案首,可以说是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顾诚玉的策论和诗文是有目共睹的,夫子曾经说过,顾诚玉不仅是个才子,还是天生做官的料。
  “诸位公子也过了,真是可喜可贺!”茗墨将何书年等人的名次都报了上来,顾万华考得名次最低,是四十七名,不过好歹是过了的。
  “万华哪有茗墨机灵?茗墨都出来了,万华还才挤到前头呢!”众人都过了,这才有心思开起了玩笑。
  “既然他已经挤了进去,咱们还是在这儿等他吧!反正一会儿还要张贴考卷!”孙贤笑看着顾万华终于挤到了前面,从长案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高兴地在那跳脚。
  “你看,这就是府案首了!”刚才那名清河县的考生指着顾诚玉,对旁边的考生说道。他们旁边已经站了好几个考生,准备一同来拜访顾诚玉。
  “这是顾师弟吧?没想到府案首年纪这么小?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考生由衷地赞叹,这么小的人竟然已经是县试和府试的案首了,着实令人羡慕他的天赋啊!
  “吾等敬佩师弟的才学,想请师弟参加府城学子后日举办的诗会!”另一名考生是府城人士,他们一些学子举办了一个诗会,大家平日里都相约饮酒作诗,并还有人将出彩的诗赋抄录下来,编成诗集。
  “承蒙各位师兄看得起,在下不胜荣幸。只为师兄们不知,在下不是府城人士,考完之后,还要返乡,若是延期不回,怕是要让家中父母担忧不已。”
  顾诚玉打算在府城留上两日,将一品斋的事处理好,就准备回去了,可没时间参加那劳什子的诗会!他这几日在府城住着,也是略有耳闻,这就是一群书生无所事事,搞出来的聚会。
  聚会中推杯换盏,还请了青楼成名的大家来弹琴助兴。喝了两杯水酒,就即兴作上几句诗,之后大家一起吹捧,作诗本人自觉不错,就让人抄录在诗集中。
  顾诚玉觉得这些实在无聊地很,有那闲工夫为何不回去好好温书?有参加诗会的人整日谈些风花雪月,诗词歌赋,考试却是屡试不第,流传出来的诗集他还好奇买来看,并没有什么值得传诵的诗句,没得浪费时间。
  而且顾诚玉年纪尚小,不适合接触这些,那些学子还时常提议,让青楼的姑娘们跳舞、弹曲助兴,仿照魏晋之风,个个自以为风流倜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