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9章 陛下,你就别回来了
那些阻止沈隆御驾亲征的官员是害怕再发生一次土木堡之变,而那些盼着沈隆御驾亲征的同样是想到了土木堡之变,这几天沈隆的变化让他们感到害怕,要是陛下继续这么下去,以后我们还怎么贪污受贿?这样的皇帝就让鞑子把他干掉算了!
反正我大明还有那么多宗室,总能找一个出来继承皇帝位,嗯,当然不能再像当年那样,找个嘉靖那样能掌控朝臣的皇帝了,找个脑子不够用的好忽悠的,这样我们就能继续掌握朝政,为自己为家族谋取利益了。
至于外面的鞑子,既然陛下这么有信心,那么就算打不赢也能让他们吃点苦头吧?这样的话就算皇帝打输了,依靠京营应该也可以把他们挡在京城之外吧?至于周边的百姓,让他们去抢就是了,到时候号令诸边镇入京勤王,这些鞑子也该走了吧?
“太祖、成祖在上,我大明有此英主,中兴有望啊!”一想到这些,马上就有人跪地高呼,哭得那叫一个激动,似乎真的为大明有望中兴而感到高兴。
咦,他怎么突然改主意了?别说,不管我大明的官员能不能办事儿,起码能坐到这个位置,那是绝对没有脑子不够用的,马上就有人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
“微臣祝陛下早日凯旋!”先前被沈隆骂过的那些勋贵也反应过来了,对啊,他要是出去战死了,可不就没人追究我作战不力的责任了么?我还能保住我家的爵位,还可以继续享受富贵,那么为了我家的富贵,就请陛下你出城去死一死好了。
于是城头之上的文武百官突然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从力劝沈隆不要御驾亲征,改成了巴不得他越早出征越好。
“来人呐!派出使者,和奴酋约好,明日在德胜门外决战!”沈隆当然知道他们心里在想啥,不过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对方盼着自己死在鞑子手中,自己又何尝不是想利用鞑子为自己树立无上权威,好对大明进行彻底的改革呢?
“臣愿为使者!”平时让他们干点啥,他们就推三阻四,可这次一听说沈隆要和皇太极决战,马上就有人站出来了,人家可是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在他看来,皇太极也肯定巴不得和大明野战,自己此去不仅没有丝毫风险,还能刷一波声望呢。
“好,爱卿且去!明日一早,朕就出城会一会鞑子。”沈隆速速明人拟旨,派这名官员充当使者,把他从城头吊下去前往后金大营,为自己送上战书。
莽古尔泰等人一听说大明使者来了,还敢和自己邀战,立刻就火大了,纷纷喊打喊杀,皇太极却以为找到了机会,连忙喝止他们,温声安抚一番使者,越好决战的时间和地点就让他离开了。
使者回来后,送上皇太极的回信,他们在城头上看见,原本已经在分散的后金兵现如今又重新开始聚拢,似乎真的在准备和明军野战了。
沈隆下城去整顿腾骧四卫,不少文武大臣则偷偷聚到一起开始商量对策,“陛下如此轻佻,若是发生不忍言之事,我等当如何是好?”
“当年于少保怎么做,我等就怎么做便是!陛下不听我等忠言,执意出城,我能又能如何?总不能为了陛下却葬送了大明的江山吧?”还没开打呢,他们就盼着沈隆输了,而且已经开始琢磨在沈隆输了之后严守城门,不放他进来了。
“理当如此,纵然此举可能对不住陛下,但我等这也是为了大明的江山啊!”我大明的官员,不管心里想的多么龌龊,却总能找出光明正大的语言来掩饰自己。
“可城防如今是武将勋贵负责,我等也说不上话啊?”也有人表示了担心,要是咱们不想开门,那些守军却打开了城门又咋办?
“呵呵,此事却是不用担心,诸位忘了当日陛下骂他们的话么?”有人抚着胡须说道,陛下都打算削他们的爵位了,你还指望他们忠于陛下?我大明的勋贵武将啥时候这么傻了?
“还是石公看得深远,我等远远不及啊!”密室之中,群臣笑成一片,他们却是没有注意到,这些话都被人听得清清楚楚呢。
翌日清晨,皇太极率军退出五里地,给明军留出来了出城整队的空间,他可是巴不得明军出城决战。
沈隆身穿黄金色的铠甲,率领丁白缨、丁加钱等人,带着腾骧四卫出了德胜门,背靠城墙摆开阵势,组成一个个大方阵,前方是四排手持火枪的士兵,乐手和预备队位于方阵中央,乐手用于鼓舞士气和指挥节奏,预备队则随时准备填补方阵的空缺;大炮也被安排在方阵中央,炮手们正紧张地坐着发射前的准备。
期间还有些分散在各个方阵之间的猎兵,他们手上拿着孙元化生产出来的精度最高的火枪,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神枪手,他们在战场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专门射杀那些价值较高的敌军将领。
身材高大的掷弹兵作为近卫军拱卫在沈隆身边,准备随时给敌人致命一击;他们同时装备了手雷和火枪,而且具有很强的肉搏战能力,由军中无疑最高的丁加钱率领,是在关键时刻才会被送入战场的决胜力量。
此外还有为侧翼提供掩护的骑兵,在敌军溃败之时,他们将成为追杀敌军的主力,挥舞着马刀收割敌军的首级。
这是领先了这个时代一百多年的拿破仑方阵,既然沈隆给明军提供的武器都是领先这个时代一百多年的,那么自然要是用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他们武器优势的战术了。
“此战若胜,我大金定能入住中原!”皇太极在为八旗鼓劲。
“诸位,就让对面那些鞑子成为你们的功勋吧!”沈隆显得无比轻松和淡定。
陛下,你就别回来了吧,大明的江山我们会帮您看好的,城头上许多文武官员祈祷着。