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 囤粮

  “哼,别人都欺负到家门口来了,你说一句不打别人就退兵了不成?还是郑侍郎的意思是,劝陛下直接投降?”
  牛继宗看着文官队列中出列那人,讥诮道。
  “牛蛮子,你别血口喷人!”
  “郑软蛋,你说谁是蛮子?”
  “谁只会逞匹夫之勇我就说谁。”
  “......”
  “够了!”正庆喝道。
  牛继宗和郑世安两个死对头这才消停。
  “郑世安,你说国库没银子,支撑不起一场大战。那以你的意思,朝廷该如何做?”
  “陛下,微臣以为,我们与俄国宜和不宜战。
  俄国哥萨克常年生活在北海以北,据说那些地方一年倒有大半的时间被冰雪覆盖,食物短缺。所以,哥萨克才会在每年秋冬两季之前,南下劫掠,储存粮食。
  这一次虽然他们来势汹汹,所求,我看也不过如此。
  陛下试想,咱们与他们这些野蛮之人一战之后,也不过把他们赶回雪原,对大楚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要消耗大量的国力、军力。万一战败,对我大楚来说,那更是不可预估的损失!
  既然战胜战败于我们都没有好处,这一仗又何必要打?
  他们南下既是为求财而来,我们不妨满足一下他们这方面的要求,以最小的代价化解这次危机,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甚至,我们还可以与俄国和亲,永结盟好。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
  “砰!”
  正庆帝越听越怒,待见得殿下不少大臣对于郑世安的话居然颇有赞同之色,更是怒不可遏,因此猛地一拍龙案,转身离开了金銮殿。
  “退朝......!”
  戴权连忙补上一嗓子,然后跟着正庆帝跑了。
  “恭送陛下......”
  片刻之后,金毛王子上殿,看见的,就是灰头土脸、鱼贯而出的文武百官。
  ......
  “废物,全是废物!”
  直到回到大明宫,正庆帝仍旧怒不可遏。
  戴权小心翼翼的捧了一杯茶到正庆帝面前。
  “咣~叮~~!”
  正庆帝一把打翻茶杯,怒声道:“此等蠢材,朕一定要杀了他!”
  戴权原本正吓的跪在地上,见正庆帝的怒气并非冲他而来,才安了心,反而道:“皇上要杀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何苦为此生气,气坏了龙体倒不值当。”
  正庆帝一脚踹他肩头上,骂道:“你懂个屁!”
  戴权摔了个屁蹲也不在意,爬起来继续道:“皇上说的是,奴才也不知道皇上为何生气,不过奴才见皇上一宿都没休息了,奴才看着心疼,要不趁着这个机会,皇上先好好休息一下?
  国家大事虽然重要,但若是皇上为此熬坏了龙体,奴才等如何担当得起......”
  正庆帝面色回暖,揉了揉眉心,确实感觉到了疲惫,因此道:“好了,朕就在这里睡一会,两个时辰之后叫朕。”
  戴权等连忙上前帮正庆帝更衣、脱鞋。
  “陛下~”一个领事太监进来。
  “何事。”
  “吴贵妃听闻陛下最近为国事操劳,特意从御花园的池子里摘了新鲜的莲子,熬了粥送过来,这会子正在宫外候着呢。”
  正庆帝此时已经闭着眼睛,由戴权扶着躺下。
  领事太监见正庆帝不说话,有些不知所措。戴权给了他一个眼色,他连忙准备退下。
  岂料正庆帝又开口了。
  “告诉贵妃,她的心意朕知道了。叫她回去,无事,不要再到大明宫来。”
  “是。”
  ......
  贾清在林如海府上等了一个时辰才等到他回来,只是他却只是回来换件衣服,立马又要去户部大堂。
  因此,贾清根本没来得及和他说上几句话。
  从林府出来,贾清又和扬叙一起去了方府。
  方守倒是没有林如海那么忙,与贾清在书房谈了半个多时辰。
  回府的路上,贾清问扬叙:“若是我要大肆囤积粮食,你觉得囤在哪个地方好?”
  扬叙沉吟一下,道:“二爷可是为边关准备的?”
  “对。”
  “二爷是为了赚银子还是为了别的?”
  “有何区别?”
  扬叙笑道:“若是为了赚银子,那没什么说的。金陵和京城,这两处地方是最稳妥的,也是最安全的。而且二爷的势力在这两个地方也是最大的。”
  “那要是不为了赚银子呢?”
  扬叙笑的有些诡异,道:“那自然是延绥和宣府了。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哥萨克骑兵若是占据了塔塔尔之后南下,首当其中的就是延绥,所以延绥肯定是未来战事的主要后方。
  但是朝廷肯定会在延绥布置重兵。哥萨克骑兵胜在速度,若是拿不下延绥,自然不敢孤军深入,而是会选择从草原绕道,进犯宣府。因为若是攻破宣府,以他们骑兵的速度,只需要半个月,便可以兵临京城。
  所以,若是敌人放弃延绥,那么必定全力攻击宣府。
  二爷若是要屯粮,宣府自然也是可以的。
  不过二爷可要想清楚,届时这两处若是战事严峻,而朝廷的粮草又运送不到位,二爷建立的粮仓,很可能就会成为兵祸的源头。到时候二爷若是不把粮食送出去,说不定还会闹起兵变,说不得最后还得落个罪名在身上,得不偿失。
  再者,万一这两地失守,二爷屯的粮,自然就成为敌军的军粮。”
  贾清笑了:“你放心,我还没有你想的那么大公无私。我虽然不曾想过发国难财,但是也不至于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延绥和宣府我是肯定不会去的。
  我之所以想提前屯粮,便是知道一但战事打响,铁定会有商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
  只要我手中有一批分量足够的粮,就能有效的降低到时候粮食上涨的幅度,避免老百姓因为吃不起粮而饿殍遍野。
  由此,我钱也赚了,也算是为朝廷做了一件功德之事。
  退一步来讲,万一前方真的粮草不济,粮在我手中,总比在那些奸商手中要好抠出来的多。”
  扬叙松了一口气。
  他怕的就是贾清头脑发热,要舍家为国呢!
  若是那样,他必定要死命的劝谏。
  好在,贾清头脑很清醒。知道怎样才是最好的为国分忧,为民请命。
  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是能够在不断强大自己的同时,来践行兼济天下的责任,而不是割肉济国!
  “如此的话,叙给二爷选择了两个地方。大同府,或者太原府。”
  太原自不用说,处在大后方,离延绥、宣府和大同也不远,是最合适的屯粮之地。此外,大同处在延绥和宣府的中间,是夹角处,敌军的攻势被延绥和宣府钳制,在这里的压力有限,万一延绥和宣府有难,也能尽早的支援。
  我想,朝廷也必定会在战前运送大量的物资在此处。
  不过,我建议二爷最好把地点选在太原。一来这里最稳妥安全,二则,听闻今年上半年陕西和山西气候不错,小麦和高粱都得到丰收。二爷若在这里囤粮,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囤积最多的粮食。”
  贾清想了想,道:“好吧,就按你说的,正好保龄侯史鼐在山西做布政使,这是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他在,太原那边的事应该很简单。
  但是山陕甘那边毕竟粮食有限,若是大量囤积,关中的粮价必定很快就会涨起来。
  我准备在两京也各建粮仓,一旦关中粮价上涨太快,也好救济。特别是江南,江南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我之前也在金陵囤了数万石的粮食,本意是拿来粮酒,如今看来,酒庄的生产得先停一下了,我要把所有的资金都用来买粮。”
  “事不宜迟,现在大楚的粮价大概是一两六钱银子一石,江南的大米要贵一些,二爷既然要干大事,自然要趁早。”
  “嗯~”
  贾清在心中默算了一下,以他如今的流动资产,全部用来屯粮,扣除成本大概只能囤三十万石左右。
  虽然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数量了,十万人的大军,吃一年足足有余。但是要做到控制粮价,还是太难。
  还得想想其他法子,要做,就做大的!
  咦,林妹妹的嫁妆银子还有不少,还可以拿来用一用......
  “呵呵,若不是我知道二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看到二爷这副算计的模样,绝对会以为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奸商!”
  扬叙突然调侃道。
  贾清一愣,笑道:“你别给我戴高帽,我本来就是奸商。我囤粮食也是为了赚银子!
  若是战争打的久,说不定我还会一边赚银子,立马再去买粮,再赚银子......
  可不是奸商是什么?”
  扬叙笑了笑之后,正色道:“有一件事提醒二爷,谁也不知道关中的粮价最后会涨到什么程度。万一......怕是对二爷的名声影响很大,那些人,可不会管二爷囤粮的初心。二爷又是勋贵,到时候怕是有不小的麻烦。”
  “骂我发国难财?搜刮民脂民膏?这个我早考虑过。做事情瞻前顾后又怎么会成功?
  前明一遇到战事,关中粮价上涨十几倍都不算罕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粮商贪心不足,一味哄抬。
  我已经有决断,只要关中粮价上涨超过两倍,不论边关战事如何,也不论主帅是王子腾还是别人,我都会开仓放粮。给老百姓吃,还能减少火耗。
  要是还止不住粮价上涨,哼。当今圣上可是个嫉恶如仇的皇帝,到时候只要我进两句谗言,说不定还能再弄个钦差当当,去各省转转。到时候,我到要看看对那些奸商来说是粮食值钱还是脑袋值钱!”
  “如此一来,只怕二爷得罪的人就多了。”
  商人地位低,但是影响大啊!可以说,士林很大一部分就是操控在这些有钱人的手里,自古皆是。
  他们要败坏一个人的名声,还是很容易的。
  甚至可以让贾清在仕途上寸步难行。
  贾清若是听见扬叙的心声或许也不会在意。本来,他就没想过像方守等人那样,靠刷声望来做官。
  那样太慢了。
  好好的有家世,有圣眷不用,不傻吗?
  别人骂你是宠臣、弄臣又如何?
  得实在的好处才是真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